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成民

作品数:134 被引量:680H指数:16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输血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化学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7篇期刊文章
  • 24篇专利
  • 12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4篇医药卫生
  • 31篇农业科学
  • 5篇化学工程
  • 2篇生物学
  • 1篇冶金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37篇血红蛋白
  • 37篇红蛋白
  • 30篇蛋白
  • 30篇血红
  • 18篇红细胞
  • 16篇柴胡
  • 14篇血液
  • 13篇桔梗
  • 12篇药材
  • 12篇红细胞代用品
  • 11篇种子
  • 10篇血液代用品
  • 10篇人脐
  • 10篇人脐带
  • 9篇中药
  • 9篇北柴胡
  • 8篇休克
  • 8篇血红蛋白类
  • 8篇高铁血红蛋白
  • 7篇植物

机构

  • 111篇中国医学科学...
  • 22篇天津协和生物...
  • 6篇东北林业大学
  • 6篇天津大学
  • 5篇中国中医科学...
  • 5篇中国农业大学
  • 4篇山东中医药大...
  • 4篇四川大学
  • 4篇天津工业大学
  • 3篇中国医学科学...
  • 3篇内蒙古农业大...
  • 3篇成都正康药业...
  • 2篇贵州大学
  • 2篇四川大学华西...
  • 2篇齐齐哈尔大学
  • 2篇四川省劳动卫...
  • 2篇沈阳农业大学
  • 2篇天津师范大学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甘肃中医药大...

作者

  • 134篇杨成民
  • 49篇魏建和
  • 34篇刘嘉馨
  • 32篇王红
  • 31篇李燊
  • 19篇隋春
  • 18篇周文涛
  • 18篇褚庆龙
  • 16篇张鸿辉
  • 14篇李凤娟
  • 12篇陈刚
  • 11篇梁伟光
  • 10篇陈士林
  • 10篇金钺
  • 8篇曹海禄
  • 8篇李遥金
  • 8篇王劲峰
  • 7篇程惠珍
  • 7篇刘小平
  • 7篇李洪英

传媒

  • 24篇中国输血杂志
  • 9篇中国中药杂志
  • 7篇生物医学工程...
  • 7篇中国现代中药
  • 5篇中草药
  • 5篇世界科学技术...
  • 4篇中药材
  • 3篇园艺学报
  • 2篇种子
  • 2篇国外医学(输...
  • 2篇天津医药
  • 2篇中国种业
  • 2篇北京生物医学...
  • 2篇中国农学通报
  • 2篇现代中药研究...
  • 2篇国际生物医学...
  • 1篇卫生毒理学杂...
  • 1篇国外医学(生...
  • 1篇药学学报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年份

