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梁国钧

作品数:22 被引量:32H指数:3
供职机构:新昌县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3篇骨折
  • 5篇手术
  • 4篇腰椎
  • 4篇椎骨
  • 4篇疗效
  • 4篇内固定
  • 4篇脊柱
  • 3篇入路
  • 3篇椎体
  • 3篇外科
  • 2篇胸腰椎
  • 2篇胸腰椎骨折
  • 2篇腰椎骨折
  • 2篇腰椎间盘
  • 2篇腰椎间盘突出
  • 2篇腰椎间盘突出...
  • 2篇植骨
  • 2篇融合术
  • 2篇疏松性
  • 2篇术后

机构

  • 22篇新昌县人民医...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浙江医科大学...
  • 1篇嵊州市人民医...
  • 1篇建德市中医院

作者

  • 22篇梁国钧
  • 14篇董永强
  • 12篇何鑫东
  • 10篇裘曙文
  • 8篇袁波
  • 6篇徐鲁
  • 6篇潘山
  • 3篇王臻
  • 3篇钱国灿
  • 2篇何勇
  • 1篇李顺达
  • 1篇范顺武
  • 1篇胡其林
  • 1篇胡其林
  • 1篇徐宏宇
  • 1篇吴建红
  • 1篇张伟伟

传媒

  • 3篇浙江实用医学
  • 2篇中医正骨
  • 2篇中国骨伤
  • 2篇浙江创伤外科
  • 2篇2005年浙...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浙江中西医结...
  • 1篇杭州医学高等...
  • 1篇中国中医药现...
  • 1篇脊柱外科杂志
  • 1篇2009年浙...

年份

  • 3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4篇2009
  • 1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2
  • 1篇2000
  • 1篇1999
  • 2篇1997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微创内固定系统(LISS)在胫骨干骺端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评估应用微创内固定系统(LISS)治疗胫骨干骺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6年2月至2008年9月,我院采用LISS治疗胫骨干骺端骨折13例,初步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总结完整临床资料如下,本组胫骨近端骨折8例,均...
董永强梁国钧裘曙文徐鲁王臻何鑫东
文献传递
动力髁螺钉加股骨捆绑带治疗股骨转子下粉碎性骨折
目的观察动力髁螺钉(DCS)加股骨捆绑带治疗股骨转子下粉碎性骨折临床疗效。方法我院自2006年10月~2008年10月对18例股骨转子下粉碎性骨折,按Seinshimer分型:ⅢA型2例,ⅢB型4例,Ⅳ型10例,Ⅴ型2例...
董永强梁国钧裘曙文徐鲁王臻何鑫东
文献传递
骨折后发生大块肺栓塞猝死2例误诊分析被引量:1
1997年
1 病例资料 例1 男,35岁。因左胫骨平台骨折,伤后5天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拟行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麻醉达成功,驱血后上止血带,充气80kPa 5分钟后,病人突然诉胸闷、气促,继而大汗淋漓,呼吸困难,明显发绀及颈静脉怒张,血压急剧下降。行常规抢救措施抢救30分钟无效死亡。诊断:麻醉意外、猝死。病理解剖:肺动脉干处可见7×20cm红色血栓堵塞。
梁国钧
关键词:骨折肺栓塞猝死误诊
带蒂腓肠肌内侧头肌瓣移植一期修复小腿近侧段外伤后软组织缺损
小腿近侧段外伤后软组织缺损,特别是胫骨骨折后胫前区皮肤软组织严重损伤,在骨折切复固定后应用传统方法修复困难,自2002年6月~2005年9月我们采用带蒂腓肠肌内侧头肌瓣移植一
董永强李顺达徐鲁梁国钧裘曙文何勇王臻
文献传递
经肌间隙入路内固定结合伤椎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评价
目的评价经伤椎两侧肌间隙入路内固定并伤椎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为临床中手术方法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2010年5月~2013年5月,按照自定的入选标准选择我院收治的35例胸腰椎骨折患者,术前均常规行腰椎X线、CT、重建...
董永强梁国钧何鑫东袁波潘山
文献传递
胸腰段骨折早期手术及延期手术的比较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了解胸腰段骨折的手术时机对并发症、住院时间、重症监护时间、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胸腰段骨折患者共72例,按损伤严重度评分(injury severity score,ISS)分为低ISS组(ISS<16)和高ISS组(ISS≥16),并按早期(损伤后<72 h)和延期(损伤后≥72 h)行手术治疗,比较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重症监护时间、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低ISS组中,早期手术的患者住院时间较短(P<0.05)。高ISS组中早期手术的患者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率、住院时间、重症监护时间显著降低(P<0.05),总的并发症发生率也降低(P<0.05)。随访时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早期手术与延期手术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腰段骨折尤其是严重损伤的患者,早期行手术治疗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重症监护时间。
梁国钧袁波潘山董永强何鑫东
关键词:胸椎脊柱骨折手术后并发症
经肌间隙入路结合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对比分析经肌间隙入路结合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以确定其可行性。方法将本院2008年5月至2014年2月间,无神经症状的胸腰椎骨折患者68例随机分成两组,分别采用经肌间隙入路(实验组,n=32)和传统后正中入路(对照组,n=36)进行治疗,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天数及术前术后1,3,7天血清肌酸激酶情况,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3个月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及VAS评分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住院天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天实验组患者的肌酸激酶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及VAS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且改善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肌间隙入路结合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临床疗效好,可以推广。
董永强何鑫东潘山张伟伟袁波梁国钧
关键词:胸腰椎骨折椎体内植骨
经皮SKY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被引量:4
2011年
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是临床常见的疾病,尤以老年患者多见,传统非手术治疗方法卧床时间久、并发症多,并常常遗留脊柱畸形与慢性背部疼痛。近年来微创脊柱外科技术发展较快,其中经皮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新技术,主要优点包括手术创伤小、
董永强徐鲁梁国钧裘曙文何鑫东袁波
关键词:脊椎骨折骨质疏松椎体成形术
椎板间开窗治疗多间隙腰椎间盘突出症
1997年
脊柱后部结构的破坏对脊柱稳定性的影响日益受到重视。我院自1992年来,采用椎板间开窗治疗多间隙腰椎间盘突出症30例,经随访6~48个月,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梁国钧
关键词:腰椎椎间盘突出
MIPPO结合LCP治疗大龄儿童股骨粗隆下骨折18例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利用MIPPO(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plate osteosynthesis)技术植入LCP(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治疗儿童股骨粗隆下骨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采用MIPPO结合LCP治疗儿童股骨粗隆下不稳定骨折18例,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定期复查X片,评价骨折愈合情况及髋关节功能。结果本组18例平均手术时间为75±10min;平均出血量为40±10ml;术后随访9~30个月,平均24个月。全部获骨性愈合。未发生切口感染、内固定物失效或断裂等并发症。术后早期影像学按Beaty标准满意17例,满意率94.4%,晚期随访按Theologis标准满意率为100%。随访终末髋关节功能按Sanders标准优16例,良1例,优良率:94.4%。结论采用MIPPO技术联合LCP治疗大龄儿童股骨粗隆下骨折具有创伤少,固定牢靠,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董永强梁国钧裘曙文徐鲁何鑫东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