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征
- 作品数:23 被引量:42H指数:4
- 供职机构:滨州市中心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伴高血压的冠心病患者心率减速力、血清同型半胱氨酸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分析
- 2020年
- 目的探讨伴高血压的冠心病患者心率减速力(DC)、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范围及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1-10月在滨州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确诊并住院治疗的伴高血压的冠心病患者103例为冠心病组,52例单纯高血压患者为对照组。测定并分析两组患者的血清Hcy水平。行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分析两组患者的DC值及差异。冠心病组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通过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和Gensini评分评价。分析两组患者DC值、血清Hcy水平及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结果冠心病组DC值明显低于对照组[(4.97±1.59)ms比(6.02±1.97)ms,t=-3.989,P<0.05],血清Hcy水平高于对照组[(16.79±6.31)μmol/L比(11.46±4.38)μmol/L,t=4.260,P<0.05]。冠心病组冠状动脉单支病变、双支病变和三支病变患者的DC值和Gensini评分分别为(5.52±1.34)ms、(5.06±1.29)ms、(4.39±1.19)ms,(21.35±17.10)分、(26.93±18.18)分、(49.39±30.14)分,三支病变患者DC值较单支病变患者减小(F=7.349,P<0.05),Gensini评分升高(F=13.487,P<0.05),三支病变患者较双支病变患者及双支病变患者较单支病变患者的DC值及Gensini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冠状动脉单支病变、双支病变、三支病变患者血清Hcy水平分别为(14.67±5.97)μmol/L、(15.85±6.29)μmol/L、(16.97±7.13)μmol/L,三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427,P<0.05)。冠心病组DC值与Gensini评分呈负相关(r=-0.310,P<0.05),血清Hcy水平与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r=0.369,P<0.05)。结论伴高血压的冠心病患者DC值显著减小,血清Hcy水平明显升高,两者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密切相关。
- 丁玲岩赵习玲张蕾刘艳李秀征
- 关键词:同型半胱氨酸冠状动脉高血压血清病变程度
- 胸导联ST段改变对急性下壁合并后壁右心室心肌梗死的临床意义
- 2006年
- 李秀征姜冬红潘庆华
- 关键词:右心室心肌梗死ST段改变常规12导联
- 瓶装液体排液法
- 2006年
- 潘庆华孙洪香李秀征
- 关键词:瓶装软包装输液量
- 心电图P波参数对阵发性房颤患者导管消融术后复发的评估价值被引量:4
- 2022年
- 目的探讨心电图P波参数对阵发性房颤患者导管消融术后复发的评估价值。方法抽取2020年1月至2021年5月滨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4例阵发性房颤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于医院体检的非阵发性房颤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行心电图检查,比较两组心电图P波参数变化。观察组患者采用导管消融术治疗,术后随访1年,依据是否复发分为复发组与未复发组,收集两组患者术前P波参数,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最大P波时限(Pmax)、P波离散度(Pd)、V1导联P波终末电势(PtfV1)及联合检测在预测阵发性房颤患者复发中的应用价值。结果观察组Pmax、Pd、PtfV1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4例阵发性房颤患者随访1年,复发24例,复发率为28.57%(24/84);复发组术前Pmax、Pd、PtfV1高于未复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结果显示,Pmax、Pd、PtfV1及联合检测预测阵发性房颤患者复发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27、0.757、0.642、0.954,联合检测的预测价值最高。结论阵发性房颤患者发病后心电图P波参数可发生明显变化,联合检测心电图P波参数能够进一步提高复发预测的准确性,便于临床完善早期治疗方案。
- 李秀征丁玲岩刘艳
- 关键词:阵发性房颤心电图复发
- 凝血酶与洛赛克联合治疗新生儿应激性溃疡疗效观察
- 2002年
- 我科于1998-02/2002-02共收治新生儿应激性溃疡100例,分别采用凝血酶与洛赛克及两者联合治疗,疗效差异显著,现报告如下。
- 胡令英李秀征
- 关键词:凝血酶应激性溃疡洛赛克新生儿疗效观察
- 超长时程动态心电图在心房颤动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 2022年
