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龙
- 作品数:103 被引量:1,489H指数:22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理学建筑科学更多>>
- 深圳大运会环境空气质量保障措施方案评估被引量:3
- 2016年
- 运用CALPUFF模式模拟了深圳市2011年大运会环境空气质量保障措施方案实施后对污染物减排及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运会前常规措施、大运会期间临时措施和大运会期间极端不利天气条件下应急措施3套方案对二氧化硫(SO_2)、氮氧化物(NO_x)、可吸入颗粒物(PM_(10))有明显的减排效果。机动车排放标准和油品升级、黄标车禁行、电厂"油改气"和低氮燃烧器改造、工业锅炉窑炉治理、建筑工地扬尘和道路扬尘控制等措施是降低污染物排放的主要途径。相对于基准情景(2009年),3套措施实施后,深圳市SO_2、NO_2、PM_(10)月均浓度累计下降比例均在50%以上,其中临时措施贡献最大,实施后各污染物浓度下降了30%以上。同时,深圳市不同地区的污染浓度差距缩小,全市范围的环境空气质量得到整体提升。
- 颜敏李焕承尹魁浩梁永贤郑卓云李金龙
- 关键词:深圳大运会空气质量CALPUFF
- 大气酸化和酸沉降过程
- 王美蓉孙庆瑞李金龙毛节泰陈小明等
- 1.成果内容简介:(1)在国内首次完成了一套自动的涡旋扩散法测量SO<,2>和颗粒物干沉降速度的装置。(2)首次发展了可用于中国东部广大地区计算干沉降的速度模型,算出了中国东部地区全年SO<,2>、HNO<,3>和硫酸根...
- 关键词:
- 关键词:空气污染酸沉降
- 大气环境质量预测模型研究被引量:31
- 1997年
- 为适应青岛和贵阳地区地形和大气流场复杂的特点,吸收高斯烟云模式和烟团模式的优点,建立高斯轨迹烟云模式,模式同时考虑静风条件下的扩散。应用青岛和贵阳的实测数据对模式的性能进行检验,结果证明,该模式可适用于地形和流场复杂的地区。该模式是环境决策支持系统的一部分。
- 密保秀李金龙
- 关键词:大气预测
- 珠三角地区林木天然源碳氢化合物的排放及其对臭氧浓度的影响被引量:6
- 2001年
- 使用封闭式采样法分析测定了珠江三角洲地区主要优势树种天然碳氢化合物的排放速率,用源调查法推算出该地区天然源碳氢化合物的排放通量,测定树种包括马尾松、湿地松、黎蒴、尾叶桉、南洋楹、大叶相思、荷木。经分析,所测树木排放的碳氢化合物主要有萜烯类和异戊二烯,其中鉴定出的萜烯有α-蒎烯、β-蒎烯、蒈烯、莰烯、桧烯、柠檬烯、罗勒烯等。同时,本报告按9 km×9 km的网格精度估算了珠三角地区森林面积分布数据,根据测定的排放因子以及其他相关资料,首次对该地区天然源碳氢化合物的排放量进行了估算,计算出全年森林向大气中释放碳氢化合物19.6万t,占该地区大气中碳氢化合物排放总量的57%。根据二维格子空气质量模式和CBM~Ⅳ机理模拟了天然源排放碳氢化合物对研究地区臭氧产生浓度的影响。
- 杨丹菁潘南明白郁华李金龙唐丽彭立新苏行
- 关键词:林木臭氧浓度天然源碳氢化合物光化学烟雾排放速率
- 大气光化学烟雾反应机理比较(Ⅰ)O_3和NO_x的比较被引量:30
- 2001年
- 在相同初始和排放条件下,对四种应用较广的光化学烟雾反应机理(CB4-99,RADM2,RACM,SAPRC99)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对于O3,在低VOCS/NOx时,四种机理模拟结果相关较小,平均相对标准偏差为7%,在高VOCS/NOx时,平均相对标准偏差为26%,差距较大;对于NOx,多数情况下RACM和RADM2的模拟结果较高,CB4-99和SAPRC99的模拟值偏低,其原因主要来源于不同机理中O3的生成对NOx及VOCS的敏感性不同而造成的.在用模式模拟O3和NOx时,应特别注意机理不同而带来的模拟结果差异.
