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亚东 作品数:6 被引量:31 H指数:4 供职机构: 广东海洋大学食品科技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轻工技术与工程 化学工程 生物学 农业科学 更多>>
海水养殖凡纳滨对虾肠道产蛋白酶菌株的筛选、鉴定 被引量:5 2015年 为开发海洋来源的微生物蛋白酶,本文以海水养殖凡纳滨对虾肠道为原料,利用蛋白酶水解圈法初筛得到27株产蛋白酶菌株,测定菌株的透明圈直径与菌落直径比值(即D/d)初步估计其产酶能力,通过发酵液酶活测定复筛得到一株高产蛋白酶菌株,编号为xc10,通过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鉴定、16S r DNA基因序列分析及系统发育树分析进行菌种鉴定,并对其发酵液粗蛋白酶的酶学性质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菌株xc10为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蛋白酶的最适温度为50℃;最适p H为7.5;Fe3+、Cu2+、EDTA对该酶有抑制作用,但Zn2+对该酶有激活作用。因此,从海水养殖的凡纳滨对虾肠道中分离得到的产蛋白酶的菌株xc10为一株中性、中温蛋白酶菌,为开发利用海洋微生物蛋白酶在水产品加工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杨亚东 杨锡洪 解万翠 吴帅 吉宏武 刘书成 毛伟杰 李承勇关键词:凡纳滨对虾 肠道微生物 蛋白酶 酶学性质 蜡状芽孢杆菌产中性蛋白酶发酵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2 2016年 为提高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发酵产蛋白酶的能力,对发酵培养基组成及培养条件进行优化。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最适C源及其添加量、最适N源及其添加量、温度、种龄、摇床转速、装液量、pH、时间、接种量等条件对菌株产蛋白酶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利用正交试验设计从9个影响因素中筛选3个主要影响因素,即蛋白胨添加量、温度和装液量;再利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进行响应面分析,最终确定蜡状芽孢杆菌发酵产酶条件的最优条件为:蛋白胨添加量7.9g/L,温度26.7℃,装液量56.4mL。优化后,蛋白酶活力达到753.67U/mL,比初始蛋白酶活力(249.50U/mL)提高了2.02倍。 解万翠 杨亚东 杨锡洪 吴帅 吉宏武关键词:蜡状芽孢杆菌 中性蛋白酶 发酵条件 中国传统虾酱中产蛋白酶霉菌的分离和鉴定 被引量:6 2014年 为研究传统虾酱快速发酵技术,制备新型发酵剂并用于工业化生产,以中国传统虾酱为原料,采用平板稀释法以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A)对虾酱样品中的霉菌种群进行分离,得到一株具有水解蛋白能力的霉菌。通过形态学和ITS rDNA序列分析对该菌株进行鉴定,确定该菌属于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丛梗孢目,曲霉属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从传统虾酱中分离出的具有水解蛋白能力的黑曲霉,为虾酱的纯种发酵提供了理论基础。 连鑫 杨锡洪 解万翠 杨亚东 吉宏武 刘书成 毛伟杰关键词:虾酱 霉菌 中国传统虾酱中产香酵母的分离鉴定及其耐盐性分析 被引量:14 2014年 虾酱是中国传统发酵水产调味品,营养丰富,并具有独特的风味。传统生产工艺周期长,产品盐度高,工艺不稳定,且存在安全性问题。为了实现传统食品的产业化需求,筛选可用于虾酱发酵的产香酵母,以提高虾酱的香气品质。本文以中国传统虾酱为原料,采用平板稀释法以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A)对虾酱中的酵母种群进行分离,经产香试验筛选得到一株产香酵母,对其进行形态观察及生理生化鉴定,结合ITS序列分析,经NCBI中数据库比对,构建菌株系统发育树明确其分类地位,确定该菌株为季氏毕赤氏酵母(Pichia gilliermondii)。对该菌株进行耐盐性分析,发现该菌株耐盐性能较好,在10%的盐度下仍有菌体存活。研究结果表明,从中国传统虾酱中分离得到的一株季氏毕赤氏酵母(Pichia gilliermondii),不仅产香能力较强,并且具有一定的耐盐性,可对其进行耐盐驯化,作为虾酱复合发酵剂的菌株之一,用于低盐虾酱的发酵,提高虾酱发酵香气,控制产品质量。从传统虾酱中分离的产香酵母,为虾酱快速生产用复合发酵剂的制备提供了理论基础。 连鑫 杨锡洪 解万翠 杨亚东 吴帅 吉宏武 刘书成 毛伟杰关键词:酵母 凡纳滨对虾肠道产蛋白酶菌株的筛选鉴定及酶学性质研究 蛋白酶主要来源于微生物、动植物,可催化蛋白质和多肽的肽键水解,使其降解为小分子的多肽或氨基酸等物质。通过控制蛋白质酶解过程制备功能性肽、功能性蛋白和风味基料是实现其资源高值化利用的重要途径。随着酶解技术的成熟和蛋白质控制... 杨亚东关键词:凡纳滨对虾 纯化鉴定 酶学性质 同源建模 文献传递 初始密度对微小亚历山大藻生长及产麻痹性贝类毒素的影响 被引量:6 2013年 为研究微小亚历山大藻生长和产麻痹性贝类毒素(PSP)的规律,采用不同初始密度对微小亚历山大藻进行培养,综合采用显微镜计数、小鼠生物检测(MBA)、高效液相色谱—柱后衍生(HPLC-FLD)等方法分析微小亚历山大藻在不同接种密度条件下的生长和产毒特性。结果表明,随着初始密度增加微小亚历山大藻通过静止期的时间缩短,到达最大生长密度的时间提前,但是生长的最大细胞密度和平均比生长率却呈下降趋势,增值模型反应的情况与观测结果相一致,随着初始密度的增加,依赖于初始种群密度的参数(a)减少,环境容量(K)减少,种群瞬时增殖速度(r)下降。4种不同初始密度(0.05×104、0.10×104、0.15×104、0.30×104cells/mL)条件下,微小亚历山大藻细胞的毒性呈现先增大后减小趋势,在初始密度为0.1×104cells/mL条件下,同一生长期内细胞毒性比其他3个密度条件下高。HPLC检测微小亚历山大藻含有的毒素为GTX1-4,含量分别为2.14、2.08、4.97、5.04 fmol/cell。综合考虑微小亚历山大藻在生长过程中的细胞最大密度、达到最大密度所用时间以及细胞毒性大小等因数,采用(0.10~0.15)×104cells/mL接种密度培养微小亚历山大藻,能够达到较好的产毒效果。 卞中园 杨锡洪 解万翠 章超桦 李翥 杨亚东关键词:微小亚历山大藻 麻痹性贝类毒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