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红 作品数:14 被引量:32 H指数:3 供职机构: 南京中医药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江苏省科技计划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益气通络法耳穴铜砭刮痧对阴虚血瘀型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炎症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4 2023年 [目的]探讨益气通络法耳穴铜砭刮痧对阴虚血瘀型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控制、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9月—2022年9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张家港医院收治的100例阴虚血瘀型T2DM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常规降糖治疗,观察组在常规降糖治疗基础上增加益气通络法耳穴铜砭刮痧治疗12周。比较两组疗效、中医证候积分、血糖控制、脂代谢、炎症因子和不良反应差异。[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大于对照组(96.00%vs.80.00%,P<0.05)。两组治疗后口干多饮、肢体麻痛、五心烦热、气短自汗、大便秘结、腰膝酸软中医证候积分以及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2 h血糖(2 h 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上述中医证候积分、FPG、FINS、2 h PBG、HbA1c、HOMA-IR、TC、LDL-C、TNF-α、IL-6、IL-1β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通络法耳穴铜砭刮痧可改善糖脂代谢和胰岛素抵抗,降低炎症反应,提高阴虚血瘀型T2DM临床治疗效果。 李亚娟 崔艳 戴强 庄琪 李红 杨凯关键词:益气通络法 血糖控制 炎症因子 穴位贴敷对哮喘患者日常活动及气道通气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观察咳喘停穴位贴敷配合药物治疗对未良好控制哮喘患者日常活动及气道通气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8例未良好控制哮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采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粉雾剂(Ⅱ)吸入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咳喘停穴位贴敷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及治疗后3、6个月时哮喘生活质量评分表(AQLQ)各项评分(日常活动评分、哮喘症状评分、心理状况评分、对刺激源反应评分、对自身健康关心评分)、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及呼气峰流速(PEF)的变化情况,并比较两组治疗后及治疗后3、6个月时临床控制率。结果两组治疗后各时间点日常活动评分、哮喘症状评分、对刺激源反应评分、ACT评分、PEF均较同组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P<0.05);治疗组治疗后各时间点心理状况评分也均较同组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治疗组治疗后各时间点日常活动评分、哮喘症状评分、ACT评分、临床控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3、6个月心理状况评分、PEF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3个月对刺激源反应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咳喘停穴位贴敷配合药物治疗能提高未良好控制哮喘患者的气道通气功能,改善其日常活动水平、哮喘症状及心理状况。 胡雯皎 王和生 刘兰英 张聪 樊雨倩 罗家麒 李红 李红 李洁 李洁 李洁 谢程关键词:穴位贴敷法 穴位疗法 哮喘 呼气峰流速 自拟安神汤、针刺联合治疗女性更年期失眠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女性更年期失眠采用自拟安神汤联合针刺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80例更年期失眠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前者口服常规西药治疗,后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自拟安神汤联合针刺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及睡眠质量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睡眠质量评分对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睡眠质量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中医症候总积分对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中医症候总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更年期失眠患者采用自拟安神汤联合针刺治疗可帮助其改善失眠现象及症状,使其睡眠质量得到提升。 安静 袁艳红 王丽娟 沈艳 李红关键词:更年期 失眠 安神汤 针刺 睡眠质量 哮喘中医外治法的文献研究 被引量:2 2022年 通过整理中医古籍中有关外治法治疗哮喘的记载,将历代医家对其认识演变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发现中医治疗哮喘以针刺缓解症状,艾灸扶正固本,贴敷长期养护,其他疗法共存为特点。通过探究传统外治法的种类演变以及方法的发展传承,以期为目前外治法治疗哮喘提供可靠的文献资料,并为目前中医治疗哮喘的现在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李红 李红 王和生 王和生 张聪 刘兰英关键词:哮喘 古籍 中医外治法 止血相关参数对2型糖尿病和糖尿病肾病预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止血相关参数对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和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的预测价值。方法研究纳入96例T2DM患者分为两组,无并发症T2DM组(52例)和DN组(44例),同时纳入同期进行体检的50例性别、年龄匹配的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测量各组基线实验室指标和止血相关参数,分析T2DM和DN的危险因素及其预测指标。结果无并发症的T2DM患者与对照组相比,活化部分促凝血酶原激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血小板(platelets,PLT)和D-二聚体(D-Dimer,D-D)水平显著不同(P<0.01)。