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有东

作品数:15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大同市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动脉
  • 7篇心肌
  • 7篇心肌梗死
  • 7篇梗死
  • 6篇急性心肌梗死
  • 5篇冠状
  • 5篇冠状动脉
  • 4篇介入
  • 3篇经皮冠状动脉...
  • 3篇冠脉
  • 3篇冠状动脉介入
  • 2篇动脉介入
  • 2篇动脉造影
  • 2篇心肌梗死患者
  • 2篇血管
  • 2篇血压
  • 2篇造影
  • 2篇桡动脉
  • 2篇介入术
  • 2篇经皮冠状动脉...

机构

  • 11篇大同市第三人...
  • 2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临汾市人民医...
  • 1篇定州市人民医...
  • 1篇临汾市中心医...

作者

  • 12篇杨有东
  • 5篇顾成圻
  • 2篇屈飞
  • 1篇宋志宙
  • 1篇邓俊萍
  • 1篇张萍
  • 1篇赵霞
  • 1篇魏瑛
  • 1篇陈锋
  • 1篇白晓宏
  • 1篇岳龙
  • 1篇牛子民
  • 1篇张国江
  • 1篇王雅丽

传媒

  • 2篇中西医结合心...
  • 2篇临床合理用药
  • 1篇中华养生保健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中国循证心血...
  • 1篇中国科技期刊...
  • 1篇第三届中国心...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8
  • 2篇2014
  • 2篇2010
  • 1篇2009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540例患者冠状动脉造影术操作分析
2009年
杨有东顾成圻
关键词:冠状动脉造影术冠状动脉造影技术冠脉腔内成形术右冠状动脉经桡动脉
血管内超声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运用价值
目的通过分析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冠状动脉造影(CAG)及血管内超声(IVUS)检查数据,探讨血管内超声在定量分析冠状动脉临界病变管腔狭窄率,斑块性质,进一步治疗和评价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效果中作用。研究血管内超声...
杨有东
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冠状动脉造影血管内超声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文献传递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在心血管危重症患者的临床运用价值
2021年
探讨主动脉球囊反搏术(IABP)在心血管危重症(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休克前期、低血压状态、大面积心肌梗死、左主干病变)患者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本院2017年7月至2020年12月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PCI)的100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中是否辅助应用IABP将患者分为PCI组(A组,52例)及PCI+IABP组(B组,48例),比较两组治疗后平均动脉压、心率、尿量、射血分数、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分析IABP对心血管危重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应用IABP组术后可取得较高的平均动脉压(P<0.05)心率下降,尿量增加,血流动力学指标较单纯PCI组改善(P<0.05),术后10天射血分数较单纯PCI组增高(P<0.05),住院期间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IABP可以改善心血管危重症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改善幸存者的心脏功能及生活质量,但不能降低院内心源性病死率。
杨有东邱晓娜顾成圻
关键词: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急性心肌梗死冠脉介入
基于单病种质量控制的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路径优化效果评价
2022年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临床路径管理优化方案的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2021年1月~2022年3月大同市第三人民医院出院患者,根据临床路径优化前后的不同阶段,分别随机抽取AMI病例,对照组选取2021年1月~2021年6月优化前纳入临床路径管理的204例患者,研究组选取2021年11月~2022年3月优化后纳入临床路径管理的225例患者。比较两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平均住院费用、费用结构以及疾病转归等指标。结果研究组的住院总费用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费用结构中治疗费、手术费、药费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检查费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转归好转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单病种质量控制优化临床路径,可以规范诊疗行为、促进合理检查、合理用药,控制医疗费用。
李玲杨有东李建涛王雅丽高雪娟赵霞屈飞孟泽军李娟
关键词:医院管理急性心肌梗死
磺达肝葵钠与依诺肝素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临床结局比较:一项多中心、前瞻性的真实世界研究
2024年
目的本研究旨在比较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rimary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PCI)的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术后使用磺达肝葵钠和依诺肝素抗凝的死亡和出血风险。方法本研究为多中心、前瞻性的真实世界研究,选择2019年8月至2021年12月于中国8家医院收治的接受PPCI治疗的715例AMI患者。根据术后抗凝药物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依诺肝素组(40~60 mg/d)和磺达肝葵钠组(2.5 mg/d),均采用皮下注射,给药时间≤8 d。随访180 d,主要终点为死亡和心脑血管不良事件,次要终点为出血。结果本研究共纳入715例患者,其中磺达肝葵钠组380例,依诺肝素组335例。与磺达肝葵钠组相比,依诺肝素组患者的年龄较低,男性比例更高,体重更高,吸烟者和血栓抽吸者比例更高(P<0.05)。磺达肝葵钠组180 d出血发生率显著低于依诺肝素组(17.4%vs.26.0%,P=0.005)。使用Logistic回归模型调整年龄、性别、体重、吸烟、血栓抽吸因素后,磺达肝葵钠组180 d的死亡风险较依诺肝素组降低了69%(HR=0.31;95%CI:0.16~0.63,P=0.001)。且吸烟、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血栓抽吸、多个支架植入和高龄是死亡的危险因素,使用磺达肝葵钠是保护因素(HR=0.28;95%CI:0.12~0.65,P=0.003)。结论在接受PPCI治疗的AMI患者中,术后180d磺达肝葵钠组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依诺肝素组,且磺达肝葵钠可降低患者180d内的死亡风险。
