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京晶

作品数:24 被引量:70H指数:4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妊娠
  • 5篇综合征
  • 4篇妊娠合并
  • 4篇妊娠期
  • 4篇宫颈
  • 3篇妊娠并发
  • 3篇妊娠并发症
  • 3篇睡眠
  • 3篇睡眠呼吸
  • 3篇睡眠呼吸暂停
  • 3篇胎儿
  • 3篇子宫
  • 3篇先天
  • 3篇先天性
  • 3篇畸形
  • 3篇分娩
  • 3篇并发
  • 3篇并发症
  • 2篇心功能
  • 2篇心血管

机构

  • 24篇北京大学
  • 1篇滨州医学院附...
  • 1篇北京协和医院

作者

  • 24篇杨京晶
  • 10篇梁梅英
  • 6篇王山米
  • 5篇刘国莉
  • 5篇王建六
  • 3篇魏俊
  • 3篇魏丽惠
  • 3篇张晓红
  • 2篇董霄松
  • 2篇韩芳
  • 2篇沈丹华
  • 2篇孙蓬明
  • 2篇徐雪
  • 1篇韦平
  • 1篇周兵
  • 1篇宋桂宁
  • 1篇谢然
  • 1篇周蓉
  • 1篇张冲
  • 1篇陆松松

