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胆红质
  • 1篇胆色素
  • 1篇蛋白
  • 1篇蛋白类
  • 1篇电化学
  • 1篇电化学法
  • 1篇丁酸
  • 1篇岩藻糖
  • 1篇岩藻糖苷酶
  • 1篇中毒
  • 1篇酮体
  • 1篇酮症
  • 1篇酮症酸中毒
  • 1篇重氮法
  • 1篇自配
  • 1篇无干扰
  • 1篇细胞
  • 1篇化学法
  • 1篇甲胎
  • 1篇甲胎蛋白

机构

  • 3篇广州中医药大...

作者

  • 3篇李红
  • 3篇余崇镐
  • 3篇周迎春
  • 2篇黄纾
  • 2篇何惠
  • 1篇刘基铎

传媒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实验与检验医...

年份

  • 1篇2006
  • 1篇2003
  • 1篇2001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自配胆红素试剂(重氮法)在AU-600的应用
2001年
陈海鸣余崇镐周迎春黄纾李红
关键词:重氮法无干扰胆红质胆色素
ROC曲线评价AFU及AFP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8
2006年
目的探讨甲胎蛋白(AFP)、αL岩藻糖苷酶(AFU)二者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PHC)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对80例PHC患者及40例健康体检者的AFP、AFU、AFP与AFU联合检测结果进行分析评价。结果AFP与AFU检测指标在两组资料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5)。PHC患者的AFP、AFU、AFP与AFU联合检测在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8、0.81、0.91。AFP、AFU对PHC的临床诊断临界点分别为400μg/L、80U/L。结论通过ROC曲线评价,AFP与AFU联合检测优于AFP、AFU的单项检测。
何惠刘基铎周迎春余崇镐李红陈海鸣
关键词:ROC曲线肝细胞甲胎蛋白类Α-L-岩藻糖苷酶
电化学法检测β-羟丁酸在诊断酮症酸中毒时的初步应用
2003年
目的 本文应用电化学法快速定量检测血β-羟丁酸的新技术,验证其在诊断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时的准确性。方法 对临床已诊断为糖尿病的患者103例,分别采用电化学法定量检测与酮体粉定性检测酮体进行对比试验。结果 在103例血标本中电化学法定量检测阳性(定量结果大于0.6mmol/L)的有24例,手工酮体粉法阳性为13例。两种方法经χ2检验,P<0.01,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电化学法检测β-羟丁酸是目前诊断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较好的方法,快速、准确,且可定量监测酸中毒的严重程度,可取代原手工酮体粉的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
周迎春余崇镐陈海鸣李红黄纾何惠
关键词:电化学法酮体Β-羟丁酸酮症酸中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