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连生

作品数:18 被引量:32H指数:3
供职机构: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十一五”规划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0篇文学
  • 9篇艺术
  • 1篇社会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篇戏剧
  • 6篇戏曲
  • 5篇声腔
  • 4篇弋阳腔
  • 3篇艺术
  • 3篇说唱
  • 3篇曲牌
  • 3篇戏剧史
  • 2篇学术
  • 2篇艺术形态
  • 2篇音乐
  • 2篇源流
  • 2篇中国戏剧
  • 2篇文学
  • 2篇戏剧史研究
  • 2篇戏剧性
  • 2篇戏曲音乐
  • 2篇板腔
  • 2篇板腔体
  • 2篇表演

机构

  • 13篇福建师范大学
  • 5篇中山大学
  • 2篇广东外语外贸...

作者

  • 18篇李连生
  • 2篇康保成

传媒

  • 2篇戏曲艺术
  • 2篇戏剧艺术
  • 2篇文化遗产
  • 1篇戏剧(中央戏...
  • 1篇福建师范大学...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学术研究
  • 1篇福建艺术
  • 1篇学术问题研究
  • 1篇海峡人文学刊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4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台湾的中国戏剧史研究及其对大陆的启示
海峡两岸隔海相望、血脉相连,虽然由于特殊的历史、政治原因,长久分治,较为隔绝,但文化传统无法割断,仍一脉相承,薪火传承,绵延不绝。同时,也正是由于两岸关系的这种特殊性,使得台湾形成了与大陆不同的特有的一些文化传统,学术研...
李连生康保成
文献传递
从“诗(歌)头曲尾”论词曲的演变被引量:1
2017年
本文补充钩辑了现存两宋的诗(歌)头曲尾作品,并指出"诗(歌)头曲尾"为说唱艺术,来源于唐宋的转踏。它在戏曲中常作为插演,起到诙谐调笑的功能,但它更重要的意义是对戏曲结构形态的建构,即对戏曲套数尤其是南曲曲体,以及杂白混唱、滚调和板腔体的形成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李连生
关键词:板腔体
诗赞体戏曲补论被引量:2
2009年
我国戏曲可分成诗赞体戏曲和曲牌体戏曲两大系统,板腔体戏曲是诗赞体戏曲的高级阶段。诗赞体戏曲受诗赞体说唱文学的影响而形成,齐言体文辞结构是其主要特征,分角色扮演故事为说唱到戏剧转变之关键。诗赞体戏曲的唱腔以吟诵调为主,曲牌体戏曲也有吟诵调的因素,吟诵调是由于我国语言文字固有的声调表意的特点对歌唱的作用所产生。诗赞体戏曲戏剧性构成除了动作性之外,语言叙事性以及音乐抒情性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李连生
关键词:说唱戏剧性
诗赞体戏曲补论
我国戏曲可分成诗赞体戏曲和曲牌体戏曲两大系统,而板腔体戏曲是诗赞体戏曲的高级阶段。诗赞体戏曲受诗赞体说唱文学的影响而形成,故齐言体文辞结构是主要特征。诗赞体戏曲由诗赞体说唱发展到戏剧,分角色扮演故事为关键。诗赞体戏曲的唱...
李连生
关键词:说唱戏剧性
文献传递
台湾的中国戏剧史研究及其对大陆的启示被引量:2
2015年
