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慈清 作品数:70 被引量:165 H指数:6 供职机构: 新乡医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河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 博士科研启动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生物学 农业科学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更多>>
N-cadherin通过β-catenin调控鸡胚脊髓连合纤维向对侧的投射 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阐明鸡胚发育过程中神经钙黏蛋白(N-cadherin)和β-连环蛋白(β-catenin)在脊髓连合纤维发育中的作用。方法:在鸡胚发育第3天(stage22),将N-cadherin和β-catenin干扰载体通过活体电转基因技术导入脊髓,电转后继续培养3 d(stage29),取材、固定、包埋和切片。分为N-cadherin干扰组、β-catenin干扰组,β-catenin和N-cadherin共同干扰组以及转染p GU6-GFP-neo表达质粒对照组;采用荧光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N-cadherin和β-catenin蛋白表达变化;根据GFP表达结果,观察脊髓连合纤维的投射情况。结果:在鸡胚发育过程中,在脊髓抑制N-cadherin的表达会降低β-catenin的表达;在Ncadherin抑制表达72 h后观察到脊髓连合纤维向对侧的投射产生被抑制;抑制β-catenin表达出现类似向对侧投射障碍;Ncadherin和β-catenin同时被干扰时,连合纤维投射的抑制效果相似。结论:N-cadherin参与调控脊髓连合纤维的发育过程,其部分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β-catenin的表达实现的。 杨慈清 李小英 王聪睿 张必超 李晗 林俊堂关键词:鸡胚 Β-连环蛋白 神经纤维 鸡胚培养及活体电转基因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建立和优化鸡胚胎带壳培养(in ovo culture)、去壳培养(ex ovo culture)和活体原位电转基因(in vivo electroporation)等技术。方法鸡胚孵化第2~3天,带壳培养至2~3 d和去壳培养至5~6d,分别在脊髓和大脑视顶部位,在电压18V、电流60mA、间隔90ms和电脉冲6次(60ms/次)的条件下进行定时定位活体电转基因。结果带壳和去壳培养样本数分别为20个和10个,成活率分别是85%和80%,胚胎发育至2~3 d和5~6 d在脊髓和视顶部位转染样本数分别为11个和10个,阳性表达率为54.5%和60%。结论成功建立和优化了鸡胚培养和活体定时定位电转基因的方法。 杨慈清 毛会丽 林俊堂关键词:发育 鸡胚 羔羊肥育试验 2006年 选用波德代羊(♂)蒙古羊(♀)F1和无角陶赛特羊(♂)蒙古羊(♀)F1中3、5月龄的公羔、羯羔和母羔各5只,以相同月龄的蒙古羊公羔为对照进行30天的短期肥育试验,试验采用放牧+补饲的肥育方式.结果表明:5月龄组波德代和陶塞特杂种羔羊日增重最高达300 g/d和293 g/d,极显著(P<0.01)高于对照组(203 g/d),饲料转化率分别是对照组的1.5和1.3倍,经济效益是对照组的3.9和3.8倍;3月龄组波德代和陶塞特杂种羔羊日增重最高达280 g/d和267 g/d,也极显著(P<0.01)高于对照组(216 g/d),饲料转化率是对照组的1.3和1.5倍,经济效益是对照组的2.3和3.1倍. 冯涛 曾玉峰 杨慈清 曹忻 赵有璋关键词:羔羊 肥育 波德代 无角陶赛特 心肌细胞增殖方式和增殖潜能的探讨 徐振平 范雪晖 李永海 杨慈清 王树芳 李虎 胡红军 张光谋 郭志坤 心肌细胞增殖,长期以来成为困扰医学界的一大难点。人们一直以为个体出生后心肌细胞很快退出细胞周期,进入细胞分化的终点,不能再继续更新,对心肌细胞增殖的调控方式和机制的研究,未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然而,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细胞...关键词:关键词:端粒酶 免疫组化方法 鸡胚发育早期Sonic Hedgehog在脊髓中的异位表达对形态结构及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2014年 该文主要分析音猬因子(Sonic Hedgehog,Shh)在鸡胚发育过程中对脊髓形态结构的形成和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实验过程采用鸡胚带壳开窗培养技术,待胚胎发育至第3 d,将2μg/μL pCAGGS-Shh和0.25μg/μL pCAGGS-GFP质粒以1:8浓度混合,将0.1~0.5μL混合液准确地注射到神经管,在电压18 V、每次脉冲60 ms、间隔100 ms、电脉冲6次的条件下进行定时定位活体电转基因,电转后6 h开始到5 d分别收集胚胎,冰冻切片,采用荧光免疫组化和DAPI染色观察组织形态结构及相关蛋白的变化。结果表明,电转后6 h便可以观察到GFP的表达,24 h时Shh在脊髓中的异位表达能够诱导转录因子Nkx2.2(NK2 homeobox 2)的表达,并且能够抑制Pax7(paired-type homeobox 7)的表达,而Shh异位表达时脊髓的结构发生了明显的改变;说明Shh作为脊髓发育过程重要的信号分子,其异位表达能够诱导和抑制相关蛋白的表达,影响脊髓正常发育。 