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限制性液体复苏研究进展
- 液体复苏是抢救创伤性休克的必要手段。随着对失血性休克病理生理过程的更深入研究,发现在活动性出血休克早期,限制性液体复苏可使机体代偿机制和液体复苏的作用得到更充分的发挥,提高救治成功率,明显降低
- 钱吉琴郭新瑛宋文李芳
- 文献传递
- 无创通气治疗急性左室心力衰竭合并低氧血症的探讨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评价无创通气在治疗急性左室心力衰竭合并低氧血症患者中的作用。方法对36例急性左室心力衰竭合并低氧血症的患者在常规内科治疗同时给与无创通气(NIV)治疗,观察NIV前后患者心率、呼吸、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SpO2)、pH、动脉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的变化。结果 36例患者均能耐受NIV治疗,与NIV治疗前相比,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心率、呼吸明显减慢(P<0.05),平均动脉压明显下降(P<0.05),SpO2、氧合指数明显上升(P<0.05),pH、PaCO2明显改善(P<0.05)。结论 NIV可改善心功能,提高氧合,是临床上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 李芳
- 关键词:无创通气低氧血症
- 无创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合并低氧血症
- 目的评价无创通气在治疗急性左心衰合并低氧血症患者中的作用。方法对36例急性左心衰合并低氧血症的患者在常规内科治疗同时给与无创通气(NIV)治疗,观察NIV前后患者P、R、MAP、SpO、pH、PaO、PaCO的变化。
- 李芳
- 文献传递
- 血液净化治疗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46例被引量:16
- 2006年
- 郭新瑛钱吉琴宋文李芳
- 关键词: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血液灌流血浆置换血液透析滤过血浆吸附
- 限制性液体复苏研究进展被引量:13
- 2009年
- 钱吉琴郭新瑛宋文李芳
- 关键词:复苏术
- 地佐辛联合右美托咪定在颅脑外伤患者镇痛镇静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研究地佐辛联合右美托咪定在颅脑外伤患者镇痛镇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昆山市中医医院的100例ICU颅脑外伤患者,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联合应用咪达唑仑注射液、地佐辛,观察组联合应用右美托咪定、地佐辛。利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对比两组术后3 h(T3)、6 h(T4)、12 h(T5)、24 h(T6)的镇痛效果;观察患者采取镇静方案后的机械通气时间、停药后自醒时间、平均住入ICU时间、平均住院费用、镇静评分(RASS);比较两组患者在麻醉前(T1)、手术结束时(T2)、术后24 h(T6)、术后48 h(T7)的免疫指标;运用谵妄评估量表(CAM-ICU)比较两组的谵妄发生情况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术后VAS评分均呈现逐渐下降趋势,观察组T4、T5、T6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停药后自醒时间和平均住入ICU时间明显缩短,平均住院费用减少,RASS镇静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2、T6、T7的CD3^(+)、CD4^(+)、CD8^(+)、CD4^(+)/CD8^(+)均比T1低,并且观察组术后48 h以上免疫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另外NK细胞活性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谵妄发生率(8.00%)和总不良反应率(12.00%)明显低于对照组(24.00%、3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62、4.882,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地佐辛镇痛方案更优,镇痛效果显著,对免疫功能影响小,有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
- 李芳
- 关键词:镇痛咪达唑仑注射液地佐辛联合用药神经功能
- 老年患者围术期低氧血症的原因及处理
- 李芳
- 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液体复苏疗效观察被引量:23
- 2010年
- 目的比较限制液体复苏与积极液体复苏救治创伤失血性休克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符合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限制液体复苏组、积极液体复苏组、高渗组、限制性液体高渗组,通过观察手术前患者死亡率、术后24h内死亡率及多器官功能衰竭(MODS)、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发生率及等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积极液体复苏组死亡率为32.5%,ARF3例,DIC4例,ARDS5例,MODS4例;高渗积极液体复苏死亡率为30%,ARF2例,DIC2例,ARDS3例,MODS3例;限制性液体复苏组死亡率为20%,ARF1例,DIC1例,ARDS2例,MODS2例;限制高渗液体复苏组死亡率为17.5%,ARF1例,DIC0例,ARDS1例,MODS0例。结论限制性高渗液体复苏治疗能降低未控制出血的患者的死亡率,限制性高渗液能减少MODS和ARDS的发生率,提高其治愈率。
- 郭新瑛钱吉琴黄兆云宋文李芳
- 关键词:创伤失血性休克高渗液
- 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61例临床体会被引量:8
- 2006年
- 目的探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疗效。方法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面罩连接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早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61例,观察患者的呼吸、pH、PaO2、SaO2、PaCO2、氧合指数(PaO2/FiO2)。结果经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后,45例患者效果明显,原有的呼吸困难、紫绀等症状明显改善,APACHEⅡ、pH、SaO2、氧合指数(PaO2/FiO2)均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0·05),R、PaCO2明显改善(P<0·05),16例患者效果不佳,改为有创机械通气。结论在综合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采取积极早期的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可迅速改善患者的呼吸困难、紫绀等症状,使PaO2、SaO2升高,PaCO2降低,对于效果不佳的患者,采取有创机械通气。
- 郭新瑛范丽红钱吉琴宋文李芳
- 关键词:无创机械通气
- 高渗氯化钠溶液在脑外伤合并休克37例中的救治体会
- 高渗盐水用于治疗急性颅脑损伤伴休克已受到医学界的重视,国内外有关研究和临床应用报道日渐增多。我科从2006年1月~2008年2月在救治脑外伤合并休克中应用37例,高渗氯化钠溶液的输注,输液量少而升压效果明显,为进一步抢救...
- 李芳钱吉琴宋文鲁靖郭新瑛
- 关键词:高渗盐水休克血压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