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睿

作品数:33 被引量:74H指数:5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9篇专利
  • 8篇学位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7篇农业科学
  • 5篇文化科学
  • 3篇经济管理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理学
  • 1篇社会学

主题

  • 13篇离子
  • 7篇动力学
  • 7篇离子交换
  • 5篇电荷
  • 5篇土壤
  • 3篇电解质溶液
  • 3篇动力学方法
  • 3篇散射
  • 3篇紫色土
  • 3篇微米
  • 3篇线性回归方程
  • 3篇离子吸附
  • 3篇蒙脱石
  • 3篇面电荷
  • 3篇光散射
  • 3篇表面电荷
  • 3篇表面性质
  • 3篇参数测定
  • 2篇带电
  • 2篇地膜

机构

  • 33篇西南大学

作者

  • 33篇李睿
  • 19篇李航
  • 15篇刘新敏
  • 8篇田锐
  • 6篇侯捷
  • 5篇朱华玲
  • 4篇李振轮
  • 3篇郝庆菊
  • 3篇唐颖
  • 3篇吴劳生
  • 2篇江长胜
  • 2篇熊海灵
  • 2篇王琳
  • 1篇吴永烽
  • 1篇贾明云
  • 1篇刘庆
  • 1篇唐颖
  • 1篇苏智先
  • 1篇钟章成
  • 1篇孙凡

传媒

  • 4篇西南大学学报...
  • 3篇土壤学报
  • 2篇环境科学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物理化学学报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西南师范大学...