郭彦青王敬萍王日军顾成圻杨有东范甲卯邓俊萍光彬谭琛毋会芃岳龙李俐王志鑫安健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依诺肝素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在AMI患者急诊PCI抗血小板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比较
2025年
目的比较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抗血小板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9年12月—2021年12月在大同市第三人民医院行急诊PCI治疗的AMI患者84例,利用抽签法随机分为替格瑞洛组42例和氯吡格雷组42例。2组术前均使用抗心肌缺血、抗凝剂及他汀类药物,替格瑞洛组术后使用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氯吡格雷组术后使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8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水平。治疗后随访6个月,比较2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包括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和出血事件。结果治疗8周后,2组LVEF均较治疗前升高,LVEDD较治疗前减小,CK-MB、LDH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替格瑞洛组变化幅度大于氯吡格雷组(P<0.05或P<0.01);治疗后随访6个月,替格瑞洛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低于氯吡格雷组(7.14%vs.23.81%,χ^(2)=4.459,P=0.035)。结论AMI患者急诊PCI使用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的效果较传统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更具临床优势,能改善患者的心功能,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张国江杨有东张艳花吕婧彭跃玲孟泽军屈飞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氯吡格雷
急性心肌梗死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并发脑出血3例临床分析
本文介绍了三例经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发脑出血的病例,对病例进行分析,并介绍了两小时溶栓法以及三小时溶栓法。
张萍宋志宙孟泽军杨有东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脑出血临床疗效
文献传递
血栓抽吸导管在急诊PCI术中的临床运用体会
2018年
我院目前正在成立大同市胸痛中心,所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均按照国家胸痛中心要求,开展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术),使梗死相关血管(IRA)得到及时开通,从而明显降低急性心肌梗死的病死率和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当冠状动脉内血栓负荷过重或血栓脱落导致血管远端栓塞时,经常出现"无复流"或"慢复流"现象,严重影响急诊PCI的疗效,并增加心肌梗死的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
杨有东顾成圻
关键词:血栓抽吸导管心肌梗死无复流
一种临时起搏器固定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临时起搏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临时起搏器固定装置,包括临时起搏器本体,所述临时起搏器本体表面活动套设有放置盒,所述放置盒后端面靠上处一侧固定设置有二号弹性宽绑带,所述放置盒后端面靠上处另一侧固定设置有一号弹...
杨有东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病人的临床特点分析
2022年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病人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2021年7月大同市第三人民医院心脏外科收治的134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病人的临床资料。随访记录术后30 d及1年内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及围术期次要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手术采用常规正中开胸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97例,左前外侧小切口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MIDCAB)37例,移植血管数量(2.54±1.19)支,其中37例移植1支,25例移植2支,36例移植3支,34例移植4支,2例移植5支;序贯旁路移植61例,行冠状动脉杂交血运重建术(HCR)14例,常规开胸行多支全动脉化旁路移植2例。134例病人中132例在非体外循环下完成,2例在体外循环下完成,术中未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或体外膜式氧合;2例因术后循环不稳定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治愈,1例再次手术者为切口愈合不良行切口清创手术,无1例行二次开胸止血及再次血管重建。术后30 d内4例发生MACCE,发生率为2.99%,其中死亡2例,术后冠状动脉痉挛导致恶性心律失常1例,脑卒中1例;围术期次要不良事件31例,发生率为23.13%,切口愈合不良5例,胸腔积液4例,气胸2例,术后心律失常17例(其中心房颤动16例,心室纤颤1例),上消化道出血1例,泌尿系感染1例,低心排血量(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辅助)1例;随访1~52个月,1年累计发生MACCE 6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死亡3例,脑卒中2例,恶性心律失常1例,发生率为4.48%。结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病人近期和中远期疗效良好。
牛子民白晓宏孟泽军陈锋杨有东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