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段光贤

作品数:17 被引量:27H指数:3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经济管理建筑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天文地球
  • 4篇经济管理
  • 3篇建筑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8篇地质
  • 7篇地震
  • 4篇地震地质
  • 3篇地裂缝
  • 3篇西安地裂缝
  • 3篇工程地质
  • 2篇地堑
  • 2篇地震滑坡
  • 2篇地质特征
  • 2篇断层
  • 2篇震害
  • 2篇震害调查
  • 2篇震区
  • 2篇勘察
  • 2篇滑坡
  • 2篇灰色聚类
  • 2篇灰色聚类分析
  • 1篇地表变形
  • 1篇地基
  • 1篇地面沉降

机构

  • 17篇同济大学
  • 1篇华东交通大学
  • 1篇上海市地震局
  • 1篇上海铁道学院

作者

  • 17篇段光贤
  • 4篇何刚亮
  • 4篇高灯亮
  • 2篇周积元
  • 2篇徐金明
  • 1篇曲则生
  • 1篇费涵昌
  • 1篇余安东
  • 1篇缪俊发
  • 1篇刘昌森
  • 1篇吴林高
  • 1篇王家钧

传媒

  • 12篇上海国土资源
  • 2篇上海地质
  • 1篇地震地质
  • 1篇中国地质灾害...
  • 1篇同济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1996
  • 1篇1995
  • 2篇1990
  • 3篇1989
  • 1篇1988
  • 1篇1987
  • 1篇1986
  • 2篇1984
  • 4篇1982
  • 1篇1980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上海市地震滑坡的预测研究被引量:3
1990年
本文根据上海地区的地震,地质特点,选用岸坡坡度、基岩埋深、岸坡曲率半径、岸坡走向与发震构造走向夹角、顶层粘性土埋深,第一层饱和松散砂埋深及其厚度等七个因素作为工程地质分类因素,根据灰色聚类分析与模糊聚类分析对上海地区发生地震滑坡的可能性作了预测,并用毕肖甫条分法与有限单元法对不稳定地区作了重点验证,在此基础上作成了《上海地震滑坡预测图》。
徐金明段光贤
关键词:地震滑坡灰色聚类分析
上海及其邻区潜在地质灾害的活动构造背景
1995年
分析了上海及其邻区的200多个钻孔资料,完成了两条第四系构造钻孔剖面及两条长距离氧浓度探测剖面从而初步揭示出发育于上海及其邻区第四系松软盖层内的“韧性剪切构造”.上覆盖层的“冷剪切带”是下伏基岩脆性断裂带新构造运动期东西向引张与伸展作用的产物.基岩与盖层的物理力学性质差别导致基岩的脆性破裂与盖层的“韧性”剪切变形.初步建立了上海及其邻区楔形断裂系统前锋构造变形的数学物理模型,应用土力学基本原理及有限差分数值方法定性地讨论了上海及其邻区的楔形断裂系统前锋受控于“楔进”与“退出”这两个基本运动过程的变形位移及其地质灾害意义.
周积元高灯亮段光贤沈爱君
关键词:地质灾害
关于缩短基建勘察周期的探讨
1982年
任何一项基本建设工程,都需要经历规划、选址、勘察、设计、施工和使用等几个阶段。每个阶段之间既有各自的独立性,又有相互的制约性。若有一环脱节,势必产生连锁反应。本文仅就关于缩短基建勘察周期的问题,发表几点意见,以引起大家对这个问题的兴趣和重视,
段光贤甘德福冯铭璋
关键词:工程地质地质人员地质资料编图
上海及其邻区的楔形断裂系统被引量:2
1989年
本文综合卫片解析成果、重磁异常、地貌形态、新生代沉积作用、新构造运动特征、古海岸线轮廓与变迁、历史地震震中分布以及断裂构造现象等多方面实际资料,初步确定了上海及其邻区楔形断裂系统的存在。文中指出:楔形断裂系统导源于先存的北东与北西向两组断裂系,它的存在构成了研究地区新生代期间主要地质事件发生的构造背景。
