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筱贺 作品数:131 被引量:244 H指数:8 供职机构: 内蒙古医科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 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生物学 更多>>
青少年胸腰椎关节突形态研究及意义 2009年 目的:为临床提供青少年关节突及椎管相关的解剖学测量数据。方法:年龄在14~19岁(平均16.5岁)25例原配完整的胸腰椎(T1~L5)标本,分别测量上关节突内缘中点间距、下关节突内缘中点间距、下关节突根部外缘宽度、椎弓根内缘间距和椎管前后径,并与成人数据比较。结果:上、下关节突间距、椎弓根内缘间距和上关节突内缘间距/椎弓根内缘间距由上到下都呈两边高中间低的"马鞍形"变化趋势而椎孔前后径呈逐渐上升的趋势;上关节突内缘中点间距与下关节突内缘间距相关系数为0.92,下关节突内缘间距与下关节突根部外缘间宽度相关系数为0.83。结论:14~19岁青少年以上测量数据与成人数据均无显著性差异,并有一定的变化规律,为临床青少年脊柱椎管狭窄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一定参考;上关节突内缘中点间距总是小于椎弓根内缘间距,中、下胸段椎弓根螺钉间距要小于上胸段和腰段。 李筱贺 李志军 李少华 徐达传关键词:青少年 胸腰椎 关节突 解剖学 中国北方60岁以上老年人股骨外翻角、股骨后髁角数字化测量及与中青年的比较 2023年 背景:全膝关节置换是终末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有效治疗手段,股骨外翻角及股骨后髁角是术前评估的重要参数,选择适宜的角度进行截骨有利于术后下肢力线的重建及假体的稳定,因此研究股骨外翻角及股骨后髁角对全膝关节置换术中截骨意义重大。目的:测量内蒙古地区不同年龄段人群的股骨外翻角、股骨后髁角,了解不同年龄段人群两项参数的分布情况。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及乌兰察布市第二人民医院进行下肢血管检查患者,共纳入175例,分为4组:<60岁(A组,n=41)、60-69岁(B组,n=52)、70-79岁(C组,n=41)、≥80岁(D组,n=41)。收集患者的下肢血管CT资料,使用Mimics 21.0软件进行三维重建并旋转至标准正位,模拟下肢X射线片测量股骨外翻角,在CT横断面测量股骨后髁角。利用SPSS 25.0软件分析同性别不同年龄段间两个参数的差异、同年龄段不同性别间两参数的差异以及两个参数与年龄的相关性。结果与结论:(1)相同性别下,A、B组股骨外翻角小于C、D组(P <0.05);对于男性患者,A、B组股骨后髁角小于C、D组(P <0.05);对于女性患者,A组股骨后髁角小于C、D组(P <0.05),B组小于D组(P <0.05);(2)相同组别下,男女间股骨外翻角、股骨后髁角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 0.05);(3)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股骨外翻角、股骨后髁角与年龄存在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31,0.46 (P <0.01);(4)结果表明,老年人全膝关节置换术中截骨应考虑年龄对股骨外翻角及股骨后髁角的影响,建议术前行下肢CT检查及三维重建测量,明确股骨外翻角及股骨后髁角,进行个体化精准截骨。 李佳伟 李灿然 和雨洁 邬超 金凤 张凯 李筱贺关键词:全膝关节置换术 老年人 青少年腰骶椎椎间盘及椎管的特征性变化与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通过12~18岁青少年腰骶段椎间盘、椎管的解剖学结构 CT 影像学扫描和三维重建测量,探讨腰骶段椎间盘、椎管的发育规律及增龄变化规律特征,为青少年脊柱腰骶段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选取我院30例12~18岁无腰椎疾患的青少年,均无外伤、神经症状和体征的双源64排螺旋 CT 薄层扫描影像学结果,扫描范围为腹盆腔,将获得腰骶段CT 原始图像数据以 DICOM格式导入 Mimics 三维重建软件进行相关指标测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青少年腰骶段椎间盘、椎管各径线在性别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椎间盘、椎管各径线随着年龄的增长呈增长趋势,椎间盘、椎管各径线随着椎序列的增长呈波浪形变化趋势,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青少年腰骶段椎间盘、椎管解剖学参数呈规律性变化过程,但必须结合个体化影像学结果及生物力学、生物材料学等研究成果的支持,才能使腰骶段疾病治疗技术达到满意效果。 王威 王星 陈连香 李筱贺 张少杰 李志军关键词:腰骶椎 椎间盘 椎管 儿童过敏性紫癜早期肾损伤中VCAM-1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探讨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VCAM-1)的检测在儿童过敏性紫癜(AP)早期肾损伤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明确诊断为AP患儿85例,均为早期无肾损害的AP病儿。