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燕

作品数:19 被引量:229H指数:10
供职机构: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贵州省农业动植物育种专项项目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9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1篇高粱
  • 6篇糯高粱
  • 5篇施肥
  • 5篇薏苡
  • 4篇抗旱
  • 4篇抗旱性
  • 4篇抗旱性鉴定
  • 4篇抗旱指标
  • 3篇性状
  • 3篇农艺
  • 3篇农艺性
  • 3篇农艺性状
  • 3篇综合评价
  • 2篇栽培
  • 2篇施肥量
  • 2篇种植密度
  • 2篇酒用
  • 2篇光合特性
  • 2篇高产
  • 2篇成株

机构

  • 19篇贵州省农业科...
  • 1篇贵州大学
  • 1篇贵州省油菜研...
  • 1篇贵州省农业厅

作者

  • 19篇徐燕
  • 13篇汪灿
  • 12篇周棱波
  • 11篇张国兵
  • 10篇张立异
  • 7篇邵明波
  • 6篇高旭
  • 5篇邵明波
  • 2篇白俊霞
  • 2篇高杰
  • 1篇英敏
  • 1篇彭秋
  • 1篇陈泽辉
  • 1篇任洪
  • 1篇聂莉
  • 1篇文晓鹏
  • 1篇何庆才
  • 1篇杜月红
  • 1篇李启义
  • 1篇雷文权

传媒

  • 4篇江苏农业科学
  • 3篇农技服务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贵州农业科学
  • 2篇植物遗传资源...
  • 1篇种子
  • 1篇杂粮作物
  • 1篇作物杂志
  • 1篇作物学报
  • 1篇中国植保导刊
  • 1篇南方农业学报

