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超 作品数:58 被引量:775 H指数:16 供职机构: 香港理工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更多>> 相关领域: 语言文字 文学 文化科学 社会学 更多>>
基于语料库的英译金庸小说词范化研究及启示 被引量:3 2018年 近年来,有关中国文学如何'走出去'的研究成为译界热点,当中包括了对中国特殊小说类型——武侠小说——译介的讨论。但目前对武侠小说译介的研究大多基于传统的文本或文学分析定性方法,主观色彩较强。本研究自建'金庸小说汉英双语平行语料库',结合定性及定量方法,从词汇丰富度、标准化词类分布、高频词重合度及武侠名词归化率等几方面对金庸小说三大英文全译本进行了词范化研究。研究发现,闵福德译的《鹿鼎记》词范化程度最高,海外接受度亦最高;莫锦屏译的《雪山飞狐》词范化程度适中,海外接受度却最低;晏格文译的《书剑恩仇录》词范化程度最低,海外接受则呈两极化。本研究认为,译者的翻译动机和策略决定了这三大译本的词范化程度,这种词范化程度,连同其他因素(如译本内容、译者素养及出版社推介等),是影响译本在英文读者市场接受的重要因素之一。剖析翻译动机与策略、译本词范化、译本接受三者之间的关系能为现阶段中国武侠文学乃至整个中国文学的'走出去'带来启示。 吴侃 李德超关键词:语料库翻译研究 金庸 自是译界第一流——由林纾“二三流”选材说起,兼论其对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启示 被引量:1 2022年 林纾的翻译在清末民初大受欢迎,但后期却受到广泛批评。很多学者认为其选材皆是“二三流作品”,原作者大多数属于“二三流小说家”,学界评论与林译本的接受形成强烈反差。本文认为后期学者对林纾选材的批评主要是出于政治等因素的考量,而林纾的翻译策略是适应时代的产物,对原文文本地位的评判应考虑历时性与动态性因素;原语文化中占据次要地位的文学作品经由翻译进入译入语文化系统,其地位会发生变化甚至提升;脱离了具体语境的“一流”与“二三流”之争无助于了解历史真相;对于林纾选材以及译本的评价应该结合具体历史语境给予合理的评判。文章最后探讨了林纾翻译方式和选材为中国文化“走出去”提供的借鉴。 齐金鑫 李德超关键词:翻译 动态性 基于语料库的“more and more”及其触发环境研究:词汇触发理论的视角 被引量:3 2017年 本研究根据Michael Hoey提出的词汇触发理论,分别考察了英文短语"more and more"在香港理工大学汉英当代文本平行语料库(PCCE)、英国国家语料库(BNC)和中国英语学习者语料库(CLEC)中的频率、类连接形式与搭配形式。研究发现,母语环境和非母语环境、双语转换环境和语言直接使用环境下的"more and more"触发模式均有各自的特征,源语文本和母语迁移对触发亦有明显的影响作用。本文认为,词汇触发理论能让我们从心理学的角度,重新审视翻译中原文与译文的"对等"关系问题,揭示出某些中、英文词汇即便是语义上完全对等,但由于文化差异等原因,经它们触发的在原文和译文句子中的位置、搭配、语用联想等方面却未必完全一样。这正是原文与译文在行文及风格上不一致的深层原因。因此,词汇触发理论不仅对英汉翻译具有实际指导意义,还提供了英汉对比研究的理论新视角,值得我们重视。 李德超 杨晓琳关键词:平行语料库 对等 英汉比较 翻译偏离现象研究--基于Le Tour du Monde en Quatre-vingts Jours两个汉译本的语料库分析 2018年 本文基于语料库对凡尔纳Le Tour du Monde en Quatre-vingts Jours两个汉译本的翻译偏离现象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发现:(1)两个译本都有明显的翻译偏离现象,薛绍徽译本具有较强的语际偏离倾向,而沙地译本则表现一定的语内偏离倾向;(2)两个译本的偏离类型不同,主要实现积极的人际功能,但同时也产生一定的消极人际功能;(3)翻译偏离的方向和程度跟译者所处社会的需求和译者自身的素质密切相关。笔者认为,译者要适时把控翻译偏离策略,促进积极偏离,扼制消极偏离,寻求偏离方向和程度的最佳平衡点。 刘立香 李德超关键词:社会需要 鲁迅小说《斯巴达之魂》的伪译解读 被引量:1 2021年 本文通过对鲁迅小说《斯巴达之魂》的考察,发现它呈现出诸多伪译的特征,其书写体现了清末民初这一特定时期的翻译规范。