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晓

作品数:11 被引量:86H指数:6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苏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阻塞性
  • 6篇阻塞性肺疾病
  • 6篇慢性
  • 6篇慢性阻塞性
  • 6篇慢性阻塞性肺...
  • 6篇肺疾病
  • 5篇疾病
  • 3篇慢性阻塞性肺...
  • 3篇慢性阻塞性肺...
  • 3篇急性加重
  • 2篇蛋白
  • 2篇血清
  • 2篇中性粒细胞
  • 2篇细胞
  • 2篇粒细胞
  • 2篇流感
  • 2篇甲型
  • 1篇单胞菌
  • 1篇胆碱酯酶
  • 1篇弹性蛋白

机构

  • 11篇南京医科大学

作者

  • 11篇徐晓
  • 7篇徐国鹏
  • 5篇徐莉
  • 4篇陈颖
  • 4篇阮婷
  • 2篇吕彦天
  • 2篇金明华
  • 2篇张中伟
  • 1篇张俐
  • 1篇李勇

传媒

  • 3篇临床肺科杂志
  • 2篇临床合理用药...
  • 1篇安徽医学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中国现代医药...
  • 1篇南通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6
  • 1篇2014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妊娠并发甲型H1N1流感15例诊治分析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研究妊娠并发甲型H1N1流感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妊娠结局。方法对2015年12月至2016年2月苏州市立医院收治15例妊娠期感染H1N1流感的孕妇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5例患者中发热15例,咳嗽14例,咽痛8例,胸痛2例,7例重症及危重症患者出现呼吸困难。15例患者按病情严重程度,轻症8例,重症4例,危重症3例。轻型甲型H1N1流感患者外周血白细胞、淋巴细胞百分比均正常,转氨酶、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白蛋白无明显变化;重症及危重症患者外周血白细胞降低,以T淋巴细胞计数降低明显,转氨酶、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增高,白蛋白下降。重症及危重症患者胸部影像显示弥漫性外周为主的渗出性病变。8例轻症患者均治疗后痊愈并足月自然分娩正常新生儿,4例重症患者好转后2例早产2例足月分娩,3例危重患者均行急诊剖宫产术终止妊娠,其中1例胎死宫内,2例足月存活,但有1例孕产妇术后死亡。随访至目前,所有婴儿未有发育异常。结论妊娠并发甲型H1N1流感,轻症患者及时诊断和治疗多可痊愈;对重症及危重症H1N1妊娠患者,死亡率高,及时有效地救治,适时终止妊娠或可改善孕妇病情。
吕彦天陈颖石宝玉阮婷徐国鹏徐晓张中伟
关键词:甲型H1N1流感妊娠并发症
内科胸腔镜在不同原因胸腔积液诊断中的作用被引量:10
2019年
目的评价内科胸腔镜在不同原因胸腔积液中的诊断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2017年12月在苏州市立医院行内科胸腔镜检查且确诊的57例胸腔积液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评价安全性。结果 57例患者中,恶性胸腔积液16例,结核性胸腔积液23例,炎性胸腔积液15例,不明原因积液3例。胸腔镜下恶性胸腔积液主要表现为胸膜结节(单发或多发)、胸膜充血水肿或粘连增厚;结核性胸腔积液表现为胸膜充血,粟粒样结节,多发散在黄白色结节,胸膜粘连增厚,包裹性积液,部分甚至胸膜闭锁;炎性胸腔积液镜下多表现为胸膜充血水肿,轻度粘连,脓胸时则可出现胸膜闭锁。胸腔镜后仅3例患者发生轻度皮下气肿。结论胸腔镜下不同病因胸腔积液的表现各异,内科胸腔镜能直视下判断胸膜及肺部病变情况,具有确诊率高,安全及创伤小特点。
吕彦天陈颖徐莉阮婷金明华徐国鹏徐晓张中伟
关键词:胸腔积液恶性结核性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高血压病的临床特征和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1
2021年
目的评估未治疗的初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伴高血压病患者的患病率、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人群筛查方法抽样受试者,最终纳入初诊COPD患者569例,并分为COPD伴高血压病组249例,COPD不伴高血压病组320例。观察2组呼吸道症状、生活质量评分、血液指标;分析初诊COPD伴高血压病的高危因素。结果COPD伴高血压病组平均年龄、男性占比、身体质量指数(BMI)、吸烟指数高于COPD不伴高血压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PD伴高血压病组合并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比率均高于COPD不伴高血压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PD伴高血压病组改良呼吸困难指数(mMRC)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CAT)评分均高于COPD不伴高血压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PD伴高血压病组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均高于COPD不伴高血压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PD伴高血压病组静脉空腹血糖、甘油三酯、尿酸、血肌酐水平均高于COPD不伴高血压病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低于COPD不伴高血压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龄、肥胖、空腹血糖升高、单核细胞绝对值升高是COPD伴高血压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高龄、肥胖、单核细胞计数增高、高血糖的COPD患者更容易合并高血压病,其生活质量较差。全面评估监测COPD患者的代谢状况,控制危险因素,减少合并症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闫晓培石宝玉王慧金明华徐晓徐莉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高血压病