  • 2篇2023
  • 5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9
  • 6篇2018
  • 7篇2017
  • 7篇2016
  • 5篇2015
  • 8篇2014
  • 6篇2013
  • 4篇2012
  • 7篇2011
  • 12篇2010
  • 6篇2009
  • 16篇2008
  • 12篇2007
  • 7篇2006
  • 2篇2005
  • 3篇2001
1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用于不同分子量和不同替代度的羟乙基淀粉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属于医药领域,它涉及的是用于不同分子量和不同替代度的羟乙基淀粉的制备方法。其过程是在一定浓度的盐酸中加入一定比例的玉米淀粉,在规定的温度下进行水解反应,所得的水解反应液调整pH6.0~6.5后,在碱性条件下加入环氧...
杨成民梁伟光张鸿辉王保荣郭旭光由英才李燊赵梦麟李洪英许丽丽刘冬梅姚立静
文献传递
聚合人血红蛋白类血液代用品中不溶微粒含量检定方法的研究
2015年
目的选取5批实验室自制的HBOCs制品溶液,考察其不溶性微粒的含量并比较不同检测方法检测结果的差异。方法按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三部)不溶性微粒规定的光阻法和显微计数法对HBOCs制品进行检测。结果实验选取的5批次HBOCs制品不溶性微粒检测结果均符合《中国药典》(2010年版)相关要求;光阻法检测结果明显高于显微计数法检测结果;HBOCs溶液不同梯度稀释后,显微计数法检测结果线性相关性分别为0.9095(>10μm粒径)和0.8255(>25μm粒径),而光阻法检测结果线性相关性分别为0.1967(>10μm粒径范围)和0.0283(>25μm粒径范围)。结论选取的HBOCs制品不溶性微粒含量质量总体情况较好;梯度稀释法显示,显微计数法检测HBOCs不溶性微粒结果具有较明显的线性相关性,而光阻法检测结果无明显线性关系,二者检测结果具有显著差异。
陈刚莫玲刘嘉馨王红杨成民
关键词:血液代用品不溶性微粒光阻法
利用雄性不育系育成桔梗新品种‘中梗1号’、‘中梗2号’和‘中梗3号’被引量:27
2011年
‘中梗1号’、‘中梗2号’和‘中梗3号’是利用雄性不育系GP1BC1-12-11配制选择出的桔梗一代杂种,生长势强,根部药材产量高,抗立枯病。2年生‘中梗1号’桔梗总皂苷含量2.45%,桔梗皂苷D含量0.092%,侧根少,适于饮片加工。‘中梗2号’桔梗总皂苷含量2.89%,桔梗皂苷D含量0.097%,适于提取加工。‘中梗3号’桔梗总皂苷含量2.59%,桔梗皂苷D含量0.077%,粗纤维含量低,适于食用和药用。
魏建和杨成民隋春黄璐琦师凤华褚庆龙金钺
关键词:桔梗雄性不育系
1种快速、灵敏检测血红蛋白中总磷脂含量的方法
<正>目的鉴于脐带血制备的血红蛋白中红细胞膜总磷脂定量是血红蛋白类携氧载体药物质量控制关键指标之一,本文开展了脐带血制备的血红蛋白中红细胞膜总磷脂提取及含量分析等研究内容。方法将脐带血制备的血红蛋白用总磷脂萃取液进行总磷...
张学俊陈刚李燊周文涛杨成民刘嘉馨王红
文献传递
血液代用品研究进展与输血医学
血液代用品研究经过诸多学者和有志之士半个多世纪的艰辛奋斗,已取得了科学技术上的重大突破,展现了美好的发展前景;同时也发现了科学家们所未预想到的理论性和工程技术上的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为血液代用品本领域的继续研究增...
杨成民
桔梗RAPD-PCR体系的正交优化及引物筛选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建立桔梗RAPD-PCR反应的最佳体系并应用于桔梗遗传图谱的构建。【方法】以2个桔梗亲本GS16和GS106的叶片DNA为模板,对桔梗DNA的提取及对影响桔梗RAPD-PCR扩增的重要参数进行优化试验,并从53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在2个亲本间具多态性的引物。【结果】叶片研磨后用蒸馏水预洗及2次沉淀时加入3 mol/L NaCl(pH 5.2)溶液,提取的基因组DNA纯度较高。优化的最佳反应体系总体积为25μL,内含ddH2O12.4μL、10×buffer 2.5μL、引物0.3μmol/L、dNTPs 200μmol/L、Mg2+2.5 mmol/L、TaqDNA聚合酶0.5 U、DNA模板40 ng;反应程序为:94℃预变性4 min;94℃30 s,35.3℃1 min,72℃2 min,40次循环;72℃10 min。按此优化RAPD条件成功地从53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了115个在两亲本间具多态性的引物。【结论】改良的CTAB法能成功用于桔梗基因组DNA提取,建立的最佳反应体系可用于桔梗遗传图谱的构建。
夏晓娟王丽魏建和杨成民褚庆龙于婧
关键词:桔梗RAPD正交设计引物筛选
北京地区柴胡根腐病的病原菌鉴定被引量:21
2009年
Root rot disease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diseases of Bupleurum chinense DC..Pure isolates from host tissues were obtained.The results of pathogenicity test,morphology observation and ITS sequence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the disease was caused by Fusarium oxysporum.
李勇刘时轮杨成民魏建和丁万隆
关键词:北柴胡根腐病病原菌鉴定多年生草本植物药材品种栽培面积
人胎盘血红蛋白聚合工艺的优化研究被引量:6
2013年