- 目的探讨超长时程动态心电图在诊断心房颤动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滨州市中心医院接受动态心电图检查的72例患者病历资料,其中2019年1月至6月行24 h十二导联动态心电图检查的36例患者为对照组,2019年7月至2020年1月行48 h超长时程十二导联动态心电图检查的36例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心房颤动检出情况、额外心律失常检出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心房颤动检出率、额外心律失常检出率分别为94.44%、36.11%,高于对照组的69.44%、13.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24 h十二导联动态心电图检查,48 h超长时程十二导联动态心电图能够提高心房颤动、额外心律失常的检出率,为临床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提供可靠指导。
- 李秀征刘艳潘庆华
- 关键词:动态心电图心房颤动
- 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诊断老年心源性晕厥的效果对比研究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对比研究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诊断老年心源性晕厥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5月滨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疑诊心源性晕厥的老年患者110例,其中男62例、女48例,年龄(76.07±6.15)岁,均行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检查。对比2种检查诊断的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以及心源性晕厥阳性、阴性患者心律失常检出率。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结果110例疑诊老年心源性晕厥患者中最终确诊88例(80.00%)为阳性,22例(20.00%)为阴性。在对疑诊老年心源性晕厥患者检查诊断中,动态心电图检查诊断准确度、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90.91%(100/110)、93.18%(82/88)、81.82%(18/22),均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63.64%(70/110)、72.73%(64/88)、27.27%(6/2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动态心电图检查诊断老年心源性晕厥心律失常类型检出率均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检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老年心源性晕厥诊断中,动态心电图检查的诊断准确度、灵敏度及特异度较常规心电图更高,心律失常的检出率更加精准且效率更高,临床诊断效果更为理想。
- 李秀征丁玲岩刘艳
- 关键词:动态心电图
- 医联体建设下远程心电会诊触发快速反应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影响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探讨医联体建设背景下远程心电会诊触发快速反应对基层地区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救治及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收集2018年6月至2020年10月经滨州市中心医院远程心电会诊诊断为ACS并在心内科住院治疗的患者63例为会诊组,其中男性39例,女性24例,年龄范围为41~78岁,平均年龄61.1岁。以同期未经心电中心会诊在心内科住院治疗的ACS患者59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性39例,女性20例,年龄范围为40~77岁,平均年龄60.9岁。进行回顾性分析和介入术后随访,比较两组住院费用、进门至球囊扩张时间、介入治疗时长及出院后3个月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分析远程心电会诊对基层ACS患者救治效果及短期预后的影响。结果对照组住院总费用(2.53±2.01)万元,会诊组为(2.61±2.04)万元,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514,P>0.05)。对照组进门至球囊扩张时间为(87.46±36.38)min,会诊组为(61.39±26.31)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57,P<0.05)。对照组介入治疗时长为(47.96±8.01)min、会诊组为(50.32±8.99)min,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33,P>0.05)。对照组与会诊组患者出院后3个月主要不良心血管时间发生率分别为54.24%(32/59)、52.38%(33/6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213,P>0.05)。结论医联体建设背景下远程心电会诊触发快速反应机制可以有效促进基层ACS患者的早期识别,减少患者进门至球囊扩张时间,改善短期预后。
- 丁玲岩李秀征刘艳
- 关键词:远程急性冠脉综合征
- 小儿病毒性脑炎100例脑电图检查结果分析
- 2007年
- 病毒性脑炎是小儿常见病症,临床表现多样,早期诊断有一定难度。一年来,我院临床诊断130例儿童病毒性脑炎脑电图,现将其中的100例检查结果作一回顾性总结分析如下。
- 王冬玲李秀征罗华
- 关键词:小儿病毒性脑炎脑电图儿童病毒性脑炎常见病症
- 小儿静脉留置针生理盐水封管的观察被引量:10
- 2006年
- 潘庆华杨志红李秀征
- 关键词:小儿静脉留置针生理盐水封管静脉留置导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