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敬伟
- 作品数:38 被引量:73H指数:4
-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上海市卫生局科技发展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自体外周血CD_34^+细胞移植治疗二例恶性血液病被引量:1
- 2001年
- 宋献民王健民章卫平周虹翟勇平楼敬伟张洁冯曹波
- 关键词:恶性血液病病例报告
- 表达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多药耐药微小残留白血病模型的建立
- <正>目的现有的人类微小残留白血病知识基本上来源于实验动物模型,但迄今为止国内外用于微小残留白血病研究的动物模型均建立在化疗敏感细胞株(系)的基础上,与临床实际存在一定的距离。本研究拟建立一个携带外源性标志基因的多药耐药...
- 许小平费新红吕书晴江千里陈莉高磊楼敬伟倪雄周虹龚胜蓝黄正霞许燕群
- 文献传递
- 三氧化二砷诱导多药耐药白血病细胞K562-n/VCR凋亡的研究
- 目的:以裸鼠体内高成瘤性慢粒急性红白血病变细胞系K562-n及其多药耐药亚系RK562-n/VCR细胞为研究对象,比较AsO对mdr-1表达阳性的慢粒急变期细胞诱导凋亡作用的差异,为AsO用于慢性急变期的临床治疗作一初步...
- 许晓巍许小平陈莉陈少谊易克楼敬伟吕书晴贾新颜
- 文献传递
-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STI571对mdr1及bcr-abl阳性白血病细胞的作用
- <正> 背景酪氨酸激酶抑制剂STI571(Gleevc,格列卫)自1998年问世以来,被认为是目前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最有效的药物。然而,国外的临床试验研究发现,部分CML患者可在短期内对STI571发生耐药。...
- 陈莉王健民许小平高磊费新红楼敬伟黄正霞
- 文献传递
- 格列卫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疗效的初步分析被引量:1
- 2002年
- 王健民侯军许小平楼敬伟高磊居小萍宋献民闵碧荷
- 关键词:格列卫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 γ/δT淋巴细胞性白血病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介绍1例确诊的γ/δT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临床特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以提高大家对该病的认识。方法系统整理患者的临床资料,采集骨髓行常规的细胞形态学、细胞化学染色、染色体核型分析、流式细胞分析、RT-PCR检测免疫球蛋白重链和T细胞受体基因重排。结果临床上以肝脾显著的肿大最具特征;骨髓检查白血病细胞POX染色阴性;流式细胞分析CD33,CD7,CD3,CD56,CD16阳性;染色体核型分析见7号长臂等臂染色体且伴有8号染色体3体。结论患者经各项检查确诊为γ/δT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按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后取得完全缓解,长期疗效有待进一步随访。
- 杨建民王斌楼敬伟张妲闵碧荷王健民
- 建立表达增强型绿荧光蛋白的小鼠多药耐药白血病模型被引量:2
- 2005年
- 目的建立增强型绿荧光蛋白(EGFP)基因标记的小鼠多药耐药白血病模型。方法以磷酸钙沉淀法将pLNG蛳EGFP质粒导入ΦNX蛳E包装细胞,用脂质体转染的方法获得高滴度的EGFP病毒,并转导入小鼠多药耐药白血病细胞;采用悬浮细胞培养观察该细胞的生长规律;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分布;RT蛳PCR方法检测mdr1a基因表达;体内接种观察白血病发病情况并比较其耐药性的变化。结果将pLNG蛳EGFP质粒导入ΦNX蛳E包装细胞后,收集细胞培养上清,病毒滴度为(4.5±3.4)×106CFU/mL。病毒转染后的小鼠多药耐药白血病细胞P388/VCR蛳G能稳定地表达绿色荧光。与P388/VCR细胞相比,P388/VCR蛳G细胞倍增时间、周期分析无明显差异;RT蛳PCR检测mdr1a基因的结果为:P388/S蛳G细胞阴性,P388/VCR蛳G细胞阳性。P388/VCR蛳G细胞在DBA小鼠体内也具有耐药性。所有接种P388/VCR蛳G细胞的DBA小鼠均死于腹水型白血病。结论建立了在体内稳定表达EGFP的小鼠多药耐药白血病模型,为研究多药耐药提供一种新的工具。
- 费新红许小平江千里陈莉吕书晴高磊楼敬伟
- 关键词:白血病基因转移多药耐药
- 乙型肝炎相关性再生障碍性贫血被引量:2
- 2004年
- 洪尚游万谟彬楼敬伟
- 关键词:乙型肝炎再生障碍性贫血乙型肝炎病毒
- mdr1及bcr-abl阳性白血病细胞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STI571耐药的逆转被引量:4
- 2003年
- 为了探索bcr abl和mdr1阳性的白血病细胞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STI5 71是否有交叉耐药及其逆转方法 ,采用MTT法检测STI5 71对K5 6 2 n/VCR细胞的抑制作用 ,采用多药耐药逆转剂环孢菌素A(CsA)、他莫西芬(TAM)、α 干扰素 (IFN α)单用及CsA与IFN α联合应用研究对STI5 71耐药的逆转作用。结果表明 :K5 6 2 n/VCR细胞对STI5 71有交叉耐药性。CsA ,IFN α ,TAM 3种逆转剂对其均有不同程度的逆转作用 ,逆转倍数分别为 5 18倍、1.6 7倍及 1.82倍。而半量CsA +IFN α对K5 6 2 n/VCR细胞STI5 71的逆转倍数为 34.87倍。结论 :多药耐药基因mdr1的扩增可以导致bcr abl阳性白血病细胞对STI5 71的耐药。多药耐药逆转剂CsA ,TAM和IFN α对STI5 71耐药有明显的逆转作用 ,CsA与IFN α半量联合对K5 6 2 n/VCR细胞的杀伤作用显著超过全量CsA或IFN α的逆转耐药作用。本研究结果提示对STI5 71发生耐药的患者加用CsA和IFN α ,可能会提高其疗效。
- 陈莉王健民许小平高磊费新红楼敬伟黄正霞
- 关键词:MDRL基因BCR-ABL基因白血病酪氨酸激酶
- 白细胞介素2和苦参碱联合治疗多药耐药微小残留白血病的实验研究
- 目的:白血病复发是由于体内微小残留白血病(MRL)的存在,寻找有效的清除残留白血病细胞的方法是白血病研究的一个热点。我们采用最近建立的表达绿荧光蛋白(EGFP)基因的多药耐药MRL模
- 许小平费新红陈莉高磊江千里吕书晴楼敬伟周虹黄正霞许燕群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