传媒

  • 14篇中国妇产科临...
  • 4篇中华围产医学...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妇产科杂...
  • 1篇中国实用妇科...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3
  • 3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0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妊娠合并抗磷脂综合征13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抗磷脂综合征患者的孕期治疗与母儿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人民医院1990年1月至2013年7月妊娠合并抗磷脂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妊娠期共13例患者符合抗磷脂综合征的诊断。其中,按诊断时间分孕前诊断10例,孕期诊断3例;按类型分原发性抗磷脂综合征12例,继发性抗磷脂综合征1例。13例患者中3次以上胎停育或胎死宫内病史者8例。孕期治疗以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2例,以低分子肝素治疗3例,以小剂量阿司匹林联合强的松治疗3例,以小剂量阿司匹林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3例,由于血小板减少以糖皮质激素及丙种球蛋白治疗1例,单独丙种球蛋白1例。母儿结局:13例患者均获活产新生儿,围产死亡率0%。足月分娩11例,早产2例,平均体重(2 921.43±1326.6)g。胎儿宫内生长受限2例。重度子痫前期1例,妊娠高血压1例。结论孕期适当的干预治疗可改善妊娠合并抗磷脂综合征患者的妊娠结局,应重视并提高对妊娠期出现的抗磷脂综合征的及时诊断及必要的治疗。
杨京晶梁梅英王山米张冲
关键词:抗磷脂综合征肝素阿斯匹林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高血压合并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双胎孕妇3例
2024年
本文报告3例慢性高血压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HS)的双胎孕妇应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CPAP)后的母儿结局。3例双胎孕妇均合并慢性高血压;均因夜间有打鼾、呼吸暂停症状,行多导睡眠图监测,诊断为OSAHS。病例1孕28周行CPAP治疗后1个月,血压缓慢升高,伴尿蛋白增加,孕34周并发溶血、肝酶升高、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剖宫产;病例2孕11周行CPAP治疗,孕期血压平稳,孕37周行剖宫产;病例3孕13周行CPAP治疗4个月后血压升高,尿蛋白阳性,经药物治疗,血压降低,尿蛋白转阴,孕32周因并发胎膜早破行剖宫产,CPAP治疗至分娩,母婴结局良好。由这3例认为,CPAP可能延缓慢性高血压合并OSAHS双胎孕妇孕期血压上升的时间,有助于减少不良母婴结局。
吕晓王晶玉魏俊杨京晶韩芳刘国莉
关键词:高血压连续气道正压通气
先天性心血管畸形与22q11微缺失的关系及TBX5基因突变的研究
杨京晶
关键词:先天性心血管畸形荧光原位杂交基因
非重症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2次妊娠母儿结局的自身对照研究
2022年
目的探讨非重症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2次妊娠病情变化、母体并发症及新生儿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至2020年6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收治的40例具有2次分娩结局的非重症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患者2次妊娠期不同阶段血小板计数、药物治疗、母体并发症及新生儿情况。采用χ^(2)检验、Fisher精确概率法、配对样本t检验、Wilcoxon符号秩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Mann-WhitneyU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40例非重症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中,18例为初产妊娠前诊断,22例为初产妊娠期首次诊断,2次妊娠前血小板水平及治疗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二胎组与初产组比较,妊娠早、中、晚期平均血小板计数及血小板轻、中、重度减少患者的构成比,母体出血评分及药物治疗率构成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2次妊娠期母体并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胎膜早破、早产、贫血的发生率比较差异也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二胎组产后出血及严重产后出血发生率分别为30.0%(12/40)和22.5%(9/40),分别高于初产组的7.5%(3/40)和5.0%(2/40)(χ^(2)值分别为6.64和5.17,P值分别为0.010和0.023);二胎组产后出血量高于初产组[500 ml(213~795 ml)与300 ml(163~400 ml),Z=-2.34,P=0.019]。二胎组新生儿出生体重、被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发生率、颅内出血发生率及病死率与初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二胎组新生儿出生1周内最低血小板计数为(202.2±106.7)×10^(9)/L,低于初产组[(222.5±91.8)×10^(9)/L,Z=-2.04,P=0.041]。结论非重症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二胎妊娠与初产相比原发病情无明显加重,妊娠期母体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增加,但分娩期产后出血风险增加,新生儿被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发生率增高。
王一麟刘越飞杨京晶徐雪梁梅英
关键词:血小板减少
围产期心功能不全59例临床分析
2009年
目的探讨围产期心功能不全的临床相关因素。方法对北京大学人民医院1990年1月至2008年12月间收治的59例围产期心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围产期心功能不全以妊娠高血压性心脏病发生率最高,22例(37.29%),其次是风湿性心脏病10例(16.95%),先天性心脏病9例(15.25%)等;②按心功能分级,Ⅱ级17例(28.81%),Ⅲ级22例(37.29%),Ⅳ级20例(33.90%);③按心功能不全发生的时间:产前发生47例(79.66%),产时2例(3.39%),产后10例(16.95%);④分娩方式:剖宫产44例(74.58%),产钳5例(8.47%),顺产10例(16.95%);⑤孕产妇死亡1例,围产儿死亡率2例(33.9‰)。结论59例围产期心功能不全的病因以妊娠高血压性心脏病占首位,产前发生为主,分娩方式的选择以剖宫产为主。重视产时及产后心衰的预警。
