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革
- 作品数:13 被引量:24H指数:3
- 供职机构:濮阳市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后路椎间盘镜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 探讨后路椎间盘镜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应用和适应证.方法 采用后路椎间盘镜手术系统进行单侧开窗、双侧开窗、多节段局部开窗减压术对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术中通过C型臂X线机定位,于腰部后正中做1个长约1.8 cm的小切口,安全钻在椎板开骨窗,置入工作通道,在电视监视下显露并清除椎板、增生内聚的关节突、肥厚的黄韧带及突出的髓核组织,彻底解除其对神经根和硬膜的压迫.结果 56例患者均有明显改善.本组病例随访1~42个月,其功能恢复按照参考文献标准评定效果,本组优47例(83.9%),良6例(10.8%),可3例(5.3%).结论 后路椎间盘镜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在保证神经充分减压的前提下,可减少创伤,保持脊柱的稳定性,适用于单节段或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及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
- 李永革张继锋耿孟录
- 关键词:腰椎管狭窄症后路椎间盘镜
- 椎体水泥灌注术治疗老年陈旧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9例被引量:5
- 2008年
- 张士杰耿孟录何贵生李永革
- 关键词: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 零切迹颈前路椎间融合内固定系统治疗脊髓型颈椎病
- 2020年
- 目的:观察零切迹颈前路椎间融合内固定系统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10年1月至2015年4月,采用零切迹颈前路椎间融合内固定系统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患者64例。男31例,女33例。年龄37~69岁,中位数45岁。单节段病变57例,双节段病变7例。病程8~38个月,中位数18个月。通过X线检查观察颈椎融合情况,比较治疗前后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及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脊髓型颈椎病评分(17分法),随访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颈椎单节段融合57例、双节段融合7例。手术时间,单节段融合(64.4±12.3)min、双节段融合(86.7±16.2)min。术中出血量,单节段融合(70.4±10.8)mL、双节段融合(112.0±18.5)mL。术后卧床时间(2.7±0.4)d。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7~57个月,中位数34个月。2例出现切口延迟愈合,采用抗炎药物治疗后愈合;术后3个月,3例植骨融合欠佳,继续佩戴颈托,术后4个月植骨融合情况良好;6例去除颈托后颈部僵硬,采用理疗结合功能锻炼治疗后症状缓解。均未出现食管功能障碍、硬脊膜囊破裂、椎动脉损伤及内固定系统松动、移位、下沉或断裂。末次随访时,NDI较术前降低、JOA评分较术前增高[(23.4±7.9)%,(5.2±0.7)%,t=16.104,P=0.001;(11.3±1.6)分,(15.9±2.1)分,t=14.324,P=0.001]。结论:零切迹颈前路椎间融合内固定系统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综合疗效好、并发症少。
- 李永革
- 关键词:颈椎病脊柱融合术
-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陈旧性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探讨陈旧性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诊断和应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的原则。方法对经MR I等明确诊断为陈旧性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且合并顽固性疼痛的患者,择期行经皮椎体成形手术治疗。结果37例患者均疼痛缓解,恢复了正常生活。本组病例随访3个月至3年6个月,其功能恢复按照以下疗效评定标准评定,优:症状和体征完全消失,恢复正常工作和生活;良:症状和体征基本消失,劳累后偶有腰痛或酸胀感,恢复正常工作和生活;可:症状和体征明显改善,遗留轻度腰痛或不适,不能从事正常工作和生活;差:症状和体征无明显改善,不能从事正常工作和生活。本组优31例(83.8%),良6例(16.2%)。结论对有轻微外伤或无明确诱因的顽固性腰痛大于2周的老年患者行站立位过屈和过伸侧位X线检查如发现骨折椎体呈"合页"状,椎体高度有明显改变,可明确陈旧性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诊断,可以作为陈旧性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行经皮椎体成形手术的手术指征,坚定了医生为患者行经皮椎体成形术的决心。应用经皮椎体成形术可以迅速地缓解陈旧性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的顽固性疼痛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通过术后强化治疗骨质疏松,防止再骨折,保障了患者的健康,应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李永革张继锋刘霄龙张士杰耿孟录
- 关键词:骨质疏松椎体骨折经皮椎体成形术
