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雷鸣
- 作品数:118 被引量:502H指数:13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单气囊小肠镜在结肠检查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探讨单气囊小肠镜在全结肠检查方面的优越性。方法 1099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单气囊小肠镜,SBE),B组(普通结肠镜,RC)及C组(麻醉肠镜,PC),研究分析各组在完成全结肠失败率、内镜完成时间、满意率、并发症及安全性方面的情况。结果①镜检查A组与B组、C组比较,失败率全结肠差异无显著性(P>0.05)。②完成时间A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分别与C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③A组、C组分别与B组在满意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A组与C组满意度评分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④在安全性和并发症方面,3组之间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结论单气囊小肠镜在全结肠检查方面是一种成功率、安全性以及舒适度更高的方法。尤其对于结肠走向多变以及对疼痛敏感的"特殊"患者,单气囊小肠镜具有独特优势和特殊的应用前景。
- 张毅瞿春莹周敏陈莺陈惠芳崔珺徐雷鸣
- 关键词:单气囊小肠镜肠镜
-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及癌前病变中c-myc、p53、c-erbB-2及bcl-2蛋白表达关系的研究被引量:16
- 2009年
- 目的观察胃癌、癌前病变中幽门螺杆菌(Hp)感染情况及其与c-myc、p53、c-erbB-2、bcl-2在胃癌及癌前病变中的表达关系,探讨Hp在胃癌、癌前病变发生及发展中的作用以及探索从癌前病变到癌变过程中的基因变化规律。方法放大内镜及超声内镜检查收集103例胃黏膜标本,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Hp感染及不同组织间c-myc、p53、c-erbB-2、bcl-2的表达。结果c-myc、p53、c-erbB-2和bcl-2阳性表达率在胃癌组及癌前病变组中呈过度表达,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此外,Hp感染组c-myc、p53、c-erbB-2及bcl-2同时表达者为5例(9.4%);与无Hp感染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胃癌及癌前病变中组织存在c-myc、p53、c-erbB-2、bcl-2多个表达,与Hp感染密切相关。
- 瞿春莹徐雷鸣陈惠芳李定国姚晓虹祝明洁
- 关键词:胃癌癌前病变C-MYCP53C-ERBB-2
- Barrett食管的内镜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
- 2008年
- 近年来,西方国家食管贲门交界部腺癌的发病率显著升高。许多研究发现,食管腺癌可由Bar-rett食管(BE)发展而来,BE是食管腺癌最重要的癌前病变,因此BE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BE的诊断主要依赖于内镜及组织病理学检查。最近研究发现,BE的恶变过程中亦存在免疫组织化学改变,这些变化对BE的发生发展有一定提示作用。
- 王迪菲徐雷鸣
- 关键词:BARRETT食管内镜免疫组化
- 胆肠吻合术后患者行逆行胰胆管造影术的护理配合被引量:4
- 2016年
- 十二指肠镜行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是诊治胆胰疾病的常规内镜技术,但对于消化道手术后的患者,由于正常的消化道解剖结构已被改变,ERCP检查具有一定困难,特别是部分复杂腹部外科手术后的患者,由于重建的消化道迂回曲折,而十二指肠镜长度有限,无法到达胆肠吻合口和胰肠吻合口,无法进行胆管插管和造影,常规的ERCP操作实际上无法实施。
- 陈莺梅佳玮吴文广张毅王雪峰徐雷鸣
- 关键词:逆行胰胆管造影单气囊小肠镜胆肠吻合术护理配合
- 食管胃静脉曲张的内镜治疗进展被引量:2
- 2016年
- 食管胃静脉曲张是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常见并发症之一,约50%的肝硬化患者存在食管胃静脉曲张,且与肝病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首次出血的病死率约为20%~30%,首次出血后2年内再出血率可达70%,死亡率高达30%~40%。
- 徐雷鸣
- 关键词: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内镜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主要死亡原因再出血率
- 一种肠道清洁辅助系统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肠道清洁辅助系统,包括具有一定重量的丸体、用于注射药液的柔性注药体以及防护套;柔性注药体为中空的线状结构,柔性注药体的一端设置有安装丸体的安装口,用于安装丸体,另一端设置药液注射口;丸体上套设防护套;防护...
- 张毅毛莉艳臧蕾陈莺徐雷鸣
- 放大染色胃镜检查的护理
- 放大染色胃镜检查,是通过对胃粘膜喷洒染色剂并进行放大处理,能够更清楚地观察到胃粘膜的微细结构,为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的发现提供帮助。某院通过115例患者进行放大染色胃镜检查及其护理,获得了一些有别于普通胃镜的护理体会,进行...