- 刘峻峰李金龙白郁华
- 关键词:光化学烟雾氮氧化物臭氧大气监测
- 大气光化学烟雾反应机理比较(Ⅱ)HO_x和光化学氧化产物的比较被引量:15
- 2001年
- 在相同初始和排放条件下,对四种应用较广的光化学烟雾反应机理(CB4-99,RADM2,MCM,SAPRC99)进行了6组方案的比较.比较物种包括:(1)OH和 HO2自由基;(2)H2O2,HNO3,PAN,甲醛和有机硝酸酯等光化学产物;(3)甲苯和SO2;(4)NOy,NOa和NOz.由于各机理对VOCS、自由基及含氮化合物处理的不同,导致了模拟结果存在较大差异.我们用模式模拟这些物种时,应特别注意机理不同而带来的模拟结果差异.
- 刘峻峰李金龙白郁华
- 关键词:HOX大气污染光化学污染光化学烟雾
- 化石燃料结构变化对大气中δ^(13)CO_2的影响
- 2001年
- 根据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CO2排放量及其碳稳定同位素组成,用按比例叠加的方法逐年计算1860~1996年CO2化石燃料源的d13CO2(PDB),用简单全球碳循环模式研究该变化对大气d13CO2的影响,并将计算结果与CMDL近10年的监测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化石燃料源的d13CO2在140年内下降了4.5,在碳循环模式中考虑这种动态变化之后,大气d13CO2的模拟结果与同期实测值的相关程度有较大提高.
- 陈跃琴李金龙
- 关键词:化石燃料碳循环温室气体大气污染
- 北京地区臭氧源识别个例研究被引量:26
- 2003年
- 利用三维区域空气质量模式CAMx模拟京、津地区对流层大气光化学过程。运用臭氧源识别技术研究不同地区、不同种类污染源排放对北京市城近郊区臭氧浓度的影响 ,并统计分析这一地区的臭氧来源构成。结果表明 ,北京市城近郊区排放的污染物对本地及其下风地区的臭氧生成有显著影响 ;北京市城近郊区的各类源排放中 ,流动源对臭氧生成贡献最大 ,油品储运和溶剂使用与工业源的臭氧生成贡献也占有较高份额 ,天然源排放对臭氧生成的贡献很小。另外 ,研究表明 ,北京地区的臭氧生成具有区域特征 ,气象和源排放条件会对这一地区臭氧来源的构成产生较大影响 ,周边地区污染物排放的影响应予以关注。
- 王雪松李金龙
- 关键词:臭氧空气质量模式
- LP-FTIR跟踪β-蒎烯与臭氧的气相反应研究
- 1999年
- 利用LPFTIR系统跟踪β蒎烯和O3的气相反应,研究了β蒎烯和O3随反应时间的衰减情况,初步确定了反应中诺蒎酮和甲醛随反应时间的生成情况,定性讨论了反应的可能机理,为进一步的定量分析提供了基础。
- 刘兆荣陈忠明王雪松邵可声邵可声
- 关键词:LP-FTIRΒ-蒎烯气相反应臭氧环境化学
- 珠江三角洲地区天然源碳氢化合物的研究被引量:22
- 2001年
- 使用封闭式采样法分析测定了珠江三角洲地区主要优势树种天然碳氢化合物的排放速率,用源调查法推算出该地区天然源碳氢化合物的排放通量,测定树种包括马尾松、湿地松、黎蒴、尾叶桉、南洋楹、大叶相思、荷木.经分析,所测树木排放的碳氢化合物主要有萜烯类和异戊二烯,其中鉴定出的萜烯有a-蒎烯,b-蒎烯,蒈烯,莰烯,桧烯,柠檬烯,罗勒烯等.同时,按9km9km的网格精度估算了珠江三角洲地区森林面积分布数据,根据测定的排放因子以及其他相关资料,首次对该地区天然源碳氢化合物的排放量进行了估算,计算出全年森林向大气中释放碳氢化合物19.6104t,占该地区大气中碳氢化合物排放总量的57%.
- 杨丹菁白郁华李金龙潘南明俞开衡唐丽彭立新苏行
- 关键词:天然源碳氢化合物光化学烟雾大气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