李小英 杨慈清 王聪睿 付苏雷 李晗 林俊堂关键词:鸡胚 脊髓 猪与小鼠海马成体神经发生以及海马结构特征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1 2012年 以小鼠为参照对象,探索猪海马的成体神经发生、形态结构以及细胞构筑的特点。本试验以成年猪和小鼠的海马为研究对象,以双皮质素作为研究成体神经发生的特异标记物,结合其他几种标记物进行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荧光染色。经对比分析发现,双皮质素可以作为一种研究成体神经发生的特异标志物;成年猪与小鼠海马中持续地进行着神经发生,但两者具有不同特点,其中成年猪海马新生神经元的平均胞体面积比小鼠小,但其平均相对树突长度比小鼠的长,以及单位齿状回长度新生神经元的数量也比小鼠多;另外,猪与小鼠海马的细胞组成、分层和基本结构大致相同,但猪海马齿状回呈现不规则的C形。猪海马构成与小鼠的大致相同,但其成体神经发生要更加活跃。 张学乾 杜蕊 杨慈清 陈树林 赵慧英 赵善廷关键词:海马 一种鸡胚发育过程脊髓神经纤维投射研究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建立一种鸡胚发育过程脊髓神经纤维投射的研究方法。方法采用鸡胚带壳开窗培养技术,在鸡胚胚龄3d(E3),通过活体电转基因技术将携带有报告基因绿色荧光蛋白(GFP)的质粒(pCAGGS-GFP)准确注射到脊髓腔进行定时定位活体电转,转染后3d在体视荧光显微镜下进行观察;取出GFP阳性表达的胚胎,剥离出脊髓,从顶板处破开之后将脊髓展开,用4%多聚甲醛固定1h后,对神经钙黏蛋白(N-cadherin)进行免疫荧光染色,用4’6-二脒基-2-苯基吲哚(DAPI)染细胞核;封片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神经纤维投射情况。结果对比横向切片和脊髓展开标本,两者均观察到GFP阳性转染侧的神经元纤维穿过底板沿对侧脊髓白质区边缘投射到神经结节,在脊髓展开标本中还可观察到神经纤维穿过底板再纵向向脑部投射;而N-cadherin免疫荧光染色结果表明,GFP基因的转染对机体正常的发育无明显影响。结论本实验建立了一种鸡胚发育过程脊髓神经纤维投射的研究方法。 胡阿珍 杨慈清 付苏雷 贾阳阳 李晗 郭志坤 林俊堂关键词:脊髓 神经纤维 鸡胚 钙粘蛋白在神经发育中的作用与干细胞对神经疾病调控机制 林俊堂 杨慈清 王聪睿 刘彦礼 乔梁 李小英 李晗 杨芬 管丽红 李永 神经系统的发育和神经疾病的治疗一直是神经科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正确的基因表达调控是保证中枢神经系统正常发育的关键。大量研究证明,在神经系统的形成过程中,多种类型的钙粘蛋白包括原钙粘蛋白和...关键词:关键词:中枢神经系统 基因表达 小鼠子宫内电转基因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建立小鼠子宫内电转基因技术,比较分析转染绿色荧光蛋白(GFP)后对胚胎发育及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怀孕15d的小鼠,水合氯醛麻醉后,取出两侧子宫,用毛细管注射针将2μg/μl的pCAGGS-GFP质粒0.5-1μl准确注射到胎鼠侧脑室,在电压40V、每次脉冲60ms,间隔940ms,电脉冲6次的条件下进行定时定位活体电转基因,电转后24h取材,甲醛固定冷冻冠状切片,DAPI染细胞核观察组织形态结构变化,荧光免疫组织化学检测α-SMA的表达差异。结果:妊娠15d孕鼠转染24h后小鼠成活率80%(8/10),胚胎成活率为54.2%(13/24),存活胚胎GFP阳性表达率为61.5%(8/13),GFP阳性表达胚胎脑组织切片,基因转染区域和正常组织区组织形态结构和α-SMA表达不存在差别。结论:成功建立了小鼠子宫内电转基因的方法。 杨慈清 李小英 卢习 付苏雷 赵善廷 林俊堂关键词:小鼠 转基因方法 鸡胚视顶发育过程中神经元增殖、迁移和分层形成的规律 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采用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标记鸡胚发育过程中视顶新生神经元,阐明鸡胚发育过程中视顶盖神经元增殖、迁移规律。方法:采用鸡胚开窗带壳培养的方式,在培养过程中,分别在胚胎发育的第E4天至E18.5d滴加1mg/ml浓度的BrdU各10肛l,每组5个胚胎,滴加BrdU后密封开口,继续培养,当培养到胚胎发育的E18.5d时,取材、甲醛固定、震荡切片,采用硫堇染色,观察视顶盖层的结构,免疫组织化学显示BrdU标记的新生细胞;显微拍照,分析不同时期表面灰质纤维层增殖细胞的数量、总面积、灰度平均值、平均光密度和平均积分光密度等参数,综合分析各阶段新生神经元的差异。结果:鸡胚视顶结构通过硫堇染色可以明显分成6层,在胚胎发育的E4d-8d是细胞大量增殖阶段,新生细胞数明显高于其他阶段;新生细胞在胚胎发育的E12d后明显减少。结论:鸡胚发育过程中,视顶从胚胎发育的E4d开始到E12d时,6层结构已经基本形成,新生神经元E12d后明显减少,其视顶盖6层结构的形成规律是从内向外。 杨慈清 杜蕊 张学乾 林俊堂 赵善廷关键词:鸡胚 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 视顶盖 增殖 神经元迁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