年份

  • 4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6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5
  • 1篇2001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场”理论的土壤离子交换平衡与机制
李航李睿侯捷朱华玲熊海灵
众所周知,现有的基于“点”理论的土壤离子交换平衡模型和动力学方程,在深入解释有关热力学与动力学实验数据时,已面临巨大的困难。原因是这些交换态离子在土粒表面附近的真实状态并不是被吸附在一个个吸附“点”上,而是以“场”的形式...
关键词:
关键词:动力学方程
三峡库区消落带N2O排放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3
2016年
为了探讨亚热带水库消落带N_2O的排放规律,选取三峡库区王家沟一典型消落带内3个高程(180、175和155 m)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静态暗箱和浮箱法进行了为期2 a的连续观测.175 m和155 m高程位于三峡库区消落带上,而180 m高程作为对照,为永不淹水的陆地.结果表明,各高程处的N_2O排放通量都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180 m高程处的春季N_2O排放最低;175 m高程在实验观测的第一年表现为单峰型的夏季N_2O排放高峰,次年在三峡水库实现最高蓄水位175 m后,表现为干湿交替和夏季N_2O高排放的双峰型;155 m高程处只呈现为夏季高N_2O排放的单峰态.另外,位于消落带上的175 m和155 m高程均表现为落干期N_2O排放大于淹水期.各高程处N_2O的年累积排放量为175 m(853.92 mg·m-2)>180 m(336.69mg·m^(-2))>155 m(324.69 mg·m^(-2)),与180 m高程对照相比,表明短期淹水会促进N_2O排放,而长期淹水则会抑制N_2O排放.相关性分析显示,陆地与消落带落干期的N_2O排放与各环境因子间无显著相关性,消落带淹水期排放与水温和风速呈极显著负相关.对影响陆地、消落带淹水期和落干期N_2O排放的因素进行主成分分析可知,消落带淹水期水体中可溶性氮素的分布是影响水面N_2O排放的最主要因素,而消落带落干期及陆地则是受土壤碳氮含量、土壤温度、湿度及pH等因素的共同影响和制约.
李睿雷利国江长胜柴雪思黄哲范志伟郝庆菊
关键词:三峡水库消落带N2O排放主成分分析
土壤颗粒表面电场作用下固-液界面Mg^(2+)-K^+与Ca^(2+)-K^+交换动力学的比较研究被引量:7
2010年
通过恒流法研究了不同表面电场作用下Mg2+、Ca2+吸附动力学.结果发现:(1)实验初期阶段是强静电力作用下的零级动力学过程和一定反应时间后的弱静电力作用下的一级动力学过程,且零级速率过程和一级速率过程之间存在明显的转折点;(2)不同电解质构成中Ca2+的吸附速率明显快于Mg2+的,平衡吸附量也大于Mg2+的,且Ca2+在土壤颗粒表面的覆盖度比Mg2+在土壤颗粒表面的覆盖度高;(3)离子的相对有效电荷系数与土壤颗粒表面电场作用的不同是各体系中Ca2+、Mg2+吸附动力学有差别的根本原因;(4)根据离子吸附的理论模型可以分别计算出速率系数、平衡吸附量、离子在土壤颗粒表面的覆盖度以及固定液的体积,这些参数可以定量评估土壤颗粒表面电场对离子吸附动力学的影响.
李睿李航
关键词:固-液界面表面电场离子吸附
纳微米带电颗粒比表面积和表面电荷密度的联合测定方法
本发明涉及纳微米颗粒的性能测定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纳微米带电颗粒比表面积和表面电荷密度的联合测定方法:制备H<Sup>+</Sup>饱和样;选定两种指示离子<Image file="DDA00050431821700000...
刘新敏李航吴永烽唐颖田锐李睿
同时测定微纳米颗粒表面电荷密度和哈梅克常数的方法
本发明公布一种同时测定微纳米颗粒表面电荷密度和哈梅克常数的方法。首先,利用光散射技术测定Na<Sup>+</Sup>和K<Sup>+</Sup>条件下微纳米颗粒凝聚的临界聚沉浓度(CCC);其次,在该浓度条件下,通过量化...
唐颖刘新敏王琳李航田锐李睿
DOM对紫色土中养分有效性的影响
本研究采用室内试验培养的方法,应用方差分析,分析在相同的温度、湿度条件下,不同组分DOM在不同的含量梯度下对不同pH条件紫色土养分有效性的影响状况,研究结果为寻求不同紫色土中不同来源溶解性有机质与速效养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关...
李睿
关键词:溶解性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有效钾紫色土
文献传递
基于Gouy-Chapman理论估算碱金属离子在Cu^(2+)-蒙脱石表面Hofmeister能被引量:1
2022年
Hofmeister效应在离子交换吸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本研究基于Gouy-Chapman理论研究三种碱金属阳离子(Na^(+)、K^(+)、Cs^(+))在Cu^(2+)-蒙脱石饱和样表面吸附过程的Hofmeister效应,进一步计算了离子-表面Hofmeister能以及表观电荷系数。研究发现:(1)Na^(+)、K^(+)、Cs^(+)在Cu^(2+)-蒙脱石表面的吸附均表现为弱静电力作用下的一级动力学过程,平均吸附速率以及平衡吸附量均表现出明显的Hofmeister效应,呈现出Na^(+)
朱晔玮刘新敏李睿李航
关键词:离子吸附蒙脱石
马克思综合技术教育思想对“职普教结合”的启示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关系不仅涉及到社会和个人的发展,同时对职业教育的改革也有重要影响。我国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一直以来都是分立而设的,但是当前的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都办得太“纯”了,职普教各自为政、各行其是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
李睿
关键词: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植物生态学研究进展
钟章成李睿刘庆孙凡苏智先H.Cornelissem
该项目研究应用现代生态学的理论、技术与方法,通过对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优势种群的结构、能流、物流和演替动态及其模型预测进行研究,改变了过去单纯从群落学水平用传统方法和途径来研究常绿阔叶林的状态,率先把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生态系...
关键词:
关键词:常绿阔叶林森林生态系统种群生态
Zn^(2+)吸附引发腐殖质分子凝聚的激光散射研究被引量:4
2010年
利用光散射技术研究了Zn2+吸附所引发的腐殖质分子凝聚的动力学及凝聚形成的聚合体的结构特征.结果表明:①腐殖质凝聚过程中光强随时间的变化可以反映凝聚体受到的布朗力与重力得相对强度的动态变化.②随电解质浓度的增加,腐殖质的凝聚速度显著增加,所以本实验中腐殖质的凝聚机制为反应控制团簇凝聚机制,即RLCA机制.③腐殖质凝聚体的分形维数随电解质浓度的增加而逐渐下降,说明随电解质浓度的增加,形成的腐殖质凝聚体的结构越疏松,结构中孔隙的开放度越大.同时,本实验再次证明,天然腐殖质单体分子的平均有效粒径的确位于100~300 nm之间.
田锐刘艳丽李航贾明云李睿
关键词:腐殖质光散射动力学分形维数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