杨京晶梁梅英王山米
关键词:心功能妊娠风湿性心脏病
妊娠合并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诊治被引量:12
2004年
王山米杨京晶
关键词:妊娠再生障碍性贫血
卵巢储备功能下降子宫内膜癌孕激素治疗后中西医结合助孕成功一例被引量:4
2018年
一、病例摘要患者,女,33岁,主因"发现子宫内膜病变1个月"于2015年12月20日就诊本院。患者平素月经规律,6~7 d/25 d,于2015年6月开始出现月经量减少,为既往正常经量的1/3,月经周期无改变,口服中药治疗无改善。患者因婚后未避孕未孕1年,配偶无精子症,拟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促排卵前外院超声提示:子宫内膜厚1.2 cm,宫腔下段回声不均,可见较丰富血流信号。因子宫内膜回声不均于2015年11月23日行宫腔镜检查,术中见子宫腔中下段右侧壁及前壁见结节样突起直径0.5~1.0 cm,表面血管走形清晰。
韩明周蓉尹东辉张翠彦杨京晶鹿群贾莹莹王建六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卵巢储备功能中西医结合激素治疗助孕
妊娠合并干燥综合征患者母儿结局及相关因素分析
2021年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母儿结局及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20年5月间就诊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产科的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52例为研究组;随机选取同期在本院建档的单胎妊娠26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研究组按照诊断时间分为孕前诊断组和孕期诊断组。结果 52例患者共56次妊娠,无孕产妇死亡,共获得活产新生儿55例(98.2%),胎死宫内1例次(1.8%)。分娩孕周(38.15±1.90),阴道分娩例27例(48.2%),剖宫产29例(51.8%)。研究组与对照组平均年龄[(31.89±3.55)vs(30.81±3.73)]岁,P=0.035;平均分娩孕周[(38.15±1.90) vs (39.36±1.23)]周,P <0.001;新生儿平均体重[(2 985.27±515.90)vs(3 372.54±431.87)]g,P <0.001;早产(16.1%vs 3.8%,P=0.002);子痫前期(5.4%vs 0.8%,P=0.041)、剖宫产率(51.8%vs 22.7%,P <0.001)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孕期诊断组较孕前诊断组分娩孕周低[(36.26±2.76)vs (38.34±1.73)]周,(P=0.018),子痫前期的发生率高(33.3%vs 2%,P=0.0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妊娠合并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妊娠并发症高,早产、子痫前期发生率增加。
杨京晶梁梅英
关键词:干燥综合征妊娠妊娠并发症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关系
2023年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特别是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P)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4月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建档、因OSAS高危于孕期行睡眠监测的孕妇228例作为观察对象,查阅病历收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是否确诊为OSAS,分为OSAS组(105例)和非OSAS组(123例),采用非参数Mann-WhitneyU检验、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比较两组孕妇的一般资料和母儿结局,进一步对两组孕妇HDP各类型的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1)与非OSAS组比较,OSAS组孕妇的中位孕前体重指数(分别为23.6、27.6 kg/m2)及打鼾症状的比例[分别为28.9%(33/114)、59.2%(61/103)]均较高,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2)OSAS组孕妇HDP的发生率高于非OSAS组[分别为67.6%(71/105)、39.0%(48/123)],妊娠期糖尿病(GDM)的发生率高于非OSAS组[分别为40.0%(42/105)、26.8%(33/123)],OSAS组孕妇的中位分娩孕周低于非OSAS组(分别为38.4、39.0周),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非OSAS组和OSAS组孕妇的分娩方式、转入重症监护病房、产后出血、早产、小于胎龄儿、窒息、转入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脐动脉血气分析pH<7.00的比例、新生儿出生体重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3)与非OSAS组比较,OSAS组孕妇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分别为11.4%(14/123)、22.9%(24/105)]、慢性高血压伴发子痫前期[分别为11.4%(14/123)、30.5%(32/105)]的发生率更高,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 OSAS与HDP(尤其是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及慢性高血压伴发子痫前期)和GDM有关,可为高危孕妇中开展OSAS的筛查和诊治提供一定的实践依据。
白瑞王晶玉张驰洪申达张林燕魏俊王雁杨京晶董霄松韩芳刘国莉
FISH技术在先天畸形胎儿基因诊断中的应用探讨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应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研究先天畸形胎儿中先心病相关基因的表达缺失率。方法选取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产前诊断为胎儿先天畸形病例31例,其中心血管畸形16例,非心血管畸形15例。产前经脐带血穿刺留取胎儿血。选取同期正常新生儿12例作为对照组,分娩时留取脐血。应用间期FISH方法,检测畸形胎儿及正常新生儿的TUPLE1基因表达缺失率。结果正常新生儿组与先天畸形胎儿组TUPLE1基因表达缺失率分别为0%和35.48%,两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心血管畸形与非心血管畸形胎儿组的TUPLE1基因表达缺失率分别为43.75%及26.67%,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TUPLE1基因因素是胎儿先天性畸形的重要病因。
杨京晶梁梅英魏丽惠张嶙韦平黄振宇魏艳秋宋桂宁Zhong Chen
关键词:荧光原位杂交先天性心血管畸形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