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春
- 作品数:36 被引量:71H指数:4
-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高密度人居环境生态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艺术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 海归派建筑师?被引量:2
- 2004年
- 文章从探讨“海归派建筑师”这个外加的身份定义下,是否存在着某种行为方式的共性.是否存在一种有意识的社会身份和权力的自我建构等这一系列问题入手.认为由于缺乏主体的自我认同.“海归派建筑师”的身份在当代是难以成立的;在操作层面.比较突出的共性特征是非本土化,这与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的明显悖论:其社会根基,源自由于东西方社会落差而产生的市民大众心理深层的对西方榜样的需求;并且其异化而且虚设的话语权力是被社会赋予的。文章最终结论,在全球化环境下,地域身份划分方法的不可靠是产生”海归派建筑师”身份定义可疑的根本原因,因而对于“海归派建筑师”而言,正视地域身份模糊这一事实,或许能够带来基于社会立场的更深层次的思考.而这对检视当代中国建筑转型期的过程.无疑也是有益的。
- 卜冰戴春
- 关键词:话语权力异化
- 田园新城与理想住区的未来图景 良渚文化村20年的探索和思考被引量:3
- 2021年
- 文章以"未来城市发展建筑设计分论坛暨良渚文化村20周年实践与探索研讨"为契机,回顾了良渚文化村的发展成就、要素及演化历程,从"田园城市"理论解读的现实性、新城运营的持续性及住区发展的创新性对良渚文化村的现实状况提出问题与反思。在此基础上,展望了田园新城与理想住区的未来图景,引出对良渚文化村在新时空背景下人与社会、人与土地、住区与城市关系的再思考。
- 支文军张懿文戴春
- 关键词:良渚文化村田园城市住区发展新城建设
- 冲突与协调 北京CBD综述被引量:7
- 2003年
- 本文综合了有关北京CBD发展的近期文献,介绍了建设背景,讨论了它对改变北京单中心现状的积极之处,也简略地指出目前的北京建设CBD所面临的问题与其对区域经济、空间形态可能的影响。本文还介绍了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的规划综合方案和其中的主要待建项目。
- 戴春
- 从第六届远东建筑奖看海峡两岸建筑营建的发展被引量:3
- 2008年
- 文章通过对第六届远东建筑奖的介绍.指出远东建筑奖跨越海峡两岸是对建筑界学术与业界交流的促进;并比较了两岸建筑营建机制上的差异和建筑师不同的关注层面。
- 戴春
- 关键词:文化主体性
- 2009建筑中国 年度建筑作品点评
- 2010年
- 2009年从经历危机到盛世繁荣,受宠若惊的“建筑业”在社会的瞬时膨胀中,在被伟大与崇高引领、被自豪与自信充斥的社会氛围中,是否可以重新定位自己的坐标?是否应该重新审视自己的真实状态?
- 袁烽戴春
- 关键词:建筑作品社会氛围建筑业
- 新城战略思考 孙继伟访谈
- 2012年
- 文章通过对上海市徐汇区区委书记孙继伟博士的专访,回顾了上海从1958年科技卫星城到目前"一城九镇"的新城建设与城市发展战略的演变。客观分析了近50年来新城建设的得失,讨论了政府在新城建设中的角色定位,强调产业特色和文化特色建设的重要性,并指出设计师的选择关系到城市建设的品质。
- 戴春任大任蒋兰兰
- 关键词:城市化上海新城城市管理
- 解码与对话董功创作历程的再发现被引量:2
- 2020年
- 文章选取第五代中国建筑师中突出的代表人物董功为分析对象,以"解码"与"对话"两条路径解析董功的创作历程。"解码"是以建筑师执业多年所积累的项目、出版物、展览、教学、演讲、奖项等作为数据样本,结合感性解读与理性的"数据分析"展开多维度的分析,并以量化与可视化的方式呈现其创作路径与思想特征的变化。"对话"是以微访谈展开的第二条路径,是对第一条路径的分析结果进行校验,同时从建筑师个人的视角对其自身经历和思想变化做出进一步的阐释。
- 何润伊浏姬伟军戴春
- 关键词:数据分析文本分析
- “新三届”建筑学人与当代中国建筑生态被引量:1
- 2015年
- 文章着重在建筑生态语境中探讨"新三届"建筑学人的历史角色。作为中国当代建筑生态语境中一个极为特殊的复兴型知识群落,占据了优势"生态位"的"新三届"建筑学人承担了中国建筑"新启蒙"的时代使命,从建筑学的学科再造、建筑实践的疆域开拓及建筑界的系统组织三个方面,对当代中国建筑生态产生了不可替代的深远影响,其历史贡献极为突出,而发展局限亦十分明显。
- 周榕戴春
- 关键词:生态位
- 建筑师群体研究的视角与方法 以50年代生中国建筑师为例被引量:6
- 2012年
- 文章对"20世纪50、60、70年代生中国建筑师"群体研究的视角和方法进行讨论,这种观察视角的选择是开放的,是带有我们所处时代语境特点的,是可以发展和演进的。同时,针对50年代生中国建筑师的特征分析了多个观察视角的逻辑,包括对话互动与自我审视、时代语境与历史意识、教育变革与知识结构、时间观念与范式转换、前辈影响与思考路径、实践策略与关注方向和职业环境与执业特征等,以期未必完整却能深刻地体现这批建筑师的所思所想所为之特征。
- 戴春支文军
- 关键词:时代语境知识结构范式转换
- 从建筑学的角度思考城市设计 王建国院士访谈被引量:9
- 2021年
- 文章记录了对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王建国先生的访谈①。在访谈中,王建国院士探讨了建筑学视角之下当代城市设计的一些问题,包括以建筑师身份参与城市设计的感悟、关于城市设计未来的思考和对于城市设计第四代范型的一些解释。
- 王建国戴春
- 关键词:城市设计城市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