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业东
- 作品数:14 被引量:57H指数:3
- 供职机构:吉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吉林省教育厅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 假单孢菌PB-02对五氯硝基苯的降解动力学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被引量:3
- 2009年
- 从多年施用五氯硝基苯(PCNB)的栽参土壤中分离得到1株降解菌,初步鉴定为假单孢菌属,命名为PB-02,并对其降解PCNB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8℃振荡培养条件下,PCNB降解曲线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Ct=C0e-0.129t,相关系数R2为0.931,降解半衰期T1/2为5.3 d.在pH 6~8范围内,PB-02对PCNB具有良好的降解效能,降解率>85%.金属离子对菌株的生长量和降解效能产生不同程度的促进和抑制作用.甘氧酸、色氨酸、维生素B2和丙氨酸促进PB-02对PCNB的降解效能,维生素C和谷氨酸的作用不明显.PCNB降解程度与细菌数量增长呈正相关.
- 卢振兰赵晓松李业东
- 关键词:五氯硝基苯假单孢菌生物降解影响因素
- 影响脂肪分析仪测定结果的几个因素
- 2000年
- 李业东
- 关键词:影响因素
- WFX—1F2B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负高压电路二例软故障的分析与检修
- 1994年
- 1F2B 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是北京第二光学仪器厂目前较为先进的仪器,采用微机控制。本人在维修中针对负高压电路曾遇到过二例由于电容漏电而引起的软故障。由于是软故障给检修增加了难度,本文通过对这二例很具有代表性故障的检修过程的叙述,一方面分析了电路工作原理,同时也介绍了检修经验与方法。
- 李业东
- 关键词: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光谱仪软故障
- 仪器分析中常用定量方法的特点对比和选用被引量:1
- 2013年
- 定量是仪器分析的目的,可以准确计算出待测组分的含量,但是影响定量精度的因素很多,如果我们能够根据自己检测条件和目的,选择出正确的定量方法,就可以排除或减少这些因素带来的误差。文章将各种定量方法的特点进行对比来方便我们的选择。
- 李业东
- 关键词:外标法内标法
- 外源甲基叔丁基醚胁迫对浮萍光合功能的影响
- 2009年
- 通过1/5 Hoagland营养液培养试验,研究外源甲基叔丁基醚(MTBE)污染胁迫对浮萍叶片光合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500mg/L范围内,浮萍未产生明显的毒害作用。随着MTBE胁迫浓度的增加,导致浮萍光合作用放氧速率、叶绿体ATP合成酶活性以及硝酸还原酶活性降低,对NO3-的还原产生抑制作用,NO3-在浮萍叶片中积累,与对照相比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
- 李业东李东升赵晓松
- 关键词:胁迫浮萍光合功能
- 玉米秸秆碱化处理制备的生物炭吸附锌的特性研究被引量:40
- 2018年
- 为研究玉米秸秆碱化处理制备的生物炭对模拟废水中Zn的吸附特性,以玉米秸秆为原料制备玉米秸秆生物炭(BC),同时对玉米秸秆进行碱化浸渍处理来获得碱化改性生物炭(K-BC),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BC和K-BC对Zn的吸附动力学、吸附热力学以及pH对其吸附的影响,结合元素分析、比表面积孔径测定、扫描电镜及红外光谱等表征来分析其对Zn的吸附差异。结果表明:当Zn浓度为60 mg·L^(-1),BC和K-BC对Zn的吸附过程由快速吸附和慢速吸附2个阶段组成,且符合准二级动力学吸附模型;BC和K-BC对Zn的吸附量随温度(288~318 K)和Zn浓度(10~120 mg·L^(-1))的增加而增加,其中K-BC对Zn的理论饱和吸附量大于BC,且由Freundlich模型对吸附过程进行描述较为合适;热力参数表明BC和K-BC对Zn的吸附为自发、吸热和无序度增加的过程;在pH_2.0~5.0范围内,当pH为5.0时K-BC对Zn的吸附量最大,吸附率接近50%。由BC和K-BC结构表征及理化特性差异可以推知,这2种生物炭对Zn吸附差异来源于其比表面积、孔隙结构和芳香结构之间的差异。
- 朱银涛李业东王明玉马秀兰马秀兰王玉军
- 关键词:玉米秸秆生物炭锌
- 阿科蔓生态基在我国北方污水治理中应用示范研究被引量:1
- 2010年
- 本文通过对阿科蔓生态基技术在我国北方污水治理中的示范研究,阐述了阿科蔓治理系统的技术参数、治理效果,总结了阿科蔓技术在我国北方应用的优点和生态经济效益。
- 李业春隋雪萍李业东张岩
- 关键词:污水治理
- 小麦和土壤中烯唑醇残留消解动态分析及残留量膳食摄入评估被引量:3
- 2016年
- 为对烯唑醇在小麦生产上应用的安全性进行评价,通过建立烯唑醇在小麦籽粒、植株和土壤中的前处理和检测方法,对其进行定量分析;通过两年三地的残留试验,研究小麦籽粒、植株和土壤中烯唑醇的残留及消解动态,并对小麦中的残留量进行风险评估。结果表明:烯唑醇在小麦籽粒、小麦植株及土壤空白添加平均回收率为75%~98%,相对标准偏差为1.5%~3.5%,其最小检出量为1.0×10-13 g,在小麦籽粒、小麦植株及土壤中的最低检测浓度均为0.05mg·kg-1,该方法重现性好,准确度、精密度高,可满足烯唑醇在小麦上的残留分析要求。2014和2015年,河南、黑龙江和江苏三地烯唑醇在小麦植株和土壤中的消解半衰期分别为2.3~10.0d、13.0~16.0d;不同施药次数、施药量及采样间隔,烯唑醇在小麦籽粒中的最终残留量均小于等于0.18mg·kg-1。普通人群烯唑醇的国家估算每日摄入量是0.203 3 mg,占日允许摄入量的64.55%左右,按本试验方式进行施药,通常不会对一般人群健康产生不可接受的风险。
- 吴绪金马婧玮黎妍妍周玲汪红李业东张军锋李萌
- 关键词:小麦消解动态半衰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