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光 作品数:22 被引量:13 H指数:2 供职机构: 鸡西市人民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超声引导腰丛-坐骨神经阻滞在老年患者单侧下肢手术中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对超声引导腰丛-坐骨神经阻滞应用于老年患者单侧下肢手术中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106例2014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进行单侧下肢手术治疗的患者,以1:1随机分为对照组(给予常规腰丛-坐骨神经阻滞)和实验组(给予超声引导腰丛-坐骨神经阻滞)各53例,对两组的效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就麻醉效果优良率,实验组高于对照组(90.57%vs.71.70%);就不良情况发生率,实验组低于对照组(7.55%vs.26.42%),P<0.0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引导腰丛-坐骨神经阻滞应用于老年患者单侧下肢手术中的临床效果十分理想。 李晓光 付强 郑秀娟 孟春鹏 陆金彪 韩璐关键词:超声引导 腰丛-坐骨神经阻滞 老年患者 单侧下肢手术 感染性休克患者的临床麻醉分析 2016年 目的:分析感染性休克患者临床麻醉方式及效果。方法将2015年1-12月因感染性休克于我院就诊的患者共计46例纳入研究,按就诊先后顺序将其分组。对照组有23例,选择全身麻醉;研究组有23例,选择复合麻醉。对比两组术前术后HR、MAP、DBP、SBP、SpO2、R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中研究组各项指标更优,术后HR(112.81±8.78)次/min,MAP(81.43±4.89)mm Hg,DBP(69.39±5.39) mm Hg,SBP(105.37±6.05)mm Hg,SpO2(99.21±1.29)%,R(21.14±3.34)次/min;不良反应率更低,4.35%<21.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感染性休克临床麻醉采用复合麻醉,效果较佳。 李晓光 徐丽丽 付强 郑秀娟 陆金彪 孟春鹏关键词:感染性休克 复合麻醉 全身麻醉 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在上肢手术中的研究和应用 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针对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应用于临床上肢手术的疗效进行较深入地探讨。方法:收集急诊或择期实施上肢手术的20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超声引导组(甲组)和传统解剖定位组(乙组),两组患者都合并应用神经刺激器,采用0.5%罗哌卡因作为局麻药,甲组采用30毫升,乙组采用40毫升。对两组患者麻醉操作完成、感觉及运动阻滞起效、感觉及运动恢复时间进行观察。结果:在麻醉操作完成、感觉阻滞及运动起效时间上甲组比乙组患者短(P<0.05)。结论:超声引导与神经刺激器合并实施臂丛神经阻滞能够使麻醉完成时间有效缩短,局麻药用量减少,麻醉作用时间延长,降低产生并发症的机会。 付强 刘景森 陆金彪 李晓光关键词:上肢手术 临床疗效 急症创伤性休克病人的麻醉处理研究 2011年 创伤性休克病人病情紧急,靠单纯输血输液不能维持正常生命体征,需立即手术止血修复。所以如何尽快选择安全、快捷的麻醉方法及麻醉中采取积极的抗休克救治至关重要。 苏春玲 付强 李晓光 郑秀娟关键词:急症 创伤性休克病人 麻醉 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38例的临床特点 2009年 目的:通过对不同年龄组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临床特点进行对比分析,提高临床认识水平。