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病变
  • 1篇心病
  • 1篇心功能
  • 1篇心功能不全
  • 1篇心肌
  • 1篇心肌样细胞
  • 1篇心血管
  • 1篇心血管事件
  • 1篇血管
  • 1篇血管事件
  • 1篇血小板
  • 1篇诱导剂
  • 1篇预后
  • 1篇远期
  • 1篇远期预后
  • 1篇向心
  • 1篇抗血小板
  • 1篇抗血小板药
  • 1篇肌样细胞

机构

  • 2篇第四军医大学...

作者

  • 2篇黄炜
  • 2篇侯婧
  • 2篇杨娜
  • 2篇侯兆蕾
  • 2篇达晶
  • 2篇侯红
  • 2篇刘博武
  • 2篇吕安林
  • 1篇王海昌

传媒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2篇2012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四种诱导剂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心肌样细胞的分化被引量:2
2012年
背景:不同诱导剂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形成心肌样细胞功能学方面的研究未见报道。目的:观察5-氮杂胞苷、血管紧张素Ⅱ、骨形态发生蛋白2和P53特异性抑制剂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心肌样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分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取第3代细胞分为5组,即正常对照组,5-氮杂胞苷组、血管紧张素Ⅱ组、骨形态发生蛋白2组和P53特异性抑制剂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技术鉴定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表面特定抗原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诱导4周后Cx43、肌钙蛋白Ⅰ表达情况,fluo3/AM钙离子探针激光共聚焦检测诱导4周后钙瞬变能力。结果与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表面抗原CD29、CD44、CD45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9.1%,90.4%和1.9%。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各诱导组均有肌钙蛋白Ⅰ的表达,P53特异性抑制剂组较其余各组表达多(P<0.05),骨形态发生蛋白2组较其余各组表达少(P<0.05)。Cx43蛋白在各组之间均有表达,正常对照组较各实验组明显较少(P<0.05),P53特异性抑制剂组较其余各组表达多(P<0.05),血管紧张素Ⅱ组较其余各组表达少(P<0.05)。钙瞬变功能测定结果显示,荧光强度血管紧张素Ⅱ>P53特异性抑制剂>5氮杂胞苷>骨形态发生蛋白2>正常对照组(P<0.01)。提示不同诱导剂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之后,各实验组均能向心肌样细胞分化,表达心肌特异性蛋白。而不同诱导剂发挥作用的通路不同,从而对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形成心肌样细胞的功能产生不同影响。
刘博武吕安林黄炜侯婧侯兆蕾侯红达晶杨娜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剂分化心肌样细胞
冠心病PCI术中/后风险和预后评估及临床意义被引量:8
2012年
冠心病介入治疗(PCI)由于创伤小、疗效可靠、死亡率低和术后康复快等优点,已广泛用于冠心病的病因学治疗,并获得了非常好的近、远期预后[1]。随着介入治疗例数增加、手术难度提高和普及程度的拓广,各种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也逐渐增加,有的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因此术前充分评估患者的全身状况、术中和术后风险及近、远期预后是非常重要的。一、术中风险影响因素(一)全身因素全身一般状况与手术中发生各种并发症和危险的发生概率密切相关[2]。
吕安林王海昌黄炜达晶侯兆蕾刘博武杨娜侯红侯婧
关键词:冠状动脉病变远期预后心功能不全心血管事件抗血小板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