年份

  • 4篇2023
  • 2篇2019
  • 2篇2018
  • 5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08
  • 2篇2004
  • 1篇1998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薏苡种质资源苗期抗旱性鉴定及抗旱指标筛选被引量:57
2017年
【目的】干旱是影响薏苡生产的重要非生物胁迫因素,鉴定薏苡种质资源的抗旱性,确定抗旱指标,筛选抗旱种质,促进薏苡产业发展。【方法】以50份薏苡种质为材料,设置正常供水和反复干旱2个处理,在旱棚内进行盆栽试验,测定干旱对幼苗存活率、株高、茎粗、叶长、叶宽、地上部鲜重、地上部干重、根长、根粗、根鲜重和根干重的影响;采用抗旱性度量值(D值)、综合抗旱系数(CDC值)、加权抗旱系数(WDC)、相关分析、频次分析、主成分分析、灰色关联度分析、隶属函数分析、聚类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其进行苗期抗旱性鉴定及抗旱指标筛选。【结果】干旱胁迫对各指标均有极显著影响。相关分析表明,幼苗干旱存活率与茎粗、叶宽和根粗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叶长、地上部鲜重、地上部干重、根长、根鲜重和根干重呈显著正相关,与株高呈不显著的正相关。频次分析表明,各指标对干旱胁迫反应的敏感程度依次为根干重、根鲜重、叶宽、根粗、根长、幼苗干旱存活率、地上部干重、茎粗、地上部鲜重、叶长和株高。主成分分析表明,6个主成分可代表薏苡抗旱性91.40%的原始数据信息量。基于D值、CDC值和WDC值的供试薏苡种质抗旱性排序相近。灰色关联度分析表明,各指标DC值与D值间的关联度大小依次为根干重、叶宽、根鲜重、茎粗、根粗、幼苗干旱存活率、根长、株高、地上部鲜重、地上部干重、叶长,这与各指标DC值与WDC值的密切程度基本吻合。根据D值进行聚类分析,可将供试薏苡种质划分为5个抗旱级别,其中Ⅰ级3份、Ⅱ级17份、Ⅲ级9份、Ⅳ级20份、Ⅴ级1份。除叶长、地上部鲜重、地上部干重和根干重外,其余指标的隶属函数值、CDC值、D值和WDC值均随抗旱级别的升高而增大。逐步回归分析表明,与D值密切相关的指标有幼苗干旱存活�
汪灿周棱波张国兵张立异徐燕高旭姜讷邵明波
关键词:薏苡苗期抗旱性抗旱指标综合评价
薏苡种质资源萌发期抗旱性鉴定及抗旱指标筛选被引量:36
2017年
干旱是影响薏苡生产的主要因素之一,鉴定薏苡种质资源的抗旱性,筛选抗旱指标,培育抗旱品种,对薏苡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首先以抗旱性不同的6份薏苡种质为材料,通过调查5个不同浓度的PEG-6000水溶液模拟干旱胁迫下的发芽率,确定了薏苡萌发期模拟干旱胁迫的最适PEG-6000水溶液渗透势为-0.1 MPa。然后以-0.1 MPa的PEG-6000水溶液模拟干旱胁迫,探讨50份薏苡种质发芽势、发芽率、萌发指数、芽长、芽粗、芽鲜重、芽干重、根长、根粗、根鲜重和根干重的变化,利用综合评价法对50份薏苡种质进行萌发期抗旱性鉴定及抗旱指标筛选。结果表明,干旱胁迫对薏苡萌发期各指标均有极显著影响。筛选出萌发期抗旱性强的薏苡种质分别为yy18-1、yy14-3和yy13-1,可为薏苡抗旱育种、抗旱机理及干旱调控缓解机制的研究提供基础材料。芽长、芽干重、根长、根鲜重和根干重可作为薏苡种质资源萌发期简单、直观的抗旱性评价指标。
汪灿周棱波周棱波张立异张国兵高旭张立异徐燕
关键词:薏苡萌发期抗旱性抗旱指标综合评价
贵州薏苡主要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方法被引量:4
2018年
薏苡是药食兼用的经济作物,是贵州的主要特色作物之一,但其在生长过程中容易遭受病虫害的侵袭,导致产量和品质下降。介绍了贵州薏苡主要病害(黑穗病、叶斑病、叶枯病)、虫害(粘虫、玉米螟、)的危害症状及发生特点,并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
张春兰张国兵汪灿张立异徐燕周棱波邵明波
关键词:薏苡病虫害
不同类型肥料对糯高粱产量、品质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被引量:2
2023年
研究不同类型肥料对酱香型白酒用糯高粱产量、品质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为贵州生态区糯高粱种植的施肥策略提供参考。以糯高粱品种红粱丰1号为材料,于2020年和2021年在贵州省安顺市山京畜牧场开展田间试验,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以不施肥(CK)为对照,设置农民习惯施肥(T1)、配方肥(T2)、控释掺混肥(T3)和稳定性长效缓释肥(T4)4种施肥处理,调查不同施肥处理间糯高粱产量、品质、氮肥利用效率及经济效益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对糯高粱产量及重要农艺性状均有极显著影响;与T1处理相比,T2~T4处理增产2.61%~5.41%,糯高粱的株高、茎粗、穗长、单穗粒数和单穗粒质量均增加;T3处理下产量、茎粗、穗长、单穗粒数、单穗粒质量和千粒质量均最大。不同施肥处理对糯高粱氮肥利用率、氮肥农学利用率及氮肥偏生产力影响极显著;与T1处理相比,T2~T4处理的氮肥利用率、氮肥农学利用率、氮肥偏生产力均增加,其中以T3处理增幅最大,较T1处理分别增加26.08%、34.62%、23.26%。不同施肥处理对单宁含量有极显著影响,对蛋白质、总淀粉和支链淀粉含量均有显著影响;与CK相比,T1~T4处理下糯高粱蛋白质、总淀粉和支链淀粉含量增加,而单宁含量降低,T2~T4处理下糯高粱各品质指标值与T1处理相比差异不显著,且T3处理下各品质指标值均大于T1处理。施用新型肥料T2~T4处理较CK、T1处理增加了糯高粱产值和净利润,其中T3处理下糯高粱产值和产投比最高、净利润最大。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T3处理(控释掺混肥)能更好地促进糯高粱植株的生长,改善穗结构,增加产量,提升品质,提高氮肥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
张春兰汪灿高杰徐建霞徐燕
关键词:肥料糯高粱氮肥利用率
5种杀菌剂防治高粱炭疽病的效果比较
2023年
