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甲状腺
  • 3篇乳头
  • 3篇乳头状
  • 3篇乳头状癌
  • 3篇甲状腺乳头状...
  • 2篇灶性
  • 2篇生物学
  • 2篇突变
  • 2篇基因
  • 2篇多灶
  • 2篇多灶性
  • 1篇动脉
  • 1篇动脉体瘤
  • 1篇诊治
  • 1篇诊治指南
  • 1篇致病基因
  • 1篇生物学特性
  • 1篇特性分析
  • 1篇切除
  • 1篇切除术

机构

  • 5篇天津医科大学

作者

  • 5篇林琳
  • 5篇高明
  • 5篇郑向前
  • 5篇李亦工
  • 4篇魏松锋
  • 3篇张艳
  • 2篇夏婷婷
  • 2篇于洋
  • 1篇李小龙
  • 1篇刘磊
  • 1篇赵静
  • 1篇程文元

传媒

  • 2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年份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颈动脉体瘤相关致病基因与其临床病理特征关系的初步研究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初步了解与颈动脉体瘤(carotid body tumor,CBT)发病相关的琥珀酸脱氢酶(succinate dehydro-genase,SDH)亚单位B、C、D基因突变位点、突变率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06年4月至2011年1月间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24例CBT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统计其年龄、性别、肿瘤大小、单双侧、良恶性等临床特征。同时提取患者肿瘤组织/外周血细胞基因组DNA,PCR法扩增SDHB、SDHC、SDHD基因各外显子后测定DNA序列,并将测序结果与临床资料进行配比分析。结果:24例CBT患者中良性21例,其中4例(19.1%)患者携带SDH基因突变,分别为SDHB 1例(4.8%),SDHD 3例(14.3%);SDHB基因为发生于第六外显子的错义突变S198R;SDHD基因突变中,2例为发生于第二外显子的无义突变R38X,1例为发生于第三外显子的错义突变H104P;3例恶性病例中,2例(66.7%)患者携带SDH基因突变,均为SDHB第一外显子的同义突变A6A。结论:国人CBT患者易携带SDHB、SDHD基因突变,其中SDHD基因突变主要与良性CBT发病相关;SDHB基因突变与恶性CBT发生有一定的相关性。
魏松锋李亦工郑向前林琳于洋张艳高明
关键词:颈动脉体瘤琥珀酸脱氢酶基因突变
多灶性甲状腺乳头状癌BRAF^(v600E)基因突变及临床生物学特性分析被引量:12
2011年
目的:探讨多灶性甲状腺乳头状癌不同病灶的BRAF^(v600E)基因突变情况及其临床生物学特性。方法:对86例多灶性与282例单发病灶的甲状腺乳头状癌进行对比,研究其临床生物学特征,并对病灶进行BRAF^(v600E)突变检测分析。结果:86例多灶性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单侧病灶12例,双侧病灶74例;颈部淋巴结转移51例(59.3%);合并微小癌者46例(53.5%);合并桥本氏甲状腺炎者23例(26.7%);局部侵犯10例(11.6%);发生远处转移者1例(1.2%);10年生存率91.9%。41.9%的患者所有病灶均有BRAF^(v600E)突变,17.5%均不存在BRAF^(c600E)突变,至少有40.6%的多灶性甲状腺乳头状癌是独立起源的。结论:多灶性甲状腺乳头状癌多发生于双侧甲状腺,合并微小癌及桥本氏甲状腺炎者较多,颈部淋巴结转移及局部侵犯也较多,但远处转移率及10年生存率与单发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比较无明显差异,BRAF^(600发E)突变可以间接预测不同病灶的起源问题,且有相当部分多灶性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不同病灶是独立起源的。
郑向前夏婷婷林琳张艳魏松锋李亦工于洋高明
关键词:甲状腺乳头状癌突变
高细胞型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及分子生物学特性
目的:高细胞型甲状腺乳头状癌是具有较高侵袭性的甲状腺乳头状癌变型,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及应用基因检测手段,总结分析高细胞型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特性及分子生物学特征,指导高细胞型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治疗。方法:从存档病例中选取...
郑向前高明程文元李亦工李小龙魏松锋林琳
文献传递
多灶性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生物学特性及治疗分析被引量:24
2010年
目的 探讨多灶性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特性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5-1997年间在天津市肿瘤医院手术治疗并经病理证实的86例多灶性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资料,研究其临床生物学特征.结果 多灶性甲状腺乳头状癌者共86例,占同期甲状腺乳头状癌的23.4%.病灶位于单侧12例,位于双侧74例;颈部淋巴结转移51例(59.3%);病灶中含微小癌者46例(53.5%);合并桥本甲状腺炎者23例(26.7%);周围组织侵犯19例(22.1%);发生远处转移者1例(1.2%);10年生存率95.3%.美国癌症联合会(AJCC)分期与预后相关(χ^2=63.395,P=0.000).结论 多灶性甲状腺乳头状癌多发生于双侧甲状腺,病灶中含微小癌者及合并桥本甲状腺炎者较多,AJCC分期是多灶性甲状腺乳头状癌的重要预后因素.
林琳郑向前刘磊李亦工张艳高明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甲状腺切除术颈淋巴结清扫术乳头状癌
美国甲状腺学会2009年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指南解读被引量:11
2011年
美国甲状腺学会(American Thyroid Association,ATA)2006年出版了《甲状腺结节和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指南》(简称指南)。第一版《指南》出版发行的时候就承诺了要保持这份文件的与时俱进性。
郑向前林琳夏婷婷赵静李亦工魏松锋高明
关键词: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指南甲状腺结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