方法:将38例SAH病人分为老年组和青少年组,对两组病人的发病诱因、病史、临床症状、合并症、预后、辅助检查等临床特点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病人多在情绪激动或动态下起病,老年组高血压病明显高于青少年组(分别为71.4%、20.8%),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为两组最重要的症状体征,老年组多表现为轻中度头痛(78.6%),青少年组多表现为重度头痛(62.5%),老年组出现典型脑膜刺激征仅占78.6%,青少年组全部出现典型脑膜刺激征,意识障碍发生率老年组略低于青少年组(分别为28.6%、33.3%),而抽搐发生率则明显低于青少年组(分别为7.1%、16.7%),全部病例均在起病后1~3d出现不规则发热,而老年组多袁现为低热(71.4%)青少年纽多表现为中度热(54.2%),老年组的内脏并发症、感染率、再出血率及死亡率亦高于青少年组,辅助捡查提示老年组和青少年组外周血白细胞多明显升高,以后者更明显(分别为57.1%、83.3%),心电图异常两组亦很常见,老年组更多出现心律失常和0肌缺血,其中两组均较多病人出现窦性心动过缓,以前者更为显著(分别为57.1%、37.5%)。结论:老年的SAH在病史、临床症状、合并症、预后、外周血、心电图检查均与青少年组有明显差异。 崔洪山 李晓光 卢盛超关键词:原发性 蛛网膜下腔出血 罗哌卡因与芬太尼在分娩镇痛中的应用 2015年 目的:研究罗哌卡因低浓度与芬太尼复合应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对母婴安全及产程的影响。方法:选择20例待产并自愿接受分娩镇痛ASAⅠ、Ⅱ级的初产妇作为镇痛组,并在相同条件下,不采取任何分娩镇痛措施的20例初产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的基本情况没有明显差异。结果:镇痛组采用硬膜外方式麻醉后,可有效减轻宫缩痛,产妇可在家人陪护下行走。对两组产妇出生的新生儿采用Apgar标准进行评分,在1分钟和5分钟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罗哌卡因低浓度与芬太尼复合对分娩镇痛具有良好效果,有利于产程推进及母婴安全,可在临床中进行广泛应用。 付强 徐丽丽 李晓光 刘景森关键词:罗哌卡因 芬太尼 腹腔镜微创手术麻醉的临床观察 2011年 目的探索切实可行的腹腔镜微创手术的麻醉方法。方法择期腹腔镜微创手术130例,ASAI-Ⅱ级,年龄27~81岁,采用咪达唑仑、异丙酚、芬太尼、维库溴铵气管内插管全麻。结果诱导迅速,术中平稳,术毕苏醒期稳定、无痛。结论咪达唑仑、异丙酚、芬太尼、维库溴铵气管内插管全麻是一组切实可行的腹腔镜微创手术的麻醉方法。 苏春玲 李晓光关键词:腹腔镜 微创手术 全麻 硝酸甘油与硝普钠用于控制性降压的临床比较 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索控制性降压在临床麻醉中应用的具体选择。方法选择2008年2月至2010年2月择期手术需行控制性降压病例92例,ASA分级Ⅰ-Ⅱ级,其中男67例,女25例,年龄在28~76岁之间,随机分为两组:1组硝酸甘油组,2组硝普钠组。进行了两组控制性降压期间血流动力学对比观察;结果两组患者降压期间SVR均明显下降,SE明显下降,VET亦明显缩短,硝酸甘油对冠心病患者的术中降压较硝普钠对于降压期间防止诱发急性心肌梗塞有积极意义;结论硝酸甘油、硝普钠用于控制性降压都可达到满意的降压效果。两种药物都有较强的容量血管舒张作用,应注意补充血容量。冠心病患者实施降压选用硝酸甘油为好。 苏春玲 李晓光关键词:硝酸甘油 硝普钠 控制性降压 心肌梗塞 腹腔镜卵巢手术的临床麻醉分析 2009年 腹腔镜检查术可在局麻、硬膜外麻醉及全身麻醉下完成,国外大多数外科医生愿意给予全身麻醉,国内近年来也主张选用气管内全身麻醉。局麻的优点在于可减少全身麻醉的许多危险、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对身体和精神的不良影响。腹腔镜手术虽然能在局麻、硬膜外麻醉及全身麻醉下完成,但对手术需时较长、难度大、要求腹压高的手术,以采用气管内全身麻醉为佳,因其对呼吸及循环可控性强。容易保证病人术中安全。 李晓光 付强 崔洪山关键词:腹腔镜检查术 卵巢手术 麻醉分析 气管内全身麻醉 硬膜外麻醉 外科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