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岳杰
- 作品数:8 被引量:28H指数:3
- 供职机构:贵港市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3.0高场磁共振磁化传递成像对常规MRI阴性癫痫的研究
- 2016年
- 目的:分析3.0高场磁共振磁化传递成像在常规MRI阴性癫痫检查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收治的癫痫病患者36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36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的检查效果,对3.0高场磁共振磁化传递成像对常规MRI阴性癫痫作用进行分析。结果:与正常者对照组比较,观察组MTR降低区域在右侧大脑额中回、内侧前额叶及中央旁小叶;右侧小脑前叶;左侧顶下小叶、小脑前叶及额中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分析,左侧小脑及枕叶舌回、梭状回与患者的病情成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0高场磁共振磁化传递成像能够对常规MRI阴性癫痫患者的脑部微观结构清晰检测,为病理生理机制提供依据。
- 梁岳杰
- MR扩散及灌注成像对超急性期脑梗死缺血半暗带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19年
- 脑梗死是常见的脑血管疾病,该病常疾病发作,发作后常会出现缺血半暗带,针对这一疾病若不及时诊治会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针对疾病的诊断,目前多采取M R扩散及灌注成像的方法,本研究中,具体对M R扩散(D W I)及灌注成像(PWI)联合诊断超急性脑梗死缺血半暗带的相关研究做一综述。
- 梁岳杰
- 关键词:MR扩散成像灌注成像超急性期脑梗死缺血半暗带
- 3.0T磁共振波谱成像诊断前列腺癌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探讨采用3.0 T磁共振波谱成像(MRS)诊断前列腺癌的价值。方法采用3.0 T磁共振波谱成像诊断前列腺疾病患者80例,分别测量前列腺癌代谢产物波峰谱线Cit、Cre、Cho,并测量(Cho+Cr)/Cit比值。结果中央叶ROC曲线下面积0.937,外中带为0.992。当(Cho+Cr)/Cit中央叶的比值经检测为0.805时,对中央叶前列腺癌诊断灵敏度为82.5%、特异度为90%。当(Cho+Cr)/Cit外周带比值为0.855时,外周带前列腺癌诊断敏感度为97.5%、特异度为95%。结论前列腺癌患者采用3.0 T磁共振MRS诊断,价值居较高水平,针对外周带前列腺癌,采用MRS诊断,效果优于中央叶前列腺癌,可为临床检出提供有力参考依据。
- 梁岳杰
- 关键词:前列腺癌
- 螺旋CT及磁共振成像诊断检测对食管癌分期的诊断价值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探讨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rtomography,CT)及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对食管癌TNM的评价价值.方法:100例食管癌患者均接受螺旋CT及MRI检查.观察食管癌螺旋CT及MRI平扫、强化特征.以病理学结果为准,分析螺旋CT及MRI对食管癌TNM分期的诊断情况.结果:(1)病理学类型包括鳞癌81例,腺癌16例,小细胞未分化癌3例,病变长度20-11 mm,平均6.4 mm±2.1 mm.共68例患者存在区域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包括T1期9例,T2期23例,T3期40例,T4期28例,N0期32例,N1期68例;(2)螺旋CT诊断食管癌TNM分期包括T1期6例,T2期13例,T3期47例,T4期34例,N0期52例,N1期48例;(3)MRI诊断食管癌TNM分期包括T1期8例,T2期26例,T3期41例,T4期25例,N0期35例,N1期65例;(4)MRI对T1、T2期食管癌诊断灵敏度和正确率均显著高于螺旋CT,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 R I对N0期食管癌特异度高于螺旋C T,但灵敏度低于螺旋CT,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N1期食管癌的诊断中,MRI诊断灵敏度显著高于螺旋CT,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联合应用,在T分期还是N分期的诊断中,均显著优于单独应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对T1、T2期食管癌诊断价值较高.CT与MRI联合应用,在T分期还是N分期的诊断中,均显著优于单独应用.