与没有并发症的T2DM患者相比,DN患者的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PLT和D-D增加(P<0.05)。APTT和PLT均为T2DM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743、1.238,P<0.01),FIB和PLT是DN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642、1.317,P<0.01)。APTT和PLT预测T2DM的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分别为0.601和0.642,且灵敏度较低。FIB取临界值3.15 g/L时预测DN的AUC为0.876,灵敏度(84%)和特异度(77%)较高,PLT取临界值245×109/L预测的DN的AUC为0.571,灵敏度为61%,特异度为89%。当联合FIB和PLT时,其预测DN能力增加(AUC:0.887,95%CI:0.841~0.937,灵敏度:91%,特异度:74%)。结论止血相关参数对T2DM的预测价值较低,而FIB是DN的独立危险因素,对DN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钱科威 顾晓琦 孙晓红 钟梦丹 崔艳 李红 戴强 杨敏关键词:2型糖尿病 糖尿病肾病 血府逐瘀汤加减方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痰瘀互结证患者临床疗效及MRTF-A的影响 研究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痰瘀互结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MRTF-A水平的影响。
研究方法:将2023年5月1日至2023年12月1日于江苏省第二中医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的5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痰瘀互... 李红关键词:LDLR 血府逐瘀汤加减 痰瘀互结证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气道炎症表型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 被引量:12 2020年 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其气道炎症反应的复杂性,给临床诊断和治疗带来了困难[1]。2009年全球哮喘防治倡议(GINA)第一次提出“表型”这一概念,并提出基于表型分类有助于哮喘治疗及判断预后[2]。中医药治疗哮喘有其独特优势,但辨证分型缺乏明确统一的客观化、量化指标。 吴峰妹 苏士成 李红 陈黎关键词: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 中医 辨证分型 胃食管反流病证候分布及中医辨治思路的探讨 研究目的:本研究在总结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中西医研究进展,历代医家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经验和方法的基础上,运用统计方法,研究GERD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各证型四诊资料,中医证型与性别、年龄、病程、内镜下分型等因素的关... 李红关键词:胃食管反流病 脏腑关系 调畅气机 中医证型 EBUS-TBNA对纵膈及毗邻大气道肺部病变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讨支气管内超声引导针吸活检术(EBUS-TBNA)对纵膈及毗邻大气道的肺部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5至2018年7月在我院行EBUS-TBNA检查的3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结果 35例患者中,经EBUS-TBNA确诊的病例为30例,准确度为85.7%(30/35)。肺癌EBUS-TBNA诊断灵敏度为92.0%(23/25),特异度为100.0%(10/10),阳性预测值为100.0%(23/23),阴性预测值为83.3%(10/12)。35例患者,共穿刺49个部位,其中毗邻大气道肺部病灶确诊率为100.0%(16/16),4R淋巴结为78.6%(11/14),7组淋巴结为63.6%(7/11);各部位穿刺确诊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5例肺癌患者EBUS-TBNA标本免疫组化病理阳性率为92.0%(23/25),显著高于TCT的44.0%(11/25)和穿刺涂片的28.0%(7/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EBUS-TBNA适用于毗邻大气道的肺部病变及纵膈、肺门肿大淋巴结的诊断,尤其是恶性肿瘤的诊断效率高,标本免疫组化能提高诊断率,并能够提供病理分型。 苏士成 陈泓 吴峰妹 殷明 王春芳 万红 李红关键词:纵隔病变 补肾活血汤加减联合雷火灸治疗肾虚血瘀型骨质疏松症疗效观察 2025年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汤加减联合雷火灸疗法对肾虚血瘀型骨质疏松症(OP)的治疗效果,为OP的中医临床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肾虚血瘀型OP患者80例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西药基础上加用补肾活血汤加减联合雷火灸治疗,于治疗8周后评价两组临床疗效。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应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测第4~5腰椎及股骨胫骨骨密度(BMD),通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及SF-36生存质量量表观察患者疼痛强度、腰背功能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实验检测血清中骨钙素(BGP)、β-胶原特殊序列(β-CTX)及总Ⅰ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PINP)骨代谢指标的水平。结果: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基线期各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VAS评分、ODI评分及血清β-CTX的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BMD水平、生存质量评分及血清BGP、PINP的水平较前明显提升(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中医证候积分、VAS评分、ODI评分及血清β-CTX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BMD水平、生存质量评分及血清BGP、PIN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肾活血汤加减联合雷火灸用于肾虚血瘀型OP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能够增加患者骨密度,减轻疼痛,提高生活质量,其机制可能与调节患者体内骨代谢水平相关。 马佳星 孙晓红 庄琪 李红 钱科威关键词:补肾活血汤 雷火灸 骨质疏松症 肾虚血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