台湾的中国戏剧史研究者大致可分为三代人。其戏剧史研究较少受到意识形态的干扰,学术传统保持较好;对小戏及俗文学非常重视,文献整理与研究均成果丰硕;对西方的研究方法与成果的吸收,比大陆自觉、直接。台湾学者既是戏剧史研究者,又是当代剧作家、导演或舞台监督等,这种"两栖性"或"多栖性"在大陆较为少见。台湾学界在本土戏剧的保护、研究和传承方面亦比大陆要先行一步。
李连生康保成
关键词:戏剧史研究学术传统小戏俗文学
弋阳腔艺术形态刍论被引量:3
2004年
弋阳腔曲谱系统与昆山腔不同,亦不受宫调的束缚。其剧本中出现叠(重)句的情况,大多是帮腔。其曲牌构成比较特殊,随意性较大,使用方面较为混乱,最终导致曲牌解体,其中,曲牌类的划分、宫调的出入互用、帮腔和滚调对曲牌的破坏等是重要原因。滚调主要是从诗赞体说唱文学汲取而来,突破了曲牌联套的限制,为板式变化提供了基本条件和前提。总之,弋阳腔在板腔体戏曲形成过程中起到了至为关键的推动作用。
李连生
关键词:曲牌弋阳腔艺术形态昆山腔宫调说唱文学
探弋阳腔源流 补声腔史空白——评苏子裕《弋阳腔发展史稿》被引量:1
2010年
苏子裕先生的新著《弋阳腔发展史稿》,对我国南戏四大声腔之一的弋阳腔发生发展的历史,进行了详尽独到地梳理,对弋阳腔产生过程中的多种影响因素也做了严谨周密的考辨。该书对弋阳诸腔之间的流衍嬗变错综复杂、纠缠不清,争议较大的问题,均能提出自己的观点,是一部全面系统而深入地研究我国弋阳腔史的专著,填补了该领域研究的空白,对我们进一步理解和把握中国戏曲史很有参考价值和启发意义。
李连生
关键词:弋阳腔京腔
海峡两岸戏曲艺术交流的发展与反思
2021年
两岸戏曲艺术交流,主要发生在表演艺术、学术研究、戏曲教育等方面。两岸戏曲声腔剧种互相影响,这种影响是经演出市场的变化和班社演员的调节适应而渐变形成的,而且是双向互动的,主要体现在戏剧内部与两岸戏剧之间。台湾戏曲现代化,与大陆戏曲改革也有一定的渊源关系。两岸戏曲艺术表演交流的日趋频繁,学术界不仅参与其中,同时也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在专业人才的培养上,大陆更具有体制方面的优势,而台湾演员与编剧人才断层与匮乏问题较为突出。在交流与对话的过程中,两岸在文化体制、学术研究、市场培育等几个方面的问题也不可避免地凸显出来,值得我们反思。
李连生
关键词:艺术交流表演艺术学术研究戏曲教育
板腔体的形成与戏曲声腔演化的特征被引量:11
2007年
从戏曲声腔的演变史来看,中国古代戏曲的两种主要形式曲牌体戏曲和板腔体戏曲,其整体趋势是由曲牌体向板腔体演化的。一、结构体式上,长短句的曲牌体戏曲吸收齐言句法逐渐形成板腔体戏曲,在这个过程中诗赞体的说唱起到了中介和催化剂的作用;二、板式节奏上,经历了由曲牌变化到节奏变化的演变,板腔体依靠节奏的变化以构成曲调的多样性,从而更好地表达了复杂的戏剧情绪;三、腔调唱法上,由宋元时最初的唱较为固定的曲牌,发展到明代昆腔里的唱腔句,再到板腔体戏曲唱上下句的基本腔,板腔体戏曲以节奏变化作为发展曲调的原则和音乐戏剧化的基本表现手法得以最后确立和完成。在声腔演化过程中,曲牌体戏曲本身已经蕴含着向板腔体戏曲演化的若干因素,这些因素可概括为曲牌体的板腔化,曲牌的板腔化意味着曲牌的解体、曲牌个性的丧失和共性的增强,是板腔体戏曲形成的前提和基础之一。
李连生
关键词:戏曲声腔板腔体曲牌体
弋阳腔曲牌初探被引量:2
2004年
南戏四大声腔之一的弋阳腔属于曲牌体戏曲,但其曲牌构成,无论引子、尾声、联套都比较特殊,其功能与昆山腔相比,随意性较大。曲牌在使用方面较为混乱,往往有遗落、减省,甚至改调歌唱的特点,最终导致曲牌解体,这是弋阳腔由曲牌体戏曲向板腔体戏曲转化过程中的必然现象,其中,曲牌类的划分、宫调的出入互用、帮腔和滚调对曲牌的破坏等是重要原因。弋阳腔曲牌对板腔体形成的主要影响体现在板式的节奏变化上。
李连生
关键词:弋阳腔曲牌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