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年华 作品数:13 被引量:25 H指数:3 供职机构: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统计与信息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曙光计划”项目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创新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经济管理 文化科学 社会学 更多>>
一个Peer-to-Peer环境下综合信誉计算模型 被引量:1 2010年 为了有效地评估P2P网络中节点的信誉,提出了一种基于激励与惩罚机制的信誉计算模型。该信誉模型的计算数据源包括节点的直接交易经历和其他节点的推荐数据,推荐数据包括推荐节点与目标节点的直接交易经历以及它们在交易前曾经查询的数据。通过赋予这些数据不同的权重,使用相对的激励与惩罚机制综合计算节点的信誉。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不仅可以遏制恶意节点,而且可以保证较高的交易成功率。 孙华 虞慧群 杨年华关键词:P2P 惩罚 基于带抑制弧的时延着色Petri网的嵌入式系统建模与验证 被引量:2 2010年 结合着色Petri网和时延Petri网,提出了一种适合于复杂嵌入式系统建模方法。该方法在库所中表示数据、控制信息和时间戳,在变迁中引入时延、控制函数与变迁函数,利用抑制弧简化模型。该方法可以对复杂的嵌入式系统进行建模,还可以利用现有的Petri网技术分析系统性质。通过实际案例展示了该方法的应用和可行性。 杨年华 虞慧群关键词:PETRI网 嵌入式系统 分布式工作流中事务处理的研究与应用 工作流可以看成是分布式、异构环境下,按照业务规则进行的一系列程序调用和数据交换.工作流管理系统(Workflow Management System,WFMS)是开发和执行工作流的工具和平台.工作流运行环境的特点和运行的... 杨年华关键词:工作流 事务处理 并发控制 基于广义随机着色Petri网的Web服务组合模型 被引量:3 2012年 给出了广义随机着色Petri网(GSCPN)和基于GSCPN的Web服务模型,实现了Web服务QoS和数据的表示,并给出了基于GSCPN的服务组合运算方法。用模型的层次化方法来降低模型的复杂性,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模型状态爆炸问题。分析了组合运算的性质,探讨了模型的性质和QoS分析方法。 杨年华 虞慧群 郭新顺关键词:PETRI网 WEB服务 基于扩展ITCPN的UML状态图建模 2011年 在ITCPN(Interval Timed Colored Petri Nets)模型的基础上引入变迁条件函数和变迁数据操作函数,实现对UML状态图中数据计算的建模;利用抑止弧对迁移的优先级进行建模;同时借助抑止弧实现了对UML状态图中子状态之间"或"语义的建模。 杨年华 虞慧群 陆旻关键词:UML 状态图 PETRI网 带抑制弧的时延着色Petri网模型检测技术 被引量:3 2011年 带抑制弧的时延着色Petri网(Timed Colored Petri Nets with Inhibitor Arcs,TCPNIA)是一种描述实时嵌入式系统的模型。给出了从TCPNIA到时间自动机的结构化转换算法,以利用变迁冲突调解机制保证TCPNIA模型和转换后的时间自动机模型语义等价;并给出了语义等价的证明和算法复杂度分析。层次化方法被用来提高模型检测的时间与空间效率。通过实际案例展示了该技术的应用和可行性。 杨年华 虞慧群 孙华关键词:时间自动机 JAVA类库中的策略模式 被引量:10 2004年 为了使程序具有一个良好、灵活的结构 ,充分的可扩展性和代码的可重用性 ,设计模式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本文以策略模式在JAVA类库中的应用为例 ,具体介绍策略模式问题的产生、解决和效果。 杨年华 张礼平关键词:面向对象 程序设计 体系结构 JAVA语言 类库 基于P2P的无需第三方验证的本地信誉存储管理 2011年 目前将信誉信息存储在本地进行管理的方法需要通过第三方验证信誉的完整性,这在动态的P2P环境中很难实现,而且信誉信息易丢失或被篡改.提出了一种新的本地存储信誉信息的管理方法,将信誉信息以证书的形式存储在本地,并由所有者自行维护.通过设计相应的协议,实现了旧信誉证书的完整性验证以及新信誉证书的生成.该方法避免了大量的通信开销,提高了查询效率,并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孙华 虞慧群 杨年华关键词:PEER-TO-PEER 数字签名 完整性 模型驱动构架中的可信嵌入式软件建模与分析 随着硬件性能的快速提升,通信与网络的迅速发展,嵌入式系统及其应用不断涌现。嵌入式软件系统的复杂性也在迅速增长。软件在嵌入式系统中占据重要地位。如何利用现代软件工程的方法与技术,降低软件开发的复杂性、适应经常变化的客户需求... 杨年华关键词:嵌入式系统 驱动架构 软件开发 程序设计 面向服务架构的信管专业人才培养 被引量:2 2015年 随着大数据与云计算的快速发展,企业对掌握面向服务架构技术的人才需求急剧增长。给出了面向服务架构人才需求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培养课程体系,并介绍了该体系下各门课程的关系及改革内容以实现对该目标的支持。为了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和团队意识,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进行了相应的改革。 杨年华关键词: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课程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