甲型和乙型流感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血常规分析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探讨甲、乙型流感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血常规特点。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在苏州市立医院住院的流感患者88例作为观察组,随机选择同期88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血常规的差异。观察组中甲型流感患者54例(H1N1患者32例,H3N2患者22例),乙型流感患者34例,分析H1N1组、H3N2组、乙型流感组3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血常规特点。结果:观察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淋巴细胞计数、嗜酸粒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H1N1组平均年龄低于H3N2组(P<0.05)。H1N1组围生期患者较H3N2组、乙型流感组多(P<0.05)。H3N2组较H1N1组、乙型流感组更易合并肺炎(P<0.05)。H1N1组淋巴细胞计数低于乙型流感组(P<0.05)。H1N1组高敏C反应蛋白高于乙型流感组(P<0.05)。结论:临床症状、血常规对流感的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王慧闫晓培阮婷徐国鹏徐晓
关键词:甲型流感乙型流感血常规
血清25(OH)D、Lp(a)和CTnI水平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合并冠心病患者早期诊断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3
2020年
目的探讨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脂蛋白(a)[Lp(a)]和肌钙蛋白I(CTnI)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合并冠心病(CHD)患者早期诊断的临床研究。方法本文统计了二组病例和正常对照组的性别、年龄、病程、体重指数(BMI)、吸烟和饮酒情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和化学法测定了218例AECOPD合并CHD、136例AECOPD患者和100例正常对照组血清25(OH)D、Lp(a)和CTnI水平,并进行了对比性分析。计算稳态型IR指数(HOMA-IR),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AECOPD合并CHD患者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结果218例AECOPD合并CHD和136例AECOPD的发生发展与BMI、吸烟和饮酒密切相关。AECOPD合并CHD和AECOPD患者血清25(OH)D水平较之100例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P均<0.01);血清Lp(a)和CTnI水平明显增高(P均<0.01);AECOPD合并CHD较之AECOPD患者血清25(OH)D水平亦明显降低(P<0.01);血清Lp(a)和CTnI水平亦明显增高(P<0.01);AECOPD合并CHD和AECOPD HOMA-IR水平均明显增高(P均<0.01)。ROC曲线显示:血清25(OH)D、Lp(a)和CTnI水平的临界值分别为20.96ng/mL、295.78mg/dL和0.050 ng/mL,AUC分别为0.771、0.813和0.752,敏感度分别为78.6%、82.4%和76.3%,特异度分别为82.3%、88.5%和79.6%。结论AECOPD的发生发展与BMI、吸烟、饮酒和HOMA-IR密切相关。血清25(OH)D、Lp(a)和CTnI是AECOPD合并CHD早期诊断的有价值指标。
徐莉徐晓
PLR和NLR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病情评估中的临床价值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病情评估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55例AECOPD患者作为AECOPD组,5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SCOPD)患者作为SCOPD组,同期体检的6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三组研究对象基本资料、NLR、PLR、第1秒用力呼气容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BODE指数;比较AECOPD不同肺功能分级患者NLR、PLR、FEV1%、BODE指数;分析NLR、PLR与BODE指数的相关性,NLR、PLR在AECOPD中的诊断效能。结果对照组烟龄短于SCOPD组、AECOPD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COPD组、AECOPD组患者烟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研究对象年龄、体质量指数(BM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研究对象NLR、PLR、FEV1%、BODE指数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ECOPD肺功能分级Ⅰ级8例,Ⅱ级12例,Ⅲ级16例,Ⅳ级19例。AECOPD不同肺功能分级患者NLR、PLR、FEV1%、BODE指数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分级的增加,NLR、PLR、BODE指数增加,FEV1%降低。NLR、PLR与BODE指数呈正相关(r=0.751、0.748,P<0.05)。NLR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7,95%CI=(0.139,0.731),敏感度为88%,特异度为86%;PLR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4,95%CI=(0.614,0.902),敏感度为82%,特异度为80%。结论NLR和PLR对AECOPD有较好的诊断效能,与BODE指数具有相关性,可作为评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情及预后的便捷、实用的临床指标。
胡斯明徐晓徐国鹏李勇徐莉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