对该文本属性的重新认识有利于我们了解当时翻译与创作之间的紧密关系,以及翻译在目的语多元系统中所占据的特殊文化和文学地位。本文通过对我国伪译作品的研究,可以发现中西方伪译理论的不同之处,促进伪译研究的跨文化对比。本文亦揭示出翻译史研究中将某一时期翻译活动语境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有助于还原当时对翻译的认识,从历史的维度拓宽现代翻译研究的疆界。 齐金鑫 李德超关键词:《斯巴达之魂》 数据驱动下的口译分项评估权重研究:母语为汉语的评分员视角 2022年 口译分项评估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口译质量评估方式。然而,关于评估参数权重的设定,口译研究者之间并未达成共识。现有研究大多通过理论推演或问卷调查等方法来探讨权重的分配,而基于评分员真实评分、以数据为驱动的实证研究仍然比较匮乏。在探讨口译权重设定时,现有研究也鲜将方向性考虑在内。鉴于此,本研究以英汉双向口译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八位评分员(母语:汉语;外语:英语)对50个口译学员(母语:汉语;外语:英语)的口译录音的评分数据,以探讨如何在各个参数间分配权重。数据分析结果显示:(1)无论何种语言方向,信息始终是最为重要的评估参数(β_(1)=.351(汉英);β_(1)=.593(英汉));(2)无论何种语言方向,表述的权重均位列第二(β_(3)=.345(汉英);β_(3)=.381(英汉));(3)语言在汉英口译评估时的权重排序第三(β_(2)=.325),而对于英汉口译而言,其权重无法通过统计模型估算出来。本研究的发现可以为英汉双向口译评估标准的设定和口译培训提供重要实证数据。 尚小奇 李德超关键词:英汉口译 方向性 从维内、达贝尔内到图里:翻译转移研究综述 被引量:25 2005年 对翻译转移的研究肇始于上个世纪50年代,它试图通过系统地描写和分类翻译中出现的"译自源发文本的目标文本中出现的细微的语言变化"来达到全面、科学地反映原文与译文之间语义、文体、语用、衔接和美学效果等关系的目的。从早期维内和达贝尔内对翻译过程的详细划分到如今图里对制约和影响翻译转移的"规范"的探讨,对翻译转移的研究发展至今已有50余年的历史。在此,本文将回顾翻译转移研究的发展历程,比较各种翻译转移模式的异同,并指出翻译转移研究的发展趋势。 李德超关键词:翻译转移 语言变化 词汇触发视角下同声传译的词汇翻译模式--以“问题”为例 2021年 本研究基于大型中英文通用语料库(TenTen系列语料库)以及自建的香港立法会汉英平行同传语料库,从词汇触发理论的角度考察同传中的词汇翻译模式和规律。研究以高频词“问题”为例,发现库中同传的词汇翻译具有双语触发关联相似和搭配相似的特点。当词汇翻译出现省略时,常常与权重、嵌套以及违反现有触发机制有关。文章最后还就词汇触发理论运用在翻译研究和口译研究中的前景作了展望。 张杲 李德超关键词:口译研究 词汇翻译 汉英同传中词汇模式的语料库考察 被引量:24 2012年 基于自建的香港当代社会生活口译语料库,本文考察Laviosa(1998)提出的译文词汇特征是否在口译语料库中有所体现并解释其原因。研究发现,口译译文中高频词出现的比例高于低频词,且词汇密度要比原生英语低,这表明汉英口译中存在"简化"的翻译共性。但本研究亦发现口译译文在平均词长、平均句长以及名词化方面比原生英语高,这意味着口译译文的正式度、难度和客观度都比原生英语高,这恰与口译译文中"简化"翻译共性的结论相左。我们认为,出现该情况的原因在于口译和笔译存在方法上的本质不同,口译员的自订词汇表及口译职业操守也会产生一定影响。 李德超 王克非关键词:词汇模式 基于语料库的口译研究: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29 2010年 过去15年来,基于语料库的翻译研究影响日增。但由于口译语料库的缺乏,基于语料库的口译研究仍不多见。本文在评价当今较具代表性的国内外三个口译语料库的基础上,归纳口译语料库的特点和基本的建立方法,指出基于语料库口译研究的主要问题和前景。 李婧 李德超关键词:语料库 语料库翻译研究 口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