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银辉
- 作品数:96 被引量:807H指数:15
- 供职机构: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 肠道缺血-再灌注对肺内源性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与转化生长因子β表达的影响及其与肺损伤修复的关系被引量:2
- 1999年
- 目的:研究肠道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肺内源性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与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变化规律,并探讨这种变化与肺损伤后修复发生的关系。方法:利用肠系膜上动脉夹闭模型,将60只大鼠分成假手术、缺血45分钟、缺血45分钟后再灌注6小时、24小时与48小时5组。用SP免疫组化法研究内源性bFGF与TGFβ在不同受创条件下肺组织的变化规律。结果:正常肺有少量bFGF与TGFβ的阳性表达,主要位于肺泡上皮细胞与微静脉内皮细胞。缺血45分钟与再灌注损伤早期,肺组织bFGF与TGFβ表达增加,以伤后6小时为甚,以肺泡上皮细胞和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胞膜最为明显。伤后24与48小时随着肺组织结构恢复,两种因子表达量已恢复至正常。结论:肺间接受创后bFGF与TGFβ两种生长因子表达量增加是对创伤的一种保护性反应,它将有利于机体在受创后的自我修复。
- 付小兵杨银辉孙同柱蒋礼先顾小曼常国友盛志勇
- 关键词:肠缺血BFGFTGFΒ
- 外源性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肠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被引量:22
- 2002年
- 目的 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对大鼠缺血性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利用肠系膜上动脉夹闭 (SMA) 4 5min后松夹造成缺血再灌注 (I/R)损伤作为动物模型。将 7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 (A组 )、生理盐水对照治疗组 (B组 )、bFGF抗体预处理组 (C组 )和bFGF治疗组 (D组 )。A组分离SMA但不夹闭 ,45min后活杀动物 ,其余各组分别于松夹后 2、6、2 4和 48h活杀动物 ,取血浆检测二氨氧化酶 (DAO)含量 ,取小肠组织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磷酸化 p38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 (MAPK)及SAPK/JNK的活性 ,并行苏木素 伊红(HE)染色于光镜下观察病理形态学改变。结果 HE染色结果显示 ,I/R损伤后 6h肠屏障功能损伤最严重 ,D组在再灌注 48h损伤较B组及C组减轻。损伤后 6h ,D组DAO含量 (2 .55± 1 .2 2 )低于C组 (2 .86± 0 .94) (P <0 .0 5)。p38MAPK及SAPK/JNK在正常小肠组织表达极少 ,I/R损伤后表达量增高。p38MAPK染色主要位于小肠隐窝 ,少量存在于绒毛尖处。B组及C组磷酸化 p38MAPK在 6h表达量达高峰 ,而D组在 2h达高峰。SAPK/JNK在各组表达均呈弱阳性 ,于再灌注后 2 4h表达量达峰值 ,组间无明显区别。结论 外源性bFGF对肠I/R损伤有保护作用 ,其保护机制可能与损伤早期激活p38MAPK信号?
