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芳
- 作品数:17 被引量:35H指数:2
- 供职机构: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 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策略研究被引量:1
- 2019年
- 意识形态是我党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它关系到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总指导地位的巩固,是统一我党思想认识的基础。高校肩负对高素质人才进行意识形态教导的重要工作,是研究和宣传马列主义、发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优秀社会主义建设接班人的主要机构,因而开展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是一项固本工作、战略工程。高校要将意识形态工作渗透到立德树人的各个环节中,明确党对意识形态的主导权。
- 李芳
- 关键词:高校意识形态
- 高校校园实践育人模式的几点探索——以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为例被引量:1
- 2016年
- 实践育人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必然要求。高校校园实践育人是一项需要全面谋划、多方参与、长期开展,才能取得实效的系统的育人工程。探索构建这一工程要注重"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理念;注重实现"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学生实践模式。
- 李芳
- 关键词:信息化管理校园文化课程体系
-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堂爱国主义教育创新研究被引量:2
- 2020年
- 为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9年11颁布了《新时代爱国主义实施纲要》,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传统提供了重要遵循。爱国主义教育作为高校思政课的重要教育内容,在新时代需要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积极探究新的途径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并且充分利用好高校思政课堂,实现爱国主义教育的创新。
- 李芳
- 关键词:爱国主义教育创新教学方法爱国主义传统教师转变爱国主义精神
- 高校“概论”课增强大学生“三个自信”的路径研究被引量:1
- 2014年
-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在全社会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增强大学生"三个自信"理应成为当下高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的核心教学目的。实现该教学目的路径主要有三条:其一,实施"三进"工作增强"三个自信"的理论基础,其关键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认同;其二,开展实践教学奠定"三个自信"的实践基础,其核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成就体验;其三,培育良好校园文化营造"三个自信"的文化氛围,其主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中国梦)的宣扬激励。
- 李芳
- 高校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常态化路径选择
- 2022年
- 十九届四中全会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上升到常态化层面,提出应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视作党建工作的永恒课题和全体党员干部的终身课题。本文分析了高校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意义,结合当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应建立常态化学习制度、运用新媒体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建立主题教育活动考核与评价体系等措施,以此来推进此项工作实现常态化、制度化发展。
- 李芳
- 关键词:主题教育常态化
- 基于服务学习视角的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探索被引量:1
- 2015年
- 服务学习是一种让学生在社区服务实践活动中学习的"主观-客观-主观"的经验型学习模式,而非课堂内"主观-主观"的传输式学习模式。高职学生凭借其广受社区群众欢迎的"实用而专业"的高技能本领,开展服务学习锻炼技能的同时,能收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塑造相应品格的德育实效。其德育过程包括价值观的心理认同、行动体验和品格养成。
- 李芳吕云峰
-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德育
- 新时期“广东精神”在大学生德育中的有效运用
- 2013年
- "厚于德,诚于信,敏于行"的"广东精神"是建设幸福广东强大的精神力量,是当代中国时代精神的要求。以新时期"广东精神"为依托探讨大学生德育的有效运用。
- 李芳
- 关键词:大学生德育
- 基于信息化管理的实践育人模式探索与实践——以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为例被引量:2
- 2016年
- 实践育人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必然要求。广州工程技术学院依托信息化管理平台,运用"教学做养"实践育人模式,引入课程管理的基本要素,为学生搭建"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实践平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 李芳
- 关键词:信息化管理校园文化
-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视角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被引量:1
- 2014年
-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我党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而大学生作为高校工作群众主体,完全具备开展群众路线的可行性和科学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坚持贯彻群众路线内涵,学习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优良作风。
- 李芳
- 关键词:群众路线思想政治教育高校
- 新时代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实施路径探析被引量:1
- 2021年
- 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9年正式印发《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为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传统提供了重要遵循。高校作为爱国主义教育核心场所,如果能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将爱国教育渗入其中,便可为现代社会培育更多具备爱国意识的优秀人才。基于此,文章以新时代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实施为核心,提出思政课堂、课程思维以及实践活动这三种路径,以期通过“三位一体”的教育方式落实爱国主义教育。
- 李芳
- 关键词:爱国主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