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湘林
- 作品数:48 被引量:879H指数:14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 国际政治传播中的议程设置——基于2003-2015年《新闻联播》国际新闻文本分析被引量:9
- 2016年
- 当今世界,大众对国家现时遇到的重大国际问题的认知主要依靠于政治传播,而政治传播从来都是有目的引导性的信息传递。主流媒体对国际政治传播的"议程设置"塑造人们对国际环境以及国家地位认知的"世界图景",这种塑造反过来影响国内政治认同。本文以2003-2015年《新闻联播》的国际新闻部分的28912条全文本内容作为数据源,用文本分析和话题分析的方法,通过对知晓模式(Aware Model)、显著模式(Salience Model)、优先模式(Priority Model)的分析阐释我国主流媒体议程设置在国际政治传播中所发挥的作用以及可能的社会效果。
- 邵梓捷戴遥遥徐湘林
- 关键词:政治传播
- 发展与国情相适应的民主政治
- 2017年
-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长足进步,政治体制改革不断推进,法治环境得到很大改善。发展民主政治要适应本国国情,能解决实际问题。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积极发展和对政治体制改革的积极稳妥推进,与我国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及基本政治理念相适应,体现了促进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使命担当。发展与国情相适应的民主政治,需要在维护我国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的基础上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从各层次、各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
- 徐湘林
- 关键词:民主政治
- 比较政治学学科发展的中国视角被引量:8
- 2013年
- 2012年北京大学正式成立比较政治学系,这是中国政治学学科发展的一个重要事件。以下就我在教学经历和研究中的感受,谈谈对比较政治学科在中国发展的几点认识。
- 徐湘林
- 关键词:政治学科比较政治学中国政治学政治学系教学经历
- 社会转型与国家治理——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取向及其政策选择
- 2015年
- 进入21世纪后的中国,正经历着快速的社会-经济转型,国家治理能力面临重大挑战。适时而坚定地推动政治体制改革,是提升国家治理能力,克服转型危机的重要抉择。从大多数转型社会的国家治理经验来看,政治体制改革往往伴随着不确定性。以政体更迭(regimechange)为指向的民主化转型更是充满着很高的政治风险,由重大经济危机和社会危机推动下的民主化转型尤其如此。在面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现实问题上。
- 徐湘林
- 关键词:政治体制改革公务员制度改革政治生活党管干部公务员管理
- 文化创意城市的实践与本土化构建
- 2019年
- 文化创意城市成为一种新的城市范式,风靡学术圈和决策圈。各个城市的政策环境和面临的问题迥异,文化创意城市的本土化构建需要考察借鉴域外经验,认真分析成功的原因和不足之处。本文指出创意城市这一概念的广泛性和包容性,介绍文化创意城市在欧洲、美国和亚洲的实践,一些有代表性城市的经验政策及问题所在。最后分析文化创意城市本土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讨文化创意城市本土化构建的路径。
- 杨从从徐湘林
- 关键词:城市管理本土化
- 政治特性、效率误区与发展空间——非政府组织的现实主义理性审视被引量:38
- 2005年
- 非政府组织的乐观主义者在强调该类组织对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的有益补充时,也或多或少地陷入了两个误区:即忽视了其组织具有的政治性特性,并对其组织效率给予了过高的期望。试图从现实主义的视角,来阐述非政府组织作为一种相对独立并拥有一定社会基础的民间组织所具有的政治功能和作用,以及在组织效率方面可能存在的缺失。并认为,非政府组织对双重失灵的补充性,以及其政治特性和效率缺失,共同构成了其组织与政府之间存在的复杂关系,这种复杂关系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非政府组织发展空间的限度。
- 徐湘林
- 关键词:非政府组织第三部门社会团体政治参与
- 政治发展、政治变迁与政策过程——寻求研究中国政治改革的中层理论
- <正>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的中国政治改革是一场对中国当代政治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的历史事件。这一场政治改革运动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由特定的政治领导人推动的政治变革。20多年过去了,这场政治改革仍然在按照其原有的方式向前推进...
- 徐湘林
- 文献传递
- “国家治理”的理论内涵被引量:94
- 2014年
- 国家治理概念强调了转型社会国家发挥主导作用的重要性,同时也考虑到了治理理念所强调的社会诉求。
- 徐湘林
- 关键词:转型社会社会诉求
- 政治特性、效率误区与发展空间——非政府组织的现实主义理性审视
-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与社会结构的变化,近几年社会团体的数量和活动范围都有了很大的扩展。国内学术界也开始了对这一社会组织的形式、性质和发展前景的研究。然而,无论是在价值判断层面上的规范理论阐释还是对社团类型和运行情况实证层面的...
- 徐湘林
- 转型中国的结构性稳定与体制变革——以国家治理为视角
- 经历了30多年改革开放的中国社会,正处于一种典型的转型焦虑期。面对经济增长和社会变迁,各类经济社会问题急剧涌现。中国下一步改革应该如何推进,以及应该如何理解和评估'稳定压倒一切'的阶段性策略,成为观察者和学术界争论不休的...
- 徐湘林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