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电图
  • 2篇心电
  • 2篇心电图
  • 1篇心电图检测
  • 1篇心肌
  • 1篇心肌梗塞
  • 1篇心律
  • 1篇心律失常
  • 1篇心室
  • 1篇心室晚电位
  • 1篇心血管
  • 1篇心血管合并症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合并症
  • 1篇药物
  • 1篇银屑
  • 1篇银屑病
  • 1篇银屑病患者
  • 1篇早搏
  • 1篇症状

机构

  • 5篇上海医科大学...
  • 1篇上海医科大学

作者

  • 5篇查娟娟
  • 3篇戴瑞鸿
  • 2篇金椿
  • 2篇施海明
  • 1篇刘承煌
  • 1篇范维琥
  • 1篇郑志忠
  • 1篇王受益

传媒

  • 2篇上海医学
  • 1篇心血管病学进...
  • 1篇起搏与心脏
  • 1篇中西医结合杂...

年份

  • 1篇1995
  • 1篇1992
  • 1篇1991
  • 2篇1989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银屑病患者的心电图检测——兼心血管合并症机理的探讨
1989年
上海市1985年银屑病流行病学调查中发现银屑病患者有高血压的占13.17%,有冠心病的占2.68%,与性别、年龄严格配对居民组随机对照,高血压的伴发率为一般居民的15.4倍,冠心病为居民的11倍,其差异均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银屑病的患病率与1974年调查结果相比显著增多,其标准化患病率各为0.251%和0.200%。
刘承煌郑志忠查娟娟
关键词:银屑病心电图心血管合并症
心室晚电位的临床意义及中西药物干预作用的初步探讨被引量:1
1991年
对5组316例心脏病患者作信号平均心电图(SAECG)检查,其中266例(84%)作 Holter 动态心电图。结果显示:心绞痛、心肌梗塞、心肌炎、心肌病和原因不明的心律失常组晚电位(VLP)阳性率分别为6.1&、25.0%、25.7%、14.3%和5.5%。V-LP 阳性组复杂性室性心律失常比例显著高于阴性组(P<0.05),VLP 检出复杂性室性心律失常的特异度在80%以上,阳性预测值达70~80%。药物干预试验结果显示慢心律、利多卡因和中药黄芪治疗均不能使 VLP 消失,但黄芪治疗可显著缩短 VLP 时限(治前44.5±5.9ms,治后39.88±3.3 ms,P<0.01)。
施海明戴瑞鸿王受益金椿查娟娟
关键词:心室晚电位心电图
室性早搏临床意义及其昼夜变化的初步探讨被引量:2
1989年
室性心律失常中室性早搏(简称室早)是临床最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其发生率甚高。我们选择本院1988年6月~12月间24小时Helter检测发现室性心律失常的313例患者(包括门急诊和住院病例,占同时检测人数的67.31%)为研究对象。
查娟娟孙贻平范维琥戴瑞鸿
关键词:室性早搏心律失常
无症状长QT综合征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1995年
无症状长QT综合征的临床研究[MossAJ,ZarebawACCCurrJRev,1994,7-8:41(英文)]心室复极延迟在心电图上表现为QT间期延长,具有潜在致心律失常的倾向。临床上QT延长可由于先天性遗传疾病所致,如原发性(家族性、特发性QT...
查娟娟
关键词:长QT综合征
体表信号叠加心电图对急性心肌梗塞的临床意义探讨
1992年
应用体表信号叠加心电图(SAECG)对60例急性心肌梗塞症状出现后第1,3,7,14,30天系列检测心室晚电位(LP)。检出LP阳性17例(28.3%),80%LP在梗塞后1周内开始出现,40%LP呈间歇出现。阳性组频发室性早搏和室性心动过速检出率(35.7%和21.4%)约为阴性组(17.1%和11.4%)之2倍,但无统计学意义。住院期发生心律失常事件8例(13.3%),7例为LP阳性患者。LP预测事件发生的敏感性87.5%(7/8),特异性80.8%(42/52),阳性准确率41.2%(7/17),阴性准确率97.7(42/43)。
施海明戴瑞鸿查娟娟金椿
关键词:心肌梗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