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定胜
- 作品数:18 被引量:15H指数:3
- 供职机构:玉溪师范学院文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语言文字文学更多>>
- 教学内容“随意发挥”病理分析——以《小露珠》为例
- 2015年
-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语文教育研究的重心从“怎么教”转向“教什么”,也就是从教学方法层面转向教学内容层面,这是由语文学科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决定的。其他学科的教学内容是以固定的形态直接呈现在教材中的,而语文教材只是学习的材料和对象,它虽然体现着教学内容,却不是教学内容的直接呈现。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教些什么,是需要语文教师认真研读后再根据其教育价值来确定的。
- 杨定胜代薇
- 关键词:教学内容《小露珠》病理分析语文教育研究语文教材新课程改革
- 寻梦:《再别康桥》的教学灵魂
- 2015年
- 《再别康桥》是中学语文教材中广受师生喜欢的篇目,许多教师只把眼光放在内容层面的"告别"主题和形式层面的"三美"理论上。许多研究从"惜别启发他灵性和智慧的康桥"、"惜别过去在康桥的美好时光"、"惜别那段和林徽因刻骨铭心的爱情"、"惜别他追求自由和美的理想"、"惜别他的西洋梦"等方面实现了对文本的多元解读,但是解读的视角也还是停留在"离别"的视角上,教学就容易陷入到千篇一律的套路中。虽然《再别康桥》的诗名包含"别"的内容指向,离愁别绪也是诗的内容之一,但是没有抓住文本独特的魅力。"
- 杨定胜杜红蓉
- 关键词:《再别康桥》中学语文教材林徽因客观物象
- 论小说阅读教学活动的分析框架
- 2022年
- 小说的阅读教学和分析是一个深入又不断变化的复杂过程,将阅读方式、小说意义和阅读立场三个维度整合起来形成的分析框架,能够较为清晰地描述小说阅读教学活动的复杂性,有效把控教与学的节奏及进程,有助于精准地分析小说阅读教学活动的过程和实效,从而提升小说课堂教学质量。
- 杨定胜
- 关键词:小说阅读教学
- 《变色龙》:生命教育的人性之维被引量:1
- 2012年
- 《变色龙》是中学语文教材的经典篇目,当前的相关研究主要从这样几个角度来展开:一是人物形象分析,包括主要人物奥楚蔑洛夫,还有小警员、首饰匠、看客,这也是最为常见的分析视角。二是艺术手法分析,包括语言分析、讽刺艺术分析、重复的技巧、
- 杨定胜
- 关键词:《变色龙》生命教育人性中学语文教材人物形象分析奥楚蔑洛夫
- 生命教育的复杂性与艺术性——读《在山的那边》
- 2014年
- 《在山的那边》是令众多教师和学生印象深刻的一首诗。诗的前半部分既紧扣了刚升人初一年级的学生所处年龄阶段的生活现实,也激活了部分教师潜存于大脑中的童年的生活经验,而诗的后半部分或多或少地印证了部分教师的成长经历,对于学生则是鞭挞和激励,所以整首诗都能够引起教师和学生的情感共鸣。
- 杨定胜杨定云
- 关键词:《在山的那边》生命教育艺术性
- 隐性课程视角下的生活化语文教育
- 20世纪80年代隐性课程的研究在国内兴起,国内学者开始对隐性课程的概念、特点、功能等因素进行研究,注重分析学校的物质环境、文化环境、师生关系等因素,研究的领域和范围在不断拓展。隐性课程是指学校、家庭、社会中以暗示、内隐等...
- 杨定胜
- 关键词:隐性课程潜移默化母语习得语文教学
- 文献传递
- 语文教学中生命教育的五个维度——以《三颗枸杞豆》为例
- 2010年
- 在基础教育阶段的各门课程中,语文课堂被认为是实施生命教育的最佳场所,因为作为语文课程内容主体的文学作品是源于人类生产生活的。从这个层面来看,语文关注着人类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生活,同时也建构着学生的精神世界。语文教材中众多鲜活的人物形象和各类事件,都是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资源,所以语文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重要场域,这己成为众多教育工作者的共识。
- 杨定胜杜红蓉
- 关键词:生命教育语文教学《三颗枸杞豆》维度基础教育阶段课程内容
- 文学阅读大概念的内涵、类型与教学方式
- 2022年
- 文学阅读大概念是从文学阅读的角度反映文学学科核心观念和思维方式的概括性知识。一种是将多个文学构成要素勾连起来的大概念,另一种是建立文学文本特征与阅读效果之间关系的大概念。文学阅读大概念的教学,要从“告知”式的讲授转向理解性教学,用探究式教学触发“协同思考”,把大概念转化成“基本问题”来驱动学生的探究学习。
- 杨定胜代薇
-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
- 文学阅读大概念的内涵、类型与教学方式
- 2022年
- 文学阅读大概念是从文学阅读的角度反映文学学科核心观念和思维方式的概括性知识。一种是将多个文学构成要素勾连起来的大概念,另一种是建立文学文本特征与阅读效果之间关系的大概念。文学阅读大概念的教学,要从“告知”式的讲授转向理解性教学,用探究式教学触发“协同思考”,把大概念转化成“基本问题”来驱动学生的探究学习。
- 杨定胜代薇
-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
- “知识与能力之关系”研究的困境与对策被引量:1
- 2018年
- 当前知识与能力的关系研究陷入了困境:研究结论浅表化,囿于“互为基础和前提”的常规认知圈;概念内涵及所属范畴的认知模糊化,缺乏一致的认知基础和研究前提;“转化条件”分析缺乏有效验证,研究结论无法指导实践.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是:缺乏研究取向;研究思维平面化、模糊化;研究方法以逻辑思辨为主,缺乏针对性的实证研究.可能的解决策略是选择最符合能力特征的研究取向,转变研究思路和分析框架.
- 杨定胜张婧
- 关键词: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