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致勤

作