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恒
- 作品数:23 被引量:78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铁路客运枢纽地区路网结构比较研究被引量:4
- 2010年
- 路网结构是铁路客运枢纽地区规划设计中的重要因素。利用Google Earth软件获取国内外69个铁路客运枢纽地区的卫星图片,对其路网结构特征进行统计和分析。通过对比发现,国内外铁路客运枢纽地区路网结构的主要差异体现在路网密度、支路比例等方面。结合这些差异以及实地调查经验,指出我国铁路客运枢纽地区路网结构存在的问题:整体路网密度不高,路网级配不合理;新改建车站设计时过于重视进出站匝道的作用而忽视支路;铁路客运站集散交通汇入城市交通的关键节点设计不精细;疏散模式较为传统,周边轨道交通不发达。最后,对国内铁路客运枢纽地区路网设计提出了提高路网密度、增加支路比例、精心设计流线三点建议。
- 杜恒
- 关键词:交通规划铁路客运枢纽路网结构
- 城市基础设施规划公众参与初探
- 城市基础设施规划由于本身的各种特点决定了公众对其的高度关注。国外在基础设施规划公众参与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通过借鉴外国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在我国展开城市基础设施规划政务公开和公众参与是可行而且意义重大的。...
- 杜恒曹荷红
- 关键词:基础设施规划政务公开公众参与
- 文献传递
- 专业旅游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技术方法研究
- 通过总结国外专业旅游城市在综合交通规划建设过程中的经验,在识别旅游交通的交通特征基础上,分析了专业化旅游城市对交通体系的基本要求。以三亚市为例,提出了专业化旅游城市综合交通体系面临的关键问题和挑战,以及这些关键问题的解决...
- 戴继锋杜恒杨嘉
- 关键词:交通规划技术方法
- 文献传递
- 旅游城市滨海地区综合交通整治——“完整街道”视角下的滨海路
- 2016年
- 滨海地区是滨海旅游城市的核心区域,滨海地区交通整治的关键是滨海路。滨海地区交通整治工作不能仅仅考虑单一的滨海路,应将滨海路及腹地区域统筹考虑,从系统优化滨海地区整体交通网络入手,同时应该突破道路红线的约束,从“完整街道”的视角,系统协调滨海路的交通、景观、用地等要素,并开展精细化的交通设计,以确保滨海地区交通服务能力和城市品质的全面提升。
- 戴继锋杜恒苏腾
- 关键词:滨海城市交通整治
- 国际滨海旅游城市交通系统特色与启示
- 交通系统对滨海旅游城市的发展起着关键性的支撑和推动作用。国际著名滨海旅游城市的交通系统在便捷性、舒适性、多样性以及和景观环境等诸多方面都独具特色。通过分析案例城市的对外交通,城市交通系统,发现国际旅游城市的交通系统不仅需...
- 杜恒马俊来戴继锋宋菲
- 关键词:滨海旅游城市交通特色舒适性多样性
- 文献传递
- 机动化初期老城区综合交通整治思路与方法
- 机动化初期城市面临城市框架拉开、老城区更新和新区建设等一系列问题。在对城市发展过程和机动化进程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老城区整治的最佳时机,并对该阶段城市主要特征与交通问题进行了总结与分析。通过对国内案例城市交通整治经验教训...
- 钮志强戴继锋杜恒李晗
- 文献传递
- 基于功能统筹的城市道路断面设计方法
- 针对传统的城市道路断面设计方法存在的种种问题,从道路功能分析入手,协调统筹安排各个断面要素,是基于功能统筹的城市道路断面设计方法的核心内容。在断面设计思路中考虑了对道路的各类功能、各类交通参与者、道路与交通设施、路段与交...
- 杜恒
- 关键词:统筹断面设计
- 文献传递
- 国际滨海旅游城市交通系统特色与启示
- 交通系统对滨海旅游城市的发展起着关键性的支撑和推动作用。国际著名滨海旅游城市的交通系统在便捷性、舒适性、多样性以及和景观环境等诸多方面都独具特色。通过分析案例城市的对外交通,城市交通系统,发现国际旅游城市的交通系统不仅需...
- 杜恒马俊来戴继锋宋菲
- 关键词:滨海旅游城市交通特色
- 文献传递
- 澳大利亚的城市交通政策被引量:3
- 2008年
- 引言 本文将检视澳大利亚在制定城市交通政策上的制度方法。本文一开始简要地介绍了澳大利亚城市地理空间布局上的不连续性以及这种布局对交通政策的影响。接着,在检视更详细的交通基础设施投资产出的制度范围之前,本文将视角转向了澳大利亚的政治制度状况。我们从单个城市——墨尔本的交通政策系统开始,接着将目光投向全国范围内的城市交通政策执行情况。
- 尼古拉斯.洛索菲.斯蒂鲁普杜恒
- 关键词:城市交通政策交通基础设施不连续性城市地理政治制度
- 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层次化网络构建方法——以海南省三亚市为例被引量:8
- 2016年
- 针对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网络规划缺乏系统方法的情况,以《城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规划设计导则》编制研究为基础,从使用者意愿角度出发,提出以步行和自行车交通分区、步行和自行车道路分级为核心的层次化网络构建方法。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划定分区,以契合政策导向和设施供给的双重属性;根据步行和自行车出行特点差异,提出契合城市空间结构和用地布局的差异化布局模式;给出步行和自行车道密度、宽度指标,以及在空间、环境、衔接层面的设计指引。强调在相关规划中落实控制指标,以保障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层次化网络的构建。
- 钮志强杜恒李晗
- 关键词:步行和自行车交通层次化网络步行道自行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