根据第七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有关章节的诊断标准和随访结果,进一步将研究对象分为有肾损害AP为APN组,无肾损害AP为AP组,于同时间、同群体中选择健康儿童35名为对照组。应用ELISA法分别检测三组患儿早期无肾损害时血VCAM-1的含量,分析血VCAM-1在儿童过敏性紫癜早期肾损伤中的临床意义。结果:APN组血VCAM-1水平均高于AP组和正常对照组;AP组亦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早期无肾损害的AP病儿,检测血浆VCAM-1对AP发生APN的预后诊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傅卓 任少敏 高晓峰 杨光路 李筱贺关键词: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 过敏性紫癜 儿童 紫癜性肾炎 医学人文教育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导向性作用 被引量:4 2016年 医学人文教育在医学教育中具有重要意义,其应贯穿于医者的整个执业生涯,从人体解剖学教学出发,分析了人体解剖学教学中以及医疗行业所面临的伦理、医德教育的缺失给教学及社会带来的影响,探讨了人文教育在人体解剖学及医学院校中的重要性。人体解剖学是医学院校的基础课,一定要从解剖学开始加强人文教育,使其融入教学与工作之中,贯穿于始终,为培养高素质的医学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王星 史君 张少杰 高尚 李筱贺 侯二飞 李志军关键词:医学人文教育 人体解剖学 伦理教育 一种标本局部影像示踪显影管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标本局部影像示踪显影管,包括玻璃管、盖帽和锚定结构;玻璃管一端封闭且为圆锥状,另一端设有开口;玻璃管的外壁设有刻度线;盖帽套设在开口外部;锚定结构的套环滑动设置在玻璃管外壁,锚定结构的锚定针指向玻璃管... 蔡永强 曹焱荣 李志军 马渊 杨晓光 朝鲁门 李筱贺 满都力其 张少杰 王海燕 王建忠 冯会梅文献传递 CT三维重建青少年胸椎椎弓根断面测量的解剖学研究 王振锋 李志军 李筱贺 蔡永强 李停斌 王星中、下段胸椎(侧)前方固定椎体解剖学数字化测量 通过CT扫描结合逆向工程软件建立下胸椎三维立体模型,并对与侧前方固定椎骨相关应用解剖学,为进一步中下胸侧前方固定手术操作方案的设计做铺垫。本研究利用非脊柱疾患病例CT资料,利用Mimics软件,建立了人完整中下胸椎三维立... 李筱贺 李志军 王海燕 汪建威 季晓君关键词:数字解剖学 文献传递 脊柱矫正床在特发性脊柱侧弯矫正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观察脊柱矫正床在特发性脊柱侧弯(AIS)矫正的临床效果。方法前瞻性选取2003年7月—2016年3月收治的102例AIS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51例)、观察组(51例),前者采用传统脊柱侧凸矫形器治疗,后者采用家庭医疗脊柱矫正床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第1个疗程和第2个疗程Cobb角度变化情况及生活质量度。结果两组治疗后Cobb角度较治疗前改善,其中,观察组第1疗程度(22.15±3.27)°、第2疗程度(18.37±2.73)°均较对照组(27.62±4.85)°、(25.09±4.02)°角度小(P<0.05);对照组GQOL-74各项指标也较观察组低(P<0.05)。结论以脊柱矫正床治疗特发性脊柱侧弯有良好疗效,可有效提高患者Cobb角度改善效率及生活质量度。 张凯 李筱贺关键词:AIS 疗效 CBL教学法及三维可视化技术在骨关节影像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21年 医学影像科是医院的窗口科室。具有病人量大、病种齐全、涵盖的病例知识多、病人及病例更新快等特点,传统阅片教学已经很难适应现代大学生对大量知识的渴求。如今各大医学院校都在积极进行影像教学改革,如CBL(case-based learning,CBL)是以病例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它是基于PACS及HIS进行的CBL教学,可以让学生享受到医院网络信息进步为教学方法带来的革新。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飞速发展,以CT/MRI DICOM图像为基础的三维重建虚拟仿真技术和医学影像存储和传输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PACS)已广泛应用于各大现代化医院影像科,他们联合起来应用可以解决影像教学工作中存在的现行困难[1~5]。 于静红 孙瑞芬 钟秀 李筱贺关键词:CBL 教学法 三维可视化技术 骨关节 影像诊断 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