从影响血红蛋白与戊二醛聚合的相关因素戊二醛加样方式、血红蛋白浓度、戊二醛与血红蛋白摩尔比、反应时间和温度出发,以固定变量的方法逐个研究各因素对聚合产物分子量分布的影响,以达到降低制品平均分子量、提高有效转化率的目的。结果表明:原工艺平均分子量为(350.20±35.45)kD,有效转化率(分子量90~600kD)为53.27%±4.95%;而改进后工艺平均分子量为(158.60±8.70)kD,有效转化率为69.50%±3.70%。此外,改进后工艺应用于中试(扩大30倍)规模的验证性试验,有效转化率和平均分子量均可达到上述小试结果。
周文涛李燊李凤娟王劲峰陈刚杨成民
关键词:红细胞代用品戊二醛影响因素
聚合人脐带血红蛋白对大鼠心肌组织影响的初步探讨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讨聚合人脐带血红蛋白(PolyCHb)对动物心肌组织的影响。方法取18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均分为假手术(Sham)组:大鼠麻醉后仅行股动、静脉插管,颈静脉及右侧颈总动脉插管;NaCl组及PolyCHb组:除同Sham组一样麻醉、插管后,分别输注生理盐水或PolyCHb(800 mg/kg);连续监测基础值、输注后0、10、20、30、60 min 3组大鼠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左心室收缩末期压力(pes)、左心室舒张末期压力(ped)、室内压最大上升速率(dp/dt max)、室内压最大下降速率(dp/dt min)、等容舒张时间常数(Tau)。另取18只大鼠同样分作3组,麻醉、插管后按分组做相应处理,取输后1、3、6 h血样于EDTA抗凝管中,离心取血浆,测定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肌钙蛋白Ⅰ(cTnⅠ)含量,6 h时处死大鼠,取心脏做病理学检测。结果 PolyCHb组、 NaCl组与sham组比较:1)术(输)后0—60 min MAP(mmHg)及pes(mmHg)持续升高,至输注后60 min时,分别为128.50±7.26 vs 115.67±4.72 vs 106.5±14.84(P<0.05)与148.30±18.16 vs 122.83±13.57 vs 122.07±19.00(P<0.05);术(输)后HR(次/min):0 min时分别为302.83±20.76vs 371.00±43.36 vs 387.50±47.27 (P<0.05), 60 min时分别为391.50±34.26 vs 416.83±33.47 vs 431.50±33.76 (P>0.05); ped(mmHg):60 min时分别为11.34±11.58 vs 6.83±4.79 vs 8.14±4.25(P>0.05);2)dp/dt max(mmHg/s)与dp/dt min(mmHg/s)术(输)注0 min分别为6 530.50±418.63 vs 8 341.50±1 095.00 vs 8 242.17±1 579.38与5 352.83±449.02 vs 7 687.00±1 111.87 vs 7 799.50±2 246.39(P<0.05),至术(输)后60 min分别为8 139.00±758.26 vs 10 083.33±1 256.59 vs 10 032.17±1 779.30与7 457.33±915.62 vs 9 192.00±892.90 vs 9 069.50±2 104.49(P<0.05);3)Tau术(输)后0 min分别为17.01±3.72 vs 12.69±3.32 vs 12.57±2.07(P<0.05);4)CK-MB(pg/mL)术(输)后1、3 h术(输)后1、3 h时分别为63.41±13.15 vs 49.67±20.10 vs 38.20±6.02与101.88±28.08 vs 37.80±18.21 vs 37.94±10.71(P<0.05);5)cTnI(pg/mL)术(输)后3 h分别为14.61±7.03 vs 5.32±2.96 vs 5.72±2.
王京李琬晶李遥金李红英李燊王红杨成民刘嘉馨
关键词:心肌组织肌酸激酶同工酶
血红蛋白最佳聚合工艺匹配条件的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 探讨以戊二醛为交联剂的血红蛋白类氧载体(HBOCs)的聚合工艺匹配条件的优化研究,进一步降低终产品的平均分子质量和超大分子含量,提高聚合血红蛋白的有效转化率.方法 在前期对人胎盘血红蛋白与戊二醛交联的单因素影响水平的研究基础上,选取戊二醛的加样速度、血红蛋白的质量浓度和戊二醛与血红蛋白的摩尔比3个因素做正交试验以优化血红蛋白聚合工艺的匹配条件.结果 戊二醛与血红蛋白的摩尔比对聚合血红蛋白分子质量分布的影响最大,其次是血红蛋白的质量浓度,最后为戊二醛的加样速度.对平均分子质量的影响分析,不同的戊二醛与血红蛋白摩尔比条件下的平均分子质量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的血红蛋白质量浓度和戊二醛的加样速度条件下的平均分子质量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有效转化率的影响分析,不同的戊二醛与血红蛋白摩尔比和不同的血红蛋白质量浓度条件下的有效转化率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的戊二醛加样速度条件下的有效转化率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超大分子含量的影响分析,不同的戊二醛与血红蛋白摩尔比条件下的超大分子含量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血红蛋白的质量浓度和戊二醛的加样速度条件下超大分子含量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以上实验分析,优化确定了血红蛋白聚合工艺的最佳匹配条件.
周文涛李燊郝莎莎刘嘉馨王红杨成民
关键词:正交试验
共1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