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清乐 作品数:15 被引量:131 H指数:5 供职机构: 太和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生物学 轻工技术与工程 农业科学 更多>>
不同茯苓菌株深层培养比较试验 被引量:2 2006年 将从各地收集到的5个茯苓菌株进行深层发酵培养,通过比较胞内外多糖含量,筛选出SX为优良菌株。并对SX菌株最佳碳、氮源进行筛选,得出SX最适碳源为葡萄糖,氮源为蛋白胨。 梁清乐 王秋颖 曾念开 王怀凯关键词:茯苓 发酵 碳源 氮源 高效hCu,Zn-SOD-PTD融合蛋白的表达及其穿膜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h Cu,Zn-SOD-PTD融合蛋白的表达及其穿膜功能。方法首先,人工设计合成蛋白转导域序列(protein transduction domain,PTD),以人胚肝组织的总RNA为模板,逆转录扩增得人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全长c DNA序列。其次,将此序列及人工合成PTD序列定向插入p ET16b载体;测序鉴定后,将构建成功的重组载体导入E.coli BL21菌株,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sopropyl-β-d-thiogalactoside,IPTG)诱导表达,经镍柱纯化,洗脱液经SDS-PAGE检测。最后,将纯化产物与食管癌细胞(EC9706)共孵育,用激光共聚焦和流式细胞仪的方法检测蛋白穿膜能力及活性。结果测序结果与人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全长c DNA序列相符;SDS-PAGE结果出现18.6 kd和20 kd的目的条带;激光共聚焦和流式细胞仪的方法显示蛋白可穿膜且保持活性。结论本实验成功构建了PET16b/h Cu,Zn-SOD-PTD原核表达质粒,可在大肠杆菌中稳定表达融合蛋白,融合蛋白具有穿膜且保持活性。 王晓勋 杞少华 李瑞明 梁清乐关键词:蛋白转导域 生物膜 原核表达载体 hPdx1和△-hPdx1蛋白表达系统的构建及功能鉴定 2012年 经鉴定成功构建了hPdx1和△-hPdx1蛋白表达系统,IPTG诱导蛋白表达后Western blot检测在37.2-52.3 kD之间出现了与两种目的蛋白理论分子量相符的蛋白条带。诱导后破碎菌体上清液,经分离纯化最终得到的目的蛋白纯度可达到95%以上。纯化的蛋白加入人胚胎干细胞培养基中1 h后通过细胞免疫荧光检测发现,hPdx1蛋白可进入细胞而△-hPdx1不能进入细胞,表明表达得到的蛋白具有生物活性。 王小莉 梁清乐 李东升关键词:蛋白表达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联合奈达铂对鼻咽癌CNE2细胞的抑制作用 2009年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联合奈达铂(NDP)在体外对鼻咽癌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利用MTT比色法、流式细胞仪、RT-PCR、免疫印迹及酶联免疫等方法测定不同组(对照组、NDP组、ACE-I组、NDP+ACE-I组)对人鼻咽癌细胞CNE2生长、细胞周期及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结果:单独NDP或ACE-I不能抑制CNE2细胞生长,联合应用能明显抑制CNE2细胞生长和VEGF的表达。结论:ACE-I和NDP联合抑制CNE2细胞增殖是通过抑制VEGF的表达实现的。 莫正英 李志玖 梁清乐关键词: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CNE2 桑黄胞外多糖生产培养基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1 2004年 进行桑黄菌SA-1深层培养产胞外多糖培养基的初步研究,对桑黄菌SA-1进行了不同碳、氮源及碳、氮源含量组合的试验,测定和比较了菌丝和多糖产量。最佳碳、氮源分别为玉米淀粉、蛋白胨+酵母粉,其含量分别为4.5%、0.5%。 樊锦艳 王秋颖 薛梅 梁清乐关键词:真菌 茯苓灭活原生质体融合育种研究 被引量:14 2006年 梁清乐 王秋颖 曾念开 王怀凯关键词:原生质体融合 遗传育种 茯苓 生物工程技术 γ射线对ICR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的抑制作用研究 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建立安全有效的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饲养层体系,用于人胚胎干细胞的培养和研究。方法取ICR小鼠胚胎制备原代成纤维细胞,观察不同剂量的γ射线对成纤维细胞的抑制作用,用流式细胞仪分析MEF细胞周期的改变,用MTT测定细胞的数量。结果在30 Gy剂量的γ射线条件下,能有效地抑制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的分裂,且不影响其活力。结论在合适剂量的γ射线照射下,能安全有效的抑制MEF的有丝分裂,为人胚胎干细胞的研究奠定基础。 莫正英 宋仕茂 梁清乐关键词: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 Γ射线 人胚胎干细胞 桦褐孔菌的研究概况 被引量:53 2005年 桦褐孔菌是一种具有很高药用价值、应用前景广泛的药用真菌。尤其对各种癌症、心脏病、糖尿病、艾滋病有很好的疗效,引起各国科研工作者的关注。桦褐孔菌生长环境特殊,自然资源十分有限,人工栽培困难,应加大对桦褐孔菌的研究力度。综述了桦褐孔菌的分类地位、生物学特性、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民间利用情况,并展望了桦褐孔菌今后研究发展的方向,以期更加有效地保护和合理利用桦褐孔菌资源,满足人们对桦褐孔菌的需求。 梁清乐 王秋颖 樊锦燕 薛梅关键词:桦褐孔菌 生物学特性 药用真菌 茯苓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条件初探 被引量:7 2006年 目的研究茯苓原生质体制备及其再生条件。方法采用不同菌龄、酶液浓度、酶解时间、稳渗剂对茯苓原生质体产率及再生条件进行研究。结果不同菌龄、酶液浓度、酶解时间、稳渗剂对茯苓原生质体产率及再生产生不同影响。结论Z10-2原生质体制备时菌丝最适菌龄为72 h,酶液浓度为3%,稳渗剂以0.5 m o l/L的甘露醇为佳。Z10-3原生质体制备时菌丝最适菌龄为56 h,酶液浓度为3%,稳渗剂以0.6 m o l/L的甘露醇为佳。Z10-2和Z10-3原生质体均以甘露醇作稳渗剂再生率较高,其最佳浓度为0.6 m o l/L。在该条件下Z10-2原生质体再生率为7.5×1-0 3,Z10-3为1.3×10-2。 梁清乐 王秋颖 曾念开 王怀凯关键词:茯苓 原生质体 苯丁酸钠联合奥沙利铂对结肠癌细胞HT29的凋亡作用 2009年 目的:探讨苯丁酸钠(SPB)联合奥沙利铂(L-OHP)诱导HT29细胞的凋亡作用及其机制。方法:结肠癌HT29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奥沙利铂组、苯丁酸钠(1 mmoL/L)+奥沙利铂组、苯丁酸钠(2 mmoL/L)+奥沙利铂组,MTT法测定各组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和核转录因子NK-κB的表达。结果:苯丁酸钠能降低奥沙利铂诱导的HT29细胞存活率,随着其浓度增高,细胞凋亡率逐渐升高(P<0.01),细胞中Caspase-3蛋白和NK-κB蛋白表达则逐渐降低(P<0.05),均呈浓度依赖性。结论:苯丁酸钠(SPB)联合奥沙利铂(L-OHP)可诱导HT29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抑制Caspase-3和NK-κB信号传导通路有关。 莫正英 梁清乐 戴冀斌关键词:HT29细胞 苯丁酸钠 奥沙利铂 CASPASE-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