长期小剂量阿奇霉素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临床疗效研究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长期服用小剂量阿奇霉素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5年3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本部)收治的COPD稳定期患者95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6例与观察组49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口服小剂量阿奇霉素治疗,疗程1年。比较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COPD自我评估测试问卷(CAT)评分、病情首次加重所用时间、加重发作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后两组患者FEV1%、FEV1/FV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CAT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CAT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病情首次加重所用时间长于对照组,病情加重发作频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PD稳定期患者长期服用小剂量阿奇霉素可减轻临床症状,延缓病情进展,改善生活质量。
陈颖徐国鹏徐晓
关键词:阿奇霉素
乳铁蛋白多肽嵌合体对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形成的作用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研究乳铁蛋白多肽嵌合体对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形成的作用。方法在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培养基(OD600=0.05)中分别加入乳铁蛋白多肽(LFcin、LFampin)以及乳铁蛋白多肽嵌合体(LFchimera)溶液干预;结晶紫法定量检测生物被膜;以结晶紫染色法,在光镜下观察生物被膜形态。结果乳铁蛋白多肽以及乳铁蛋白多肽嵌合体均能抑制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形成(P<0.05),生物被膜量与多肽浓度呈负相关(P<0.05);乳铁蛋白多肽嵌合体的作用强于乳铁蛋白多肽及其混合物(P<0.05)。结论乳铁蛋白多肽和乳铁蛋白多肽嵌合体,尤其是LFchimera对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形成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有望用于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治疗。
徐国鹏张俐叶辛幸徐晓
关键词: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
凝血纤溶指标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中的变化规律及其与血气分析指标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探讨凝血纤溶指标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中的变化规律及其与血气分析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5年6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本部)收治的69例AECOPD患者为AECOPD组,根据动脉血气分析结果将患者分为呼吸衰竭组47例与无呼吸衰竭组22例。选取同期门诊健康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比较AECOPD组与对照组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水平,并分析AECOPD组患者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水平与血气分析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AECOPD组(呼吸衰竭组、无呼吸衰竭组)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及D-二聚体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呼吸衰竭组患者纤维蛋白原及D-二聚体水平高于无呼吸衰竭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ECOPD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与动脉血氧分压(PaO_2)呈负相关,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呈正相关(r=-0.463、0.582,P<0.05)。D-二聚体水平与PaO_2呈负相关,与PaCO_2呈正相关(r=-0.548、0.671,P<0.05)。结论 AECOPD患者伴有凝血纤溶功能异常,抗凝治疗可能对其病情改善有益。
陈颖徐国鹏徐晓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血气分析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清前白蛋白、胆碱酯酶与肺功能的关系被引量:15
2018年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前白蛋白(PA)、胆碱酯酶(CHE)与肺功能的关系。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8年1月苏州市立医院收治的COPD稳定期患者共112例为研究组,另随机选择同期112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检测研究组患者血清PA、CHE、白细胞计数(WBC)与对照组的差异以及与肺功能的关系。采用ROC曲线评估PA、CHE对重度以上COPD患者的诊断价值。结果研究组患者血清PA、CHE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血WBC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PA、CHE随COPD患者肺功能严重程度的增加而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PA与第一秒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EV_1%)(r=0.465,P<0.001)、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VC%)(r=0.449,P<0.001)均呈正相关;血清CHE与FEV_1%(r=0.457,P<0.001)、FVC%(r=0.475,P<0.001)均呈正相关。PA<204.55 mg/L预估重度以上COPD患者的曲线下面积、敏感性、特异性为0.767、71.4%、71.4%;CHE<262.5 U/L预估重度以上COPD患者的曲线下面积、敏感性、特异性为0.720、82.9%、48.6%。结论 COPD患者存在PA、CHE的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COPD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可成为临床医师判断COPD病情的重要参考指标。
王慧徐晓闫晓培阮婷徐莉
关键词:前白蛋白胆碱酯酶肺功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