- 陈惠芳徐雷鸣
- 关键词:早期胃癌癌前病变护理措施
- 文献传递
- 联合应用放大与超声胃镜诊断胃癌及癌前病变被引量:4
- 2008年
- 目的联合应用放大胃镜和超声胃镜检查,提高癌前病变及早期胃癌的检出率。方法pit分型pitⅢ以上患者124例,随机分成两组,放大染色胃镜及超声内镜组62例,放大染色胃镜组62例。行常规黏膜活检,标本送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放大染色胃镜及超声内镜组发现胃癌9例(早期胃癌6例),总检出率为12.5%。肠腺化生25例,异型增生24例,检出率分别为40.3%和38.7%。放大染色胃镜组发现胃癌4例(早期胃癌2例),总检出率为6.4%。肠腺化生34例,异型增生18例,检出率分别为54.8%和29.0%。结论联合应用放大染色胃镜及超声内镜检查可明显增高异型增生及早期胃癌检出率。
- 徐雷鸣陈惠芳李定国姚晓虹祝明洁
- 关键词:放大胃镜超声胃镜胃癌癌前病变
- 量子点-RGD探针光动力疗法联合吉西他滨治疗胰腺癌荷瘤裸鼠初探
- 2014年
- 背景:胰腺癌发病隐匿,进展迅速,预后极差。光动力疗法(PDT)是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抗肿瘤治疗手段。目前关于PDT在体内靶向治疗胰腺癌的研究甚少。目的:探讨以量子点-RGD(QDs-RGD)探针为光敏剂的PDT联合吉西他滨对胰腺癌移植瘤裸鼠的治疗效应。方法:合成QDs-RGD探针,制备胰腺癌移植瘤裸鼠模型。采用小动物活体成像术观察QDs-RGD、QDs探针注射入模型裸鼠体内1、5、10、24 h后的显影情况。取40只造模成功的裸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不给予任何治疗);单纯光照组(激光630 nm,120 J/cm2,持续照射20 min);PDT组(QDs-RGD 0.5 nmol+激光照射);吉西他滨组(吉西他滨50 mg/kg);联合治疗组(QDs-RGD 0.5 nmol+激光照射+吉西他滨50 mg/kg)。第18 d处死全部裸鼠,取出瘤体,称重并测量体积,计算抑瘤率。结果:QDs-RGD注射1 h后,肿瘤显影逐渐清晰,注射5 h后显影达高峰,随后逐渐减弱。QDs于瘤体附近的聚集浓度明显低于QDs-RGD,注射10 h后肿瘤部位已无显影。PDT组、吉西他滨组和联合治疗组的瘤重、瘤体积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和单纯光照组(P<0.01),其中联合治疗组又显著低于PDT组和吉西他滨组(P<0.05);对照组与单纯光照组间、PDT组与吉西他滨组间瘤重、瘤体积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吉西他滨组、PDT组的抑瘤率分别为70.5%、43.5%、37.1%。结论:以QDs-RGD探针为光敏剂的PDT联合吉西他滨能明显抑制裸鼠体内胰腺癌移植瘤的生长,为临床治疗胰腺癌提供了一条新思路。
- 高双倪倩雯周敏徐雷鸣
- 关键词:光化学疗法量子点RGD序列吉西他滨
- 常规治疗联合康复新液与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老年性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研究被引量:9
- 2019年
- 背景常规治疗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 RE)疗效欠佳,精神心理因素对RE患者的疾病进展和治疗效果有一定的影响,在结合精神心理因素的基础上探究治疗RE的新方案成为临床研究的热点.目的探讨常规治疗联合康复新液与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老年性RE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10/2018-10期间在江西省遂川县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RE患者12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均为40例. A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B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联合康复新液进行治疗,C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联合康复新液与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进行治疗.比较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胃食管反流性疾病诊断问卷(reflux diagnostic questionnaire, RDQ)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 HAMA)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 HAMD)评分、SF-36评分和不良反应.结果C组和B组的总有效率均高于A组(P <0.05),治疗后,C组患者的RDQ评分、HAMA评分、HAMD评分低于B组和A组(P <0.05),治疗后,C组患者的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心理健康评分高于B组和A组(P <0.05),三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治疗联合康复新液与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老年性RE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抑郁、焦虑状态,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 廖卫民徐雷鸣
- 关键词:反流性食管炎康复新液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临床疗效生活质量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