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成穷

作品数:23 被引量:56H指数:5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哲学系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哲学宗教
  • 6篇文学
  • 4篇艺术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6篇艺术
  • 6篇宗教
  • 5篇审美
  • 3篇自然审美
  • 2篇道德
  • 2篇信仰
  • 2篇遮蔽
  • 2篇审美活动
  • 2篇宗教信仰
  • 2篇红楼
  • 2篇红楼梦
  • 2篇《红楼梦》
  • 1篇当代艺术
  • 1篇当代艺术家
  • 1篇道德滑坡
  • 1篇道德伦理
  • 1篇第二自然
  • 1篇雕塑
  • 1篇新集体主义
  • 1篇心理

机构

  • 22篇四川大学
  • 1篇四川联合大学
  • 1篇四川省社会科...

作者

  • 23篇成穷
  • 1篇颜复萍
  • 1篇曾平
  • 1篇成瓅

传媒

  • 10篇美与时代(美...
  • 4篇四川大学学报...
  • 3篇宗教学研究
  • 2篇西南民族大学...
  • 1篇美与时代(创...
  • 1篇艺术广角
  • 1篇成都大学学报...
  • 1篇西南交通大学...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3
  • 2篇2002
  • 2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8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物”在审美与艺术中的存在
2023年
一切存在者(即一切非无的东西)皆可称为物。物多有为其本性所规定的感性表现。艺术作品由物(自然物或人工物)制作而成并且本身也是一物。在科学认知与技术实践中,物的物性及其感性特征往往会受到扭曲或遮蔽;而在艺术和审美活动中则易于得到持守和敞现。但即便是在后一活动中,如果主体性或精神性方面的发挥过于强势,也会使其受到不同程度的遮蔽。艺术作品最终由物(质)和精神融汇而成,但两者在艺术的发展中又多有此消彼长的复杂情形。
成穷
关键词:艺术作品审美欣赏遮蔽
试论宗教与道德的一般关系被引量:10
2002年
本文论述了宗教与道德的一般关系。文章分三个部分。在第一部分中 ,文章从存在的维度、与求生活动的距离、发挥作用的范围和方式 ,以及表现形式等四个方面 ,对宗教与道德的不同方面作了分疏 ,同时指出它们在两个方面的相通性 :有一二元对峙的价值坐标 ;有维持、巩固社会秩序的相似功能。第二部分对宗教与世俗道德的关系作了论述。这种关系是交互的 :一方面 ,宗教能“圣化”道德 ,能把自己的某些信条直接转化为世俗道德 ;另一方面 ,宗教也能从世俗道德吸取某些道德资源 ,使之成为自己教义和道德的组成部分 ,而世俗道德也能迫使宗教作出某种相应的改变。第三部分讨论了宗教道德及其基本特征。文章在肯定宗教道德存在的同时 ,指出宗教道德具有神圣的宗教背景、倾向于众生平等的博爱、和更带禁欲色彩三个基本特征。
成穷
关键词:宗教道德伦理人文精神社会秩序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红楼梦》中的腐败及其成因的哲学思考被引量:3
2008年
《红楼梦》中的腐败可概括为经济腐败、政治腐败与作风腐败三类。与腐败之产生、膨胀有关的因素主要有四:需要与匮乏为其生存因素;贪欲与权势欲为其人性因素;权力结构的不合理与有效监督的缺失为其制度因素;而道德的低下与信仰的空白则为其精神因素。尽管我们不可能将腐败清除殆尽,但却可以通过对上述因素的疏导、监督与改善来最大限度地减少腐败。
成穷
关键词:腐败《红楼梦》盛世
物与艺术
2009年
在创作的冲动、表达、成果乃至评价的整个过程中,都离不开自然物的深度介入。自然美扎根在生态系统中,而艺术美虽也离不开自然物的参与,却主要落在人的自由的领域内。这是两种不可替代的美,扬此抑彼或厚此薄彼都是不可取的。
成穷
关键词:艺术创作生态学视野自然美艺术美
意义寻求与审美活动(上)
2013年
审美活动(观赏和创造)的性质、特点究竟为何?其对人生到底有何意义?在不同的理论视野中对此认识是是不同的:认识论、实践论、表现论、心理分析论等这些理论的阐释无疑揭示了它们的某些性质和功能。然而,倘若移动观察的视野,转到我们称为“意义论”的角度,也许还能窥到审美观赏和艺术创造的另一性质与功能,即它们是人求意义的一种方式,能起到愈合人的分裂即引人归“家”的功能。
成穷
关键词:审美活动心理分析艺术创造认识论实践论表现论
美感与灵性——美感性质新解被引量:2
2009年
美感、美的本质等都是学界一直争论的老问题。本期"论坛"栏,所刊发的文章,都是就这些老问题作出了新的探讨,提出了新颖的见解。特别是成穷先生关于灵性与美感来源于灵性的论述,是令人耳目一新的。董锋先生的论文虽然侧重于对历来美本质定义的否定,但肯定可能正孕育在否定之中。
成穷
关键词:美感灵性
康德“崇高说”的一个注脚——读郭小川的《望星空》被引量:1
2016年
自笛卡尔以来,现代西方哲学开始走上一条张扬主体性的道路,至康德而大定。在作为康德哲学之构成部分的美学中,崇高分析所体现的这种精神又尤甚:自然物的崇高本质被完全归结为人的道德主体性。事实上,在自然审美中,除了"人化"的方式外,尚有一种似乎更为本真的"非人化"方式。此种方式所展示的,不是主体性的张扬,而是主体性的收敛,在崇高的情形中,甚至是主体性的谦卑。与此同时,自然物也不再是彰显主体力量的消极手段,而上升为与主体平等相向甚而反过来对主体形成某种"压抑"的存在。中国诗人郭小川的《望星空》以了望自然星空始,以歌颂人造火箭止;以敬畏宇宙的无限神秘始,以赞美人类的无穷智慧止;以情感想象力受到压抑始,以理性主体性得到伸张止;诗人的经验走完了康德为崇高审美划定的内在理路,可以作为康德崇高说的一个注脚。
成穷
关键词:崇高《望星空》主体性
人生苦难与宗教──以基督教和佛教为例所作的一个初步考察被引量:5
2000年
苦难是人生在世不可避免和消除的一种“边缘处境”。宗教对这种处境的关注和揭示尤多。本文以基督教和佛教为例,力图表明宗教在这方面所具有的积极意义。
成穷
关键词:宗教
定义“宗教”的四种方式被引量:4
2003年
综观近现代宗教学研究中对“宗教”的诸多理解和定义,似可按对不同提问方式——是什么、作什么、有什么、为什么——的回答而归为相应的四类:本质性的定义方式;功能性的定义方式;结构性的定义方式;形而上的定义方式。本文从生存论的角度对缪勒的定义作了改造,将之列在第四种定义方式之下。当然,这一划分是相对的,实际上常有交叉重叠的情形。
成穷
关键词:宗教学本质性功能性形而上缪勒
消解道德的一个更深因素──也谈当前的道德“滑坡”被引量:3
1998年
道德赖以建立或被选择的前提或基础,主要有三个方面人性及其普遍性;人人关系的“平列”结构样式;作为道德主体的“个体”和作为选择能力的‘咱由”。导致中国目前“道德滑坡”的原因有种种,但一个更深的因素就是对上述三方面的消解。文章对此作了较为详尽的论述。最后还就如何暂时缓解和根本改善目前的“道德危机”提出了短期和长期的设想。
成穷
关键词:道德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