段光贤高灯亮毕兴锁王允侠
西安地裂缝形成机制的探讨被引量:2
1986年
一、前言西安地区近年来急剧发展的地裂缝(见图1),给城市建筑造成了较严重的破坏(见图图3)。研究地裂缝这种较大规模的地表变形,对于城市建设布局、地震地质以及工程地水文地质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和迫切性。
段光贤何刚亮
关键词:西安地裂缝水文地质地震地质地表变形地堑城市建筑
1979年溧阳6级地震区极震工程地质特征的研究
1982年
本文是在1979年溧阳6级地震后,三次宏观调查的基础上,于1979年11月~12月对溧阳极震区进行了地震工程地质勘察与研究的成果。从地貌、地震地质、震源机制等方面阐述了北西向发震构造。对极震区的某些异常提出了有力的论证。结合震害调查,我们建议极震区展布位置一端是在东张小学,另一端是在庆丰公社乐太圩村,是较为实际的。关于极震区抗震,本文以实际材料具体分析了工程地质条件,对重建与加固提出了具体措施,并需注意1974年地震对1979年地震潜在的影响,认真采取抗震措施。
段光贤王家钧费涵昌
关键词:极震区发震构造工程地质特征震害调查抗震措施震害分布
西安地裂缝的构造成因及其模型试验被引量:1
1984年
西安地区近年逐渐发展的地裂缝,给西安城市建设带来较大的破坏。五条主要地裂缝均以大致北东东的走向,两公里左右的间距近于平行排列,穿过市区及近郊工业区。分析西安地裂缝的展布方位,三向位移特征等,具备构造地裂缝的基本特征,结合区域断裂展布方位的分析,我们认为西安地裂缝是在关中地堑构造盆地不断下陷的背景上,发展起来的蠕动性构造地裂缝,其动力来源是土层下面的一系列走向北东东。
何刚亮段光贤
关键词:西安地裂缝构造盆地地堑模型试验正断层过渡带
西安地裂缝的形成问题
1984年
近几年来,西安市区出现了急剧发展的地裂缝。五条主要地裂缝走向均呈北东东和2公里左右的间距平行排列延伸,穿过市区和近郊工业区。沿线的建筑物、道路以及地下设施均遭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西安地处关中地堑盆地,属于八度地震区,因此,研究西安地裂缝的成因,对工程水文地质、城市规划、建设、地震地质等,都有着重要和现实的意义。目前,对于西安地裂缝成因问题的解释众说纷纭,但可概括为构造成因和非构造成因两大类观点。
何刚亮段光贤
关键词:西安地裂缝地震地质
上海及其邻区楔形断裂系统的年代学、几何学与运动学特征被引量:3
1989年
本文在论证上海及其邻区楔形断裂系统存在的基础上,综合了断层泥中石英碎砾表面结构的扫描电镜研究结果,小型构造、显微构造与岩石组构特征,新构造运动特点,第四系沉积层的平面分布与厚度变化规律,地球物理场及历史地震震中分布与震源深度所反映的深部构造状态等多方面实际资料,初步确定了上海及其邻区楔形断裂系统的相对活动年代,分析了所论楔形断裂系统不同演化阶段的滑移线场,并建立了其几何学与运动学构造模式。
高灯亮段光贤
关键词:更新世滑移线场
苏南江阴-嘉定断裂带断层泥扫描电镜研究及其地震地质意义被引量:4
1989年
本文在分析苏南江阴-嘉定北西向断裂带宏观构造特征的基础上,对断层泥中石英碎砾表面溶蚀结构进行了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并与郯-庐断裂带山东段断层泥进行了电镜图象的对比分析,从而确定了江阴-嘉定断裂带的相对(最新)活动年代及其地震活动性;此外,就江阴-嘉定断裂带不同区段活动年代差异及其纵向迁移模式、断层泥石英碎砾表面结构电镜图象聚类的概率分布特征及其地震地质意义等有关问题展开了讨论。
周积元段光贤高灯亮潘永伟
关键词:断裂带断层泥扫描电镜地震地质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