- 李雪萍刘彪黄波毛健强梁岳杰黄伟兰莫家强
- 关键词:计算机断层扫描食管肿瘤
- 一种放射科用的工作台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放射科用的工作台,显示屏可用来显示片子,触摸屏可用来撰写报告,方便医生一边阅片一边撰写报告,提高工作效率;转动丝杆,滑块沿滑槽滑动,工作台与滑块固定连接,滑块滑动时能带动工作台一起滑动,从而改变工作台...
- 陈泉桦刘彪黎军强李雪萍杨健郑进天莫旭林黄波梁岳杰韦进军魏景欣吴俊宏黄欣杨丽黄丽娣李琳琨林海明韦建成
- 文献传递
- 16排螺旋CT增强扫描对肺动脉栓塞的诊断价值(附18例报告)被引量:7
- 2010年
- 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增强扫描对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经临床证实为肺动脉栓塞18例,行16排螺旋CT增强扫描,分析肺动脉栓塞的直接、间接征象及分型,以及原始横断面及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VR)重建方法对栓子的显示效果。结果 18例患者中共发现栓子133个,其中中心性23个,部分性56个,附壁性34个,完全阻塞性20个。原始横断面检出栓子133个,MPR检出栓子127个,而MIP及VR检出栓子较少(分别为66个、32个),对叶、段水平栓子发现能力差。结论 16排螺旋CT增强扫描是一种安全、有效、快速的肺动脉栓塞诊断手段,原始横断位图像及MPR重建图像是显示栓子的主要方法,MRP及VR则是显示栓子的有力补充手段。
- 李雪萍刘彪黄波毛健强梁岳杰莫家强黄伟兰马金芳
- 关键词:肺动脉栓塞螺旋CT
- 介入溶栓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40例及MRI随访被引量:3
- 2007年
- 目的探讨动脉介入溶栓治疗股骨头缺血坏死(ANFH)的疗效及随访手段。方法40例ANFH患者(50髋)行动脉介入溶栓治疗,治疗前、后血管造影及MRI随访分析疗效。结果40例50髋经治疗后股骨头周围微血管网较治疗前增多、增粗、延长,临床症状好转、消失者42髋,1个月后复查MRI显示病灶缩小者17髋。结论动脉介入溶栓是治疗ANFH的有效方法,而MRI可作为ANFH治疗后疗效观察的有效手段。
- 李雪萍刘彪王丽娜江建中黎军强黄波梁岳杰陈燕霞
- 关键词:股骨头缺血坏死磁共振成像
- 双源螺旋CT灌注孤立性肺结节的诊断技术及临床价值分析被引量:10
- 2014年
- 目的研究比较双源螺旋CT灌注成像对于孤立性肺结节(SPN)良恶性的诊断价值及临床应用。方法对于我院2011年11月至2013年12月50例未经治疗的直径≤3.0cm的肺孤立结节根据病理结果分为恶性结节组和良性结节组,分别进行双源螺旋CT灌注成像,计算结节的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和通透性值(Permeability,PMB)。同时绘制同层面结节的时间-密度曲线(TAC),判断结节良恶性,和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计算各灌注参数对于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诊断的准确率、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经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发现恶性结节34例,良性结节16例。两组结节的各灌注参数差异显著,P<0.01;同层面结节的TAC曲线良恶性差异显著,有助于提示结节性质,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血流量(BF)和通透性值(PMB)对于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诊断的准确率、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8%,88.24%,87.50%;90%,94.12%,81.25%;94.00%,91.12%,100.00%;86.00%,94.12%,68.75%。结论双源螺旋CT灌注成像技术有助于早期诊断孤立性肺结节性质,为进一步治疗方案提供思路。
- 李雪萍刘彪黄波毛健强莫家强黄伟兰梁岳杰
- 关键词:孤立性肺结节CT灌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