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牙种植
  • 1篇第三磨牙
  • 1篇第三磨牙萌出
  • 1篇修复后
  • 1篇牙萌出
  • 1篇牙种植体
  • 1篇影像
  • 1篇影像学
  • 1篇影像学检查
  • 1篇手术
  • 1篇手术设计
  • 1篇术前
  • 1篇术前设计
  • 1篇种植体
  • 1篇下颌
  • 1篇下颌第三磨牙
  • 1篇萌出
  • 1篇磨牙
  • 1篇放射影像
  • 1篇放射影像学

机构

  • 3篇深圳市第五人...
  • 1篇深圳市福田区...

作者

  • 3篇余粤海
  • 3篇李朝钧
  • 2篇张新薇
  • 2篇邱小燕
  • 2篇潘丽娜
  • 1篇麦蕙晶
  • 1篇黄河
  • 1篇尹玉承
  • 1篇付玉
  • 1篇彭振明
  • 1篇徐钜济

传媒

  • 2篇中国口腔种植...
  • 1篇中华医学写作...

年份

  • 2篇2010
  • 1篇200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中性合个体的下颌第三磨牙萌出状态与下颌牙槽长度的关系研究
2004年
目的:探讨中性合个体的下颌第三磨牙萌出状态与下颌牙槽长度间的关系。方法:根据下颌第三磨牙的萌出状态将241人未经正畸治疗的中性合个体分为3组:正常萌出组、不完全萌出组和未萌组;随机在每个组选取男女各15人,共90人做为研究对象,在头影测量片和模型上测量下颌磨牙牙槽长度,下颌第一、二磨牙牙槽长度,下颌弓尖牙间距,对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下颌第三磨牙正常萌出组的下颌磨牙牙槽长度大于萌出不正常的另外两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正常萌出组的下颌第三磨牙牙槽骨较长。结论:中性合个体下颌第三磨牙萌出状态主要与下颌第三磨牙牙槽骨长度有关。
余粤海付玉徐钜济黄河彭振明麦蕙晶李朝钧
关键词:下颌第三磨牙萌出
后牙区线性体层X线影像在牙种植术前设计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分析后牙区线性体层X线影像在口腔种植术前设计的应用价值。方法:54例上下颌后牙区缺牙,拟行种植修复的患者,接受术前X线检查,采用sirona公司数字化牙科X线机ORTHOPHOSXGplus对拟手术区行线性体层及曲面体层X线摄影,对得到两种X线影像,利用SIDEXIS5.0软件的测量功能和定位钢珠在拟种植方向上的影像放大率校正后,分别测得种植区骨量,即牙槽嵴顶到下颌管上缘或牙槽嵴顶到上颌窦底的高度,采用配对t检验的统计学分析方法,分析测量值的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在两种投照方法得到的X线影像上,测得的骨量值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线性体层x线影像可以更直观地了解拟种植区重要解剖结构,便于指导种植体植入的方向,尽可能地利用牙槽骨骨量,同时避免损伤重要解剖结构。结论:在后牙区,应用线性体层X线影像结合曲面体层X线影像的方法,做牙种植术前设计,可以近一步降低种植手术损伤重要结构的风险。
余粤海潘丽娜尹玉承邱小燕张新薇李朝钧
关键词:牙种植放射影像学检查手术设计
不同表面处理的Brnemark种植体修复后临床评价
2010年
目的:临床评价两种不同表面处理的Brnemark种植体负重4-10年后的差异。方法:57例患者分为两组,于1998年9月至2003年12月间,在我院口腔中心植入Brnemark骨结合种植体共146枚,其中光滑组使用机械光滑表面种植体68枚,钛易耐组使用钛易耐表面种植体78枚。全部种植体均在2004年8月前完成修复;平均追踪84.5个月(57~125个月),观察并记录X线和临床检查结果,对数据行统计学处理。结果:6枚(光滑组5枚)种植体在负重前松动脱落,其余140枚种植体无松动,光滑组/钛易耐组种植体周骨吸收均值、PLI和SBI分别为1.1±0.6/1.2±0.4(mm)、0.58±0.40/0.49±0.62、1.11±0.57/1.13±0.58,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观察期内,光滑组/钛易耐组的存留率为87.5%/95.7%。结论:机械光滑表面和钛易耐表面的Brnemark种植体负重4-10年后,存留率分别为87.5%和95.7%,差异产生的原因可能并不是种植体表面处理,因为两组种植体在骨吸收,菌斑指数、龈沟出血指数并无统计学差异。RRRRRR。。。
余粤海邱小燕张新薇潘丽娜李朝钧
关键词:牙种植体表面处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