为实现高粱病害防治用药减量增效的目标,筛选高效药剂及其适宜用量是主要思路之一。选用5种杀菌剂开展田间防治高粱炭疽病试验,发现供试药剂不同用量处理对炭疽病的防效在56.99%~88.13%,其中60%唑醚·代森联水分散粒剂常规用量(900 g/hm^(2))处理的防效最高,但与其减量20%(720 g/hm^(2))处理的防效差异不显著;药剂处理区高粱籽粒产量均高于对照区,增产率为4.64%~17.44%,其中60%唑醚·代森联水分散粒剂常规用量处理的产量最高,为6381.45 kg/hm^(2),与其减量20%处理的产量接近。兼顾防病效果、高粱农艺性状及其籽粒的产量和品质,得出在本试验条件下,60%唑醚·代森联水分散粒剂是防治高粱炭疽病的最佳药剂,当田间发病程度较轻时,推荐用量为720 g/hm^(2)。
张春兰徐建霞周棱波徐燕
关键词:防效
黔单18号丰产稳产性评价及其超高产栽培模型
2004年
根据贵州省玉米区试及生产试验资料 ,利用产量主效应值、回归系数、回归离差及适应度对黔单 1 8号的丰产性、稳产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该品种是一个丰产性极好、产量极稳产的玉米杂交种 ,适宜在贵州中东部大部分地区种植。为探索其超高产栽培模式 ,应用农业系统原理和方法 ,采用四元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 ,以栽培因子密度、施纯氮量、施纯磷量、施纯钾量为决策变量 ,产量为目标函数 ,建立杂交玉米黔单 1 8号在贵阳地区及相应生态地区的超高产数学模型。通过模拟寻优频数分析得出 ,与该品种特性相适应的 1 2 0 0 0kg/hm2 超高产配套栽培技术方案是 :密度 5 .5~ 5 .6万株 /hm2 ,在每hm2 施足 2 .2 5t腐熟农家肥的基础上 ,施纯氮肥 2 36~ 2 5 9.5kg、纯磷肥 1 2 5 .6~ 1 40 .36kg、纯钾肥 31 4.5~ 34 3kg。
杜月红李启义徐燕陈泽辉
关键词:栽培数学模型施肥
不同株行距配置对酒用糯高粱红粱丰1号农艺性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被引量:10
2019年
为探明酒用糯高粱红粱丰1号在贵州地区种植时的最佳株距和行距,采用裂区试验设计,研究不同株行距配置对红粱丰1号农艺性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行距和株距对红粱丰1号产量、农艺性状和品质均有显著影响。随着行距和株距的增加,产量、株高、穗长、茎粗、穗粒数、穗粒质量、千粒质量、蛋白质含量、总淀粉含量和支链淀粉含量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而单宁含量和直链淀粉含量表现为先降低后增加。在贵州地区种植红粱丰1号时,以行距为70 cm、株距为25 cm较好。
张国兵汪灿周棱波徐燕高旭姜讷张立异邵明波
关键词:株行距配置农艺性状
玉米氮素利用效率的提高途径被引量:11
2004年
如何提高氮素利用效率是目前国内外玉米生产中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重点综述了从育种和栽培方面提高氮素利用率的有效途径及该研究对我国农业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徐燕
关键词:玉米氮素效率基因型合理施肥
贵州高粱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及核心种质鉴定被引量:2
2023年
高粱地方品种蕴藏着许多重要农艺性状的优良基因资源,是高粱遗传改良的重要载体。本研究利用10个表型性状和23对SSR引物对373份贵州省高粱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调查,并筛选鉴定核心种质资源。结果表明,373份高粱种质表型调查显示较低的遗传多样性,部分表型间具有显著的相关性。SSR标记扫描共获得了85个标记位点,Shannon多样性指数为0.59,Nei's多样性指数为0.32,多态性信息含量为0.29。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显示,贵州高粱地方种质不能根据来源地聚集在一起,表现出较近的亲缘关系。利用Core hunter软件构建的贵州高粱核心种质包含111份材料,等位基因覆盖度为95.24%。核心种质和所有种质在表型性状和SSR标记的相关遗传指标间并无显著差异(p<0.05)。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也显示,核心种质能够很好地代表全部种质的遗传变异和群体结构,可为贵州高粱的品种改良、优良基因挖掘以及种质创新打下基础。
朱烈霖丁延庆徐建霞曹宁徐燕文晓鹏张立异
关键词:高粱SSR标记核心种质
化肥和有机肥配施对糯高粱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2023年
为构建贵州地区糯高粱科学施肥技术体系,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6个处理,分别为100%复合肥(T1)、85%复合肥+15%有机肥(T2)、70%复合肥+30%有机肥(T3)、55%复合肥+45%有机肥(T4)、40%复合肥+60%有机肥(T5)、100%有机肥(T6),研究化肥和有机肥配施对糯高粱产量、农艺性状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化肥和有机肥配施对糯高粱产量、农艺性状及品质均有显著或极显著影响;2年平均,不同处理间产量、株高、单穗粒数、单穗粒质量、千粒质量、蛋白质含量、支链淀粉含量和单宁含量均表现为T3>T2>T1>T4>T5>T6处理,茎粗、穗长和总淀粉含量均表现为T3>T1>T2>T4>T5>T6处理;与T1处理相比,T3处理的产量、株高、茎粗、穗长、单穗粒数、单穗粒质量、千粒质量、蛋白质含量、总淀粉含量、支链淀粉含量和单宁含量分别增加9.14%、2.43%、2.67%、2.69%、10.59%、21.38%、6.57%、6.12%、2.13%、0.81%和4.81%。本试验条件下,T3处理(70%复合肥+30%有机肥)能更好地促进糯高粱植株的生长,改善穗结构,增加产量,提升品质。
张春兰汪灿徐燕邵明波张立异
关键词:化肥有机肥糯高粱配施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