- 杨银辉付小兵孙同柱陈伟黎君友
- 关键词:肠道缺血再灌注损伤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 c-fos和c-myc原癌基因与bFGF在烧伤后早期创面组织中的表达规律被引量:2
- 1999年
- 目的:探讨烧伤后创面组织原癌基因c-fos、c- myc 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 的表达顺序及分布规律。方法:采用深Ⅱ度烫伤模型,将42 只大鼠分为7 组,即正常对照组、烫伤后3 h、6 h、1 d、3 d、7 d 和14 d 组。用SP免疫组化方法研究烫伤后不同时间点内源性c-fos、c- myc 和bFGF蛋白的表达规律及分布特征。结果:烧伤可以诱导c-fos、c- myc 和bFGF表达,但三者的表达模式不尽相同,正常皮肤即有c-fos 表达,伤后3 h 达峰值,以后逐渐下降,1 天以后降至最低水平,其阳性颗粒主要分布于表皮基底细胞胞浆及真皮成纤维细胞的胞核内。c- myc 的表达在伤后3 天达最高值,阳性信号分布于真皮层成纤维细胞的胞浆中;而bFGF则在伤后6 h 开始出现,伤后第1 天达最高值,主要分布于真皮层的成纤维细胞的胞浆中。结论:烧伤可以诱导皮肤创面组织原癌基因c-fos、c- myc 及bFGF的表达,其表达具有时相与部位分布特征。三者表达的时相性提示在烧伤后早期原癌基因与生长因子基因之间具有相互调控作用,而这种调控作用对后期组织修复将产生一定的影响。
- 顾小曼付小兵杨银辉孙同柱蒋礼先
- 关键词:BFGFC-FOS基因C-MYC基因
- 定量PCR技术检测增生性瘢痕组织纤维连接蛋白的基因表达被引量:10
- 1998年
- 目的探讨纤维连接蛋白的表达水平与创伤后增生性瘢痕形成的关系。方法采用定量PCR技术,对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FN)在正常皮肤和增生性瘢痕中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进行比较。结果在增生性瘢痕中,FN的mRNA表达水平较正常皮肤增高。结论实验结果表明细胞外基质成分的变化在创伤修复失控形成中起重要作用。
- 杨银辉付小兵王亚平孙同柱许明火盛志勇
- 关键词:创伤修复纤维连接蛋白增生性瘢痕定量PCR
-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在不同发育阶段大鼠和小鼠皮肤的表达特征及其生物学意义的比较性研究
- 目的:研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蛋白、基因以及因子受体在大鼠和小鼠胚胎、新生、青年以及成年4个不同发育阶段表皮和真皮的表达特征及其可能的生物学意义.方法:取胚胎期、新生、青年和成年大小鼠皮肤,部分经超低温冷冻...
- 付小兵孙同柱顾小曼杨银辉孙晓庆盛志勇
- 文献传递
- 不同发育阶段人皮肤表皮干细胞增殖分化特征及其与创面修复结局关系的研究被引量:1
- 2002年
- 目的:从细胞分化角度研究人胎儿期、少儿期、成年人期皮肤中表皮干细胞增殖分化特征,以及这些特征与创面修复结局的关系。方法:分别取因创伤等原因致流产的22~24周龄胎儿和4~12周岁少儿、35~53岁成年人3组全层皮肤。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表皮干细胞特异表达的β1整合素和细胞角蛋白19(K19)。结果:胎儿期皮肤表皮基底层细胞β1整合素和 K19染色均为强阳性。少儿期表皮基底层细胞中60%~80%的细胞表达β1整合素和 K19。成年人表皮基底层中表达β1整合素和 K19的细胞较少儿组进一步减少,且染色强度较弱。结论:本实验结果提示,胎儿期表皮基底层增殖细胞均为表皮干细胞和短暂扩充细胞,而少儿期表皮基底层中部分细胞为干细胞和短暂扩充细胞,成年人期干细胞与短暂扩充细胞所占的比例则进一步降低。这种干细胞增殖分化的差异可能与三种不同发育阶段皮肤损伤的完全与不完全修复有关。
- 赵志力付小兵孙同柱杨银辉陈伟孙晓庆盛志勇
- 关键词:表皮干细胞Β1整合素角蛋白19
- 两种原癌基因激活对肺内源性bFGF和TGFβ表达的影响以及与肺损伤修复关系的研究被引量:3
- 2000年
- 目的 研究两种原癌基因c -fos和c- jun激活对肺内源性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与转化生长因子 β(TGFβ)表达的影响以及与肺损伤后修复发生的关系。 方法 利用肠系膜上动脉夹闭模型 ,将 6 0只大鼠分成假手术、缺血 45分钟、缺血 45分钟加再灌注 6小时、2 4小时与 48小时 5组。用SP免疫组化法研究肺内源性bFGF与TGFβ在不同受创条件下的变化规律。用免疫组化法和原位杂交检测两种原癌基因与bFGF基因在肺组织表达。结果 正常肺有少量bFGF基因、bFGF蛋白与TGFβ蛋白的阳性表达 ,并可观察到c -fos和c - jun基因的弱阳性表达。以上 5个指标的表达主要位于肺泡上皮细胞与微静脉内皮细胞。缺血 45分钟与再灌注损伤早期 ,在两种原癌基因表达明显增加的同时肺组织内源性bFGF和TGFβ表达也同时增加 ,其中bFGF基因表达以伤后 6小时最多 ,以肺泡上皮细胞和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胞膜最为明显。伤后2 4与 48小时 ,随着肺组织结构恢复 ,两种原癌基因、两种生长因子蛋白和bFGF基因表达量已恢复至正常。结论 肺间接受创后bFGF与TGFβ两种生长因子蛋白表达增加是对创伤的一种保护性反应 ,原癌基因的活化将有助于进一步上调生长因子基因的表达 。
- 付小兵杨银辉孙同柱蒋礼先顾小曼常国有盛志勇
- 关键词:肺缺血BFGFTGFΒ原癌基因
- 小型猪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模型的制备与应用被引量:1
- 2002年
- 报道一种小型猪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模型的制备方法,并用此模型研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创面愈合的作用。小型猪背部剃毛,用特制致伤器(直径18mm 打孔器)在背部脊柱两侧垂直于皮肤向下钻至深筋膜,剪去已钻掉的皮肤,形成全层皮肤缺损创面。将创面分为 bFGF 治疗和空白对照两组,测定伤后不同时间创面面积、伤腔容积及进行创面组织病理学检查。伤后即刻创面面积(2.49±0.23)cm^2,伤腔容积(1.84±0.27)ml。伤后3、7d bFGF 治疗组创面面积缩小到1.81±0.15,(0.51±0.10)cm^2,明显小于空白对照组[2.
- 孙同柱付小兵陈伟杨银辉孙晓庆赵志力
- 关键词:全层皮肤小型猪BFGF实验动物创面
-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在胎儿皮肤中的表达被引量:3
- 2002年
- 目的 :观察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 (PDGF)两亚基 (A ,B)及其两种受体 (PDGFR -α和PDGFR - β)在胎儿和成人皮肤组织中的表达特征以及可能的生物学意义。方法 :16例被测标本中包括不同胎龄的胎儿皮肤组织 8例和成人皮肤组织 8例。用免疫组化方法和病理技术确定这四种蛋白在胎儿和成人皮肤组织中的定位和表达量的变化规律。结果 :在胎儿皮肤组织中 ,PDGF-A、PDGF -B、PDGFR -α和PDGFR - β的阳性细胞率较低 ,其中PDGF -A、B主要分布于表皮角质层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内 ,PDGFR -α定位于表皮细胞和内皮细胞的细胞膜上 ,PDGFR - β则在内皮细胞的细胞膜上有少量分布。在成人皮肤组织中 ,PDGF两种亚基和两种受体的阳性细胞率进一步增大 ,PDGF -A、B的阳性细胞主要为表皮基底层细胞和内皮细胞 ,PDGFR -α主要分布于表皮细胞、内皮细胞和部分成纤维细胞的细胞膜上 ,β -型受体在表皮基底层细胞和内皮细胞的质膜上有阳性表达。结论 :PDGF及其受体可能对皮肤的发生、结构功能的维持以及伤后修复十分重要。在发育早期的胎儿皮肤组织中 。
- 陈伟付小兵孙同柱杨银辉赵志力盛志勇
- 关键词:创伤外科学受体胎儿皮肤
-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传导通路对增生性瘢痕的影响被引量:8
- 2002年
- 目的观察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传导通路对增生性瘢痕的影响。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和常规病理技术检测Ras、磷酸化ERK1/2和C-fos在14例增生性瘢痕和14例正常皮肤中的表达变化规律。结果在正常皮肤中,Ras、磷酸化ERK1/2和C-fos蛋白表达较低,随着增生性瘢痕不断成熟,这3种蛋白表达逐渐增强。在成熟期瘢痕中,这3种蛋白阳性细胞率明显高于正常皮肤(P<0.01)。结论增生性瘢痕的发生和成熟可能与激活ERK1/2信号传导通路,促进C-fos转录因子表达有关。
- 陈伟付小兵孙同柱杨银辉赵志力盛志勇
- 关键词:传导通路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增生性瘢痕皮肤组织免疫组织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