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兆武
- 作品数:15 被引量:66H指数:5
- 供职机构: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教育厅科技项目甘肃省社科规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经济管理艺术社会学更多>>
- 新型网络联通体系下的公共服务空间扩展研究——以龙岩市教育与医疗卫生用地为例
- 2014年
- 以龙岩市教育与医疗卫生公共服务用地布局为实证,基于市域和城市两个层面,通过新型网络联通体系在交通网络体系作用下的空间结构分析,指出新型网络联通体系将教育公共服务空间扩展为"集聚与扩散"新模式,医疗卫生公共服务空间扩展为"点状与网状"新形态,提出以"智慧城"为载体的"教育城"与"健康城"等城市公共服务用地空间扩展模式新理念,为城乡建设管理提供借鉴作用。
- 林兆武林从华
- 关键词:教育
- 资源型山地小城镇空间扩展研究被引量:3
- 2012年
- 本文在界定资源型山地小城镇概念边界的基础上,通过分析资源型山地小城镇的空间结构演变过程及其存在问题,提出规划响应机理,并以福建省福州市闽清县池园镇为例进行实证检验与测评。
- 林兆武陈晓键魏书威
- 关键词:小城镇资源型山地
- 都市型产业选择:西北中心城市产业转型与重构的战略思考被引量:1
- 2012年
- 都市型产业是实现都市包容性生长的战略性资源,亦是国际化语境下大都市在新世纪的一种产业生存状态。文章在概述都市型产业的概念、发展简况及特征、一般要求等基础理论后,剖析了兰州市的产业发展困境,论证了该市选择都市型产业发展战略的必要性、可行性;而后,文章结合产业转型、城市更新、景观建设及都市竞争等战略,从农业、工业、服务业三大子系统探讨了兰州都市型产业的成长策略。
- 魏书威陈晓键林兆武
- 关键词:产业转型都市型产业
- 龙岩市城市空间扩展模式研究——解读《龙岩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
- 2013年
- 通过解读《龙岩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分析龙岩市城市空间扩展动力机制、模式选择、内涵塑造,交通支撑等内容,,提出政治政策、自然条件、经济与交通等是构建城市空间扩展模式的重要因素,总结提升空间扩展模式内涵的规划路径和技术手段。
- 林兆武
- 关键词:动力机制地域文化
- 基因传承视角下闽西客家典型传统村落用地形态研究——以连城县培田村为例
- 形态基因是量化解析城镇空间本体形态、延续城镇传统空间特质、准确控制城镇空间发展形态的思维方法和重要手段,可以用于量化传统村落用地形态基因的分化、重组、变异等本质特征,进而客观解析这些传统村落的形态构成、演变过程及其作用机...
- 林兆武
- 文献传递
- 闽台传统建筑类型及其文化特征被引量:10
- 2006年
- 通过对福建与台湾两地的调研、历史文献资料分析及其学术交流活动,指出不同文化类型及其对应的文庙、寺院、妈祖庙、关帝庙、民居、宗祠、会馆等建筑模式,提出闽台在历史上都是移民社会,共同在一个面向海洋的环境里,不断地融合、撞击而呈现出一种独特的民族性和地域性的建筑文化特征。
- 林从华林兆武于苏建薛小敏
- 关键词:传统建筑文化
- 城市住区规划设计方案碳效应评价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4
- 2014年
- 从辨析"规划方案碳效应评价"的概念及内涵入手,分国际、国内两个方面,梳理城市住区规划设计方案评价的缘起、方法、技术及评价层面、侧重点、现存问题及研究趋势等,阐明住区方案碳评的理论依托、技术环境等;而后,从住区碳排放计量技术研究、住区降碳技术应用以及住区方案低碳性评价的因子、方法、标准、侧重点及评价体系建构、方案评价实践等方面,系统梳理住区方案碳评的研究进度、存在问题,并提出未来研究的重点。
- 魏书威魏书精文正敏刘芳芳罗碧珍林兆武
- 关键词:城市住区
- 空间结构视阈下传统古镇空间秩序探究被引量:1
- 2013年
- 本文分析传统古镇空间结构特点与构成要素,归纳古镇空间秩序的两种模式:等级与统一,提出"家国同构"的宗法礼教制度是构成"等级与统一"秩序主要因素,诠释"等级和统一"秩序共构"异质同构"的空间机制,探究两种秩序相互转换的技术路径,并选取典型单血缘空间体系——福建省福州地区尚干古镇为例开展实证研究。
- 林兆武林从华
- 关键词:空间结构空间秩序家国同构异质同构
- 探析福建汀州府文庙建筑文化特征被引量:2
- 2004年
- 汀州位居福建省的西部,是客家人的首府,其主流文化经移民的途径仍是以汉民族为主体的中原文化,体现儒家文化的传统思想。文章以汀州府文庙建筑为实证,探析其民族性与地域性的建筑文化特征,并提出几点保护规划与管理措施。
- 林从华邱宏林兆武于苏建薛小敏
- 关键词:民族性地域性
- 城市包容性发展视角下规划师的角色反思与重塑被引量:18
- 2012年
- 在包容性发展的时代要求和包容性规划模式转型的背景下,全面审视、深入反思我国规划师现有的角色和地位,找准理念错位点和价值偏差度,积极促进规划师角色的重塑和转型,具有紧迫性和现实价值。应积极构建适应包容性规划模式的规划师角色建设体系,从理念层面、角色层面和操作层面推进规划师新型多维角色体系的建设,使规划师成为城市发展的经济谋士、价值斗士、信息博士、人权贴士、民生卫士和生态卫士。
- 魏书威陈晓键林兆武
- 关键词:包容性发展规划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