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隆健

作品数:5 被引量:17H指数:2
供职机构:重庆大学动力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主题

  • 2篇自然对流
  • 2篇封闭空腔
  • 2篇传热
  • 1篇电池
  • 1篇蓄热
  • 1篇蓄热器
  • 1篇针翅管
  • 1篇蒸汽
  • 1篇蒸汽重整
  • 1篇竖壁
  • 1篇数值模拟
  • 1篇水冷
  • 1篇凝固
  • 1篇燃料电池
  • 1篇微通道反应器
  • 1篇相变蓄热
  • 1篇相变蓄热器
  • 1篇过程仿真系统
  • 1篇反应器
  • 1篇仿真

机构

  • 5篇重庆大学
  • 1篇中冶赛迪工程...
  • 1篇中冶赛迪技术...

作者

  • 5篇李隆健
  • 2篇崔文智
  • 2篇陈礼
  • 1篇张洪济
  • 1篇唐刚志
  • 1篇陈清华
  • 1篇马靳江
  • 1篇沈斌

传媒

  • 2篇重庆大学学报...
  • 1篇郑州大学学报...
  • 1篇金属材料与冶...
  • 1篇中国工程热物...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08
  • 1篇2005
  • 1篇1994
  • 1篇199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高宽比对竖壁冷却离散加热的二维空腔内自然对流的影响被引量:1
1993年
采用SIMPLE算法数值分析了高宽比对一侧竖壁等温冷却、另一侧竖壁均匀分布5个离散热源的空腔内高Pr数流体自然对流流动和传热的影响。发现H/W=12.22时出现的多个二次流强化了传热,其整体传热效果最好;H/W减小时由于二次流的减弱和消失,传热急剧下降,并在H/W=7.35时达最小值;H/W继续减小时,由于对流的展开和加剧使传热得到某种程度的增强,在H/W=3.67时达到稳定,在这之后H/W的减小对传热不再产生显著的影响。另外,根据数值计算的结果还整理出了包含高宽比影响的综合关系式。
陈礼李隆健张洪济
关键词:自然对流封闭空腔
微通道反应器内甲醇蒸汽重整制氢的数值研究
甲醇蒸汽重整制氢是燃料电池氢源供应技术之一。本文以自行设计的层叠平板微通道催化重整反应器为研究对象,对单个反应单元的二维稳态流动、传输和化学反应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并从中得出了最佳参数。
赵翔崔文智李隆健陈清华
关键词:燃料电池蒸汽重整数值模拟
棒材水冷过程仿真系统的研究与开发被引量:2
2018年
对棒材水冷过程传热机理进行了研究和分析,采用FLUENT软件对不同穿水管冷却不同规格棒材时的流动传热性能和阻力特性进行了分析,获得了棒材在穿水管内冷却时的压力、速度和温度变化情况,得到了压差随流量变化的特性曲线、对流换热系数随流量变化的特性曲线、喷嘴阻力特性曲线,以及这些曲线对应的拟合数值模型,在此基础上编制了棒材水冷过程仿真系统软件,可快速精确地模拟出棒材水冷过程温度变化情况,在多个棒材轧机生产线上取得了较好的实际应用效果,对冷床入口处棒材表面温度的预测精度达到了±20℃。
马靳江周民李隆健
关键词:棒材仿真系统
底部离散加热、顶部冷却的二维空腔内高宽比对自然对流的影响被引量:3
1994年
对底部均匀分布5个离散平面热源,顶部等温冷却的二维封闭空腔内高宽比对高Pr数介质层流自然对流的影响进行了数值分析。空腔高宽比范围为0.08≤A<0.333.Rαw为107,Pr取作90.高宽比极小时半侧空腔内形成5个被零流线分隔的环状流,随着高宽比的增加逐渐汇聚为单一的一次流,且流速增加。研究范围内冷源平均努谢尔特数Nuc在A=0.136时达最小值。之后有所上升,在A=0.164达一极值。当A继续增大时,Nuc之值由于流体速度增长的快慢而上下波动。
陈礼李隆健
关键词:自然对流封闭空腔传热
针翅管式相变蓄热器传热特性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1
2008年
采用赤藻糖醇作为相变材料,将三维针翅管用作换热元件以强化换热,设计了一套针翅管式相变储热换热器实验装置,对相变储热换热器的充、放热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测定了赤藻糖醇的温度分布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改变充、放热流体工况,分析了流量对换热的影响,以及能量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结果表明:材料温度在120℃附近相变区域内变化缓慢,在换热过程前期变化较快,后期较慢,相变材料温度变化规律一致,但随时间有超前或滞后现象;随着换热的进行,储、放热速度下降.该储热换热器较好地实现了能量的储存和释放,为中温领域相变蓄热技术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唐刚志李隆健崔文智沈斌
关键词:相变蓄热针翅管凝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