- 关节镜辅助克氏针固定治疗胫骨髁间嵴骨折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关节镜辅助下复位,克氏针内固定胫骨髁间棘撕脱骨折的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关节镜下对9例患者髁间棘骨折行断端清理和器械复位,根据骨折不同形态类型穿入不同根数克氏针固定,术后指导早期功能锻炼。结果随访3~18个月,术后复查X线片提示4个月骨折部位均愈合,采用Lysholm膝关节评分标准,优良率91.3%。结论结论关节镜辅助克氏针固定治疗胫骨髁间嵴骨折,创伤小,时间短,操作精确,功能恢复快。
- 李永革
- 关键词:关节镜手术
- 腰椎神经根管狭窄症诊治体会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腰椎管狭窄症是常见且容易诊治的疾病,但部分神经根管狭窄症的诊治十分困难,本研究是探讨诊断腰椎神经根管狭窄症的有效方法并相应给予准确治疗。方法针对腰及下肢症状很重而在CT及MRI影像上并不明显,患者要求进行手术治疗者,作者自2005年6月-2007年6月应用对腰椎管硬膜外注入0.5%利多卡因2ml,观察腰及神经根症状的恢复情况,如符合并给予手术治疗,术中以扩大神经根管为主,治疗23例。结果23例患者均有明显改善。其功能恢复参照改良MACNAB疗效评定标准,优19例(82.6%);良3例(13.0%);可1例(4.4%),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结论小浓度、小剂量的利多卡因主要作用为将神经根上的血管支的痉挛解除,改善了相应神经根的缺血缺氧,从而恢复神经的功能,使患者的肢体的放射状的疼痛、麻木、酸胀感觉均有明显的消失。该方法是确诊腰椎神经根管狭窄症的最有效方法之一。通过手术扩大神经根管可以彻底解决症状,使患者早日康复。
- 张士杰李永革耿孟录何贵生郭瑞峰
- 关键词:硬膜外注入
- 腰椎后路椎间盘镜治疗以神经根性痛为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探讨腰椎后路椎间盘镜治疗以神经根性痛为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特点、手术适应证及禁忌证、术中术后常见的问题及处理,以提高疗效。方法应用德国STORZ后路椎间盘镜手术系统进行单侧开窗、双侧开窗、多节段局部开窗减压术对神经根性痛为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在电视监视下显露并清除椎板、增生内聚的关节突、肥厚的黄韧带及突出的髓核组织,松解粘连的神经根,扩大狭窄的侧隐窝,去除椎体后缘增生的骨赘,彻底解除其对神经根和硬膜的压迫。结果36例患者均有明显改善,本组病例随访1个月~5年8个月,其功能恢复按照参考文献[4]标准评定效果,本组优32(88.9%),良3例(8.3%),可1例(2.8%)。结论应用德国STORZ椎间盘镜手术系统适用于治疗神经根性痛为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可充分减压神经根,可单侧开窗减压双侧神经根,创伤小,对增生肥厚的黄韧带、椎体后缘增生的骨赘均可同时处理,保持脊柱的稳定性。
- 李永革耿孟录
-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椎间盘镜
- 翻转去脂取全厚皮治疗大面积皮肤剥脱伤
- 2009年
- 目的探讨翻转去脂取皮法取全厚皮在临床治疗大面积皮肤剥脱伤中的应用。方法将片状撕脱皮肤翻转过来,脱套伤及潜行剥脱伤者根据剥脱范围沿肢体纵轴纵行切开皮肤成长条状,置于木板上拉紧,用滚轴取皮刀去除剥脱皮肤的皮下脂肪组织得到全厚皮片(我们称之为翻转去脂取皮法)原位回植对31例大面积皮肤剥脱伤患者进行治疗。结果31例患者经上述处理,大部分患者回植皮肤大部分一期存活,仅有部分挫伤严重的皮肤呈点片状坏死,经换药后愈合,形成瘢痕。一例患者小腿后方回植皮肤坏死40%,二次手术邮票植皮,成活。参照参考文献[1]的疗效评定标准进行评定:优26例(83.9%),良4例(12.9%),差1例(3.2%),优良率96.8%。结论应用翻转去脂取皮法取全厚皮在临床上治疗大面积皮肤剥脱伤操作方便、植皮成活率高、大大缩短了手术时间、外观功能恢复良好可临床上推广应用。
- 李永革张继锋刘合胜
- 关键词:皮肤剥脱全厚皮
- 腰神经根管狭窄症的诊断及后路椎间盘镜治疗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探讨腰神经根管狭窄症的诊断方法及后路椎间盘镜手术治疗腰神经根管狭窄症的原则。方法对31例存在下肢沿神经走向放射状疼痛、感觉异常或缺失、运动障碍和反射异常,但影像学显示腰椎管内椎间盘突出及小关节突增生不明显、黄韧带无肥厚的病例,行腰椎管内注入0.5%利多卡因2ml来诊断腰神经根管狭窄症并行后路椎间盘镜下神经根管扩大减压术。结果31例患者症状均有明显改善。随访1~30个月,功能恢复优27例(87.1%),良3例(9.7%),可1例(3.2%)。结论通过向椎管内注射利多卡因诊断腰神经根管狭窄症简便易行,后路椎间盘镜治疗效果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李永革张继锋刘宵龙张春霖
- 关键词:利多卡因神经根阻滞
- 免辐射防护双侧椎弓根穿刺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探讨双侧椎弓根穿刺经皮椎体成形术在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在免辐射防护中的作用。方法自2016年1月—2018年2月对36例47个椎体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采用经皮双侧椎弓根垂直穿刺向椎体内注射骨水泥,行椎体成形术。男15例,女22例,年龄43~82岁,平均73岁。结果通过经双侧椎弓根穿刺,控制穿刺角度和注入骨水泥量,术中不需要穿铅衣戴铅帽等防护措施,术后半小时所有患者疼痛消失或明显减轻,即可下地活动。随访1~12个月,所有患者疼痛无反复,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双侧椎弓根穿刺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中能真正做到免辐射防护,避免了医生的射线暴露,同时也是一种操作简便、安全、有效的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方法,能使患者尽快下床活动,减少卧床的并发症。
- 李永革
- 关键词:椎体成形术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