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化平
- 作品数:14 被引量:120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建筑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 一种隧道软岩变形段落查找能干层的地球物理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高地应力环境下隧道软岩变形段落查找围岩能干层的地球物理方法,包括:S11、在施工隧道的掌子面上施做水平钻孔;S12、将超声波仪器探头放至钻孔的孔底,钻孔内用水管注满水;S13、将超声波仪器探头从钻孔内保持匀速...
- 牟元存曹化平张广泽王树栋李星宋振东付利涵周金汪文强张新平
- 文献传递
- 渝怀铁路磨溪至白涛段盐溶角砾岩的判识及地质特征被引量:4
- 2004年
- 通过对盐溶角砾岩及貌似盐溶角砾岩的其它岩土的分布层位、结构、构造、胶结物、胶结程度等宏观特征和成因进行对比研究 ,准确判识了盐溶角砾岩 ,为渝怀铁路磨溪至白涛段线路设计、施工提供了准确的地质资料 ,也为今后在相类似地区工程勘察提供了可借鉴的资料。
- 曹化平
- 关键词:渝怀铁路地质特征工程勘察判识
- 几种特殊钻探方法在工程勘察中的应用
- 通过分析单动双管钻具、绳索取心钻具、空气洗井、液动冲击回转钻进的特点,阐述了几种特殊钻探方法的适用范围,并列举典型工程勘察实例,说明其提高钻探质量和效率,降低劳动强度的效果。
- 曹化平
- 关键词:工程勘察
- 文献传递
- 动力触探试验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被引量:20
- 2005年
- 本文通过对动力触探贯入破坏机理、影响因素进行观察分析和对比试验研究,得出试验 N_(63.5)-h曲线的影响因素和曲线特征,得出确定地基基本承载力,确定卵石土、圆砾土地基变形模量,以及粗颗粒土地基承载力深度修正系数的方法。其成果已纳入部颁标准,指导生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赵昭熔曹化平
- 关键词:动力触探
- 一种利用光脉冲序列实现单根传输的光纤绝对式编码器
- 一种用单根光纤传输多个码道信息的光纤绝对式编码器,以实现在测量现场无需低能供应,不发射电磁波,不受电磁干扰,不会产生短路、漏电、发热等现象,且能实现单根光纤传输多位编码信息。包括终端、输入光纤、输出光纤和测头,终端和测头...
- 赵栋许佑顶魏永幸曹化平
- 文献传递
- 岩溶隧道涌突水灾害预测预报及风险评价体系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17年
- 该文深入分析了国内外隧道施工过程中关于岩溶涌突水灾害风险评价的研究现状,提出了岩溶涌突水灾害超前预测预报尚处于探索性研究阶段,岩溶隧道涌突水灾害的预测评价体系经历了由定性到半定量,再到定量化评价的发展过程。无论是早期基于隧道超前预测预报的岩溶涌突水灾害宏观地质评判,还是后期基于隧道及地下工程领域的风险管理、风险评估理论、方法等发展起来的风险评估方法体系,在一定时期内能够解决生产实践中发现的问题,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 杨艳娜许模曹化平张强
- 关键词:岩溶隧道涌突水风险评价体系
- 岩溶隧道涌突水灾害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及量化取值方法被引量:17
- 2015年
- 深入分析了岩溶隧道施工过程中涌突水灾害的超前预测预报及风险评价体系的研究现状,提出了国内外关于岩溶隧道涌突水灾害的超前预测预报尚处于探索性研究阶段、如何提高预测预报的精度成为长大深埋隧道施工中涌突水灾害防治最为迫切、最为关键的问题。采用理论分析与实例统计相结合的方法,查明了岩溶隧道涌突水灾害的孕灾环境与主要致灾因子,选取"岩石可溶性、地质构造条件、地表汇水强度、地下水循环交替强度、隧道与地下水位的相对位置关系"5个评价因子,建立了岩溶隧道涌突水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定性与定量化相结合的方法,重点对评价指标的量化取值方法进行了研究。
- 杨艳娜曹化平许模
- 关键词:岩溶隧道涌突水灾害危险性
- 动力触探试验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 本文通过对动力触探贯入破坏机理、影响因素进行观察分析和对比试验研究,得出试验N63.5-h 曲线的影响因素和曲线特征,得出确定地基基本承载力,确定卵石土、圆砾土地基变形模量,以及粗颗粒土地基承载力深度修正系数的方法。其成...
- 赵昭熔曹化平
- 关键词:动力触探
- 文献传递
- 岩溶隧道涌突水灾害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及量化取值方法
- 深入分析了岩溶隧道施工过程中涌突水灾害的超前预测预报及风险评价体系的研究现状,提出了国内外关于岩溶隧道涌突水灾害的超前预测预报尚处于探索性研究阶段、如何提高预测预报的精度成为长大深埋隧道施工中涌突水灾害防治最为迫切、最为...
- 杨艳娜曹化平许模
- 关键词:岩溶隧道涌突水灾害危险性
- 文献传递
- 高铁复杂岩溶“空天地”一体化综合勘察技术被引量:29
- 2018年
- 研究目的:为提高复杂岩溶区高速铁路的勘察效率和精细度,本文通过分析总结岩溶区"空""天""地"类勘察技术的适用条件、常规勘察技术优缺点以及新型勘察技术应用特点,从而提出各类岩溶区以及各勘察阶段岩溶综合勘察技术组合原则,进而构建复杂岩溶区高速铁路工程"空天地"一体化综合勘察成套技术体系。研究结论:(1)"空""天""地"三大类勘察技术各有其技术特征及适用范围;(2)我国岩溶区分为高原岩溶区、过渡带岩溶区和岩溶化平原区三大类型,应根据所在岩溶区的地质特征和主要岩溶问题,针对具体的工程型式选择相应的勘察技术手段加以组合,开展综合勘察;(3)铁路工程地质各勘察阶段应根据不同工程类型分别组合勘察技术,形成综合勘察模式;(4)构建的"空天地"一体化综合勘察成套技术体系可解决艰险山区复杂岩溶勘察难度大、效率低、精细度差等难题,广泛应用于各类复杂岩溶区高速铁路的综合勘察过程中。
- 冯涛蒋良文曹化平王栋
- 关键词:高速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