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杰
- 作品数:26 被引量:76H指数:4
- 供职机构:重庆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更多>>
- 走马岭隧道岩体结构特征及围岩稳定性研究
- 岩体结构不仅反映岩体中结构面的发育程度和块体尺寸,而且表征岩体的完整性和力学性质。本文对走马岭隧道岩体结构特征和围岩的稳定性做了以下研究:
①根据地层岩性、地质构造等特征并结合区域地质条件,讨论了隧道所在的区域...
- 曾杰
- 关键词:岩体结构围岩稳定性数值模拟
- 文献传递
- 基于视觉与雷达信息融合的车辆检测算法研究
- 针对毫米波雷达在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应用过程中,雷达数据存在着较高的虚假预警率、目标漏检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机器视觉与毫米波雷达数据并行信息融合的日间前方车辆检测算法。首先基于雷达扫描车道和车速阈值的范围剔除一部分无效目标,...
- 曾杰
- 关键词:雷达机器视觉信息融合车辆检测
- 文献传递
- 岩爆预测的最大熵最优相对隶属度方法被引量:2
- 2011年
- 通过分析国内外岩爆预测的判据,选择岩爆发生所需的力学条件、完整性条件、储能条件和脆性条件作为岩爆预测指标。引入岩爆预测的相对隶属度概念,计算了岩爆的相对隶属度模糊矩阵和预测指标的权重,以信息熵来描述并比较岩爆评价中的不确定性,定义了加权广义权距离来表征岩爆的差异。根据最大熵原理建立了岩爆预测的模糊最优化模型,对一些岩石地下工程实例进行了分析,预测结果与其他方法的分析结果以及实际情况基本一致。并将模型运用于葡萄山隧道岩爆预测,预测结果与实际岩爆情况符合较好。
- 曾杰张永兴靳晓光
- 关键词:岩爆最大熵
- 典型工业设备检测监测数据处理方法研究与应用
- 工业设备是工业发展的基础和支撑,近年来,随着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的发展,为典型工业设备的检测监测提供了新方法和新模式。 论文针对工业设备健康状况进行检测监测,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工业设备运行状态及工艺状态的数据采集,用大...
- 曾杰
- 关键词:工业设备数据处理
- 某卸荷拉裂岸坡发展趋势三维有限元分析被引量:3
- 2004年
- 在简述某典型卸荷拉裂岸坡基本地质特征及卸荷拉裂特征的基础上,通过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了拉裂缝形成前、后岸坡的应力状态,以及库区正常蓄水后岸坡应力场的发展趋势。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岸坡拉裂缝的产生,是特殊地质条件下岸坡长期卸荷的结果;拉裂缝的产生,使岸坡应力场发生了变化,促使拉裂进一步扩展,但目前拉裂缝发展的深度,不致引起岸坡岩体发生贯通至坡面的剪切破坏;库区正常蓄水后,岸坡应力场进一步发生变化,促使拉裂缝进一步向下、向上发展,但向外发展的趋势减小。如对深拉裂缝进行合理有效的处治,在工程期内岸坡不会发生沿拉裂缝的整体剪切破坏。
- 靳晓光刘新荣王兰生曾杰
- 关键词:卸荷剪切破坏特殊地质岸坡库区
- 基于雷达与机器视觉信息融合的前车检测研究
- 针对智能汽车依靠单一传感器对前方车辆检测存在漏检、误检的问题,建立起毫米波雷达和摄像头对前方车辆检测算法的融合模型,提出筛选毫米波雷达所检测的前方有效车辆与本车相对位置数据的滤波算法,采用车辆尾部特征分类器检测和基于底部...
- 曾杰任玥郑玲黎予生熊周兵
- 关键词:毫米波雷达机器视觉信息融合车辆
- 公路隧道围岩动态分级方法研究被引量:30
- 2007年
- 由于地质条件的复杂多变以及勘察方法和技术缺陷等原因,导致在勘察设计阶段的公路隧道围岩分级与实际施工阶段的围岩分级差异很大,应该寻求动态的对公路隧道围岩分级进行描述的定量评价方法,以确保隧道围岩和支护结构体系在施工和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通过对走马岭隧道现场进行详细地质调查,采用多变量分析法对走马岭隧道围岩进行了动态分级。结果表明,隧道施工阶段围岩分级结果与原来勘查设计部门的结果有较大出入;隧道施工阶段围岩分级结果更加真实,正确反映了围岩的稳定性。
- 曾杰靳晓光高永张强蒋阳
- 关键词:公路隧道围岩分级
- 一种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拟人化自动驾驶策略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拟人化自动驾驶策略,包括以下步骤:根据车辆非线性运动学模型建立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算法的车辆状态预测模型;基于混合逻辑动态方法,结合车辆状态预测模型建立自动驾驶车辆碰撞安全硬约束;根据碰撞安全...
- 郑玲曾杰李以农杨威石海锋杨崇辉韦民详
- 基于Web服务的多功能呼叫中心系统的研究
- 呼叫中心是一种典型的计算机与电话语音的集成技术(CTI),通过在公共通信网络上集成语音、视频和数据,使信息能够高效快速地传递。
迄今呼叫中心已发展到第四代。第四代呼叫中心在两个关键技术上有了很大进步,其一是在接...
- 曾杰
- 关键词:WEB服务计算机技术
- 文献传递
- 基于雷达与机器视觉信息融合的前车检测研究
- 针对智能汽车依靠单一传感器对前方车辆检测存在漏检、误检的问题,建立起毫米波雷达和摄像头对前方车辆检测算法的融合模型,提出筛选毫米波雷达所检测的前方有效车辆与本车相对位置数据的滤波算法,采用车辆尾部特征分类器检测和基于底部...
- 曾杰任玥郑玲黎予生熊周兵
- 关键词:毫米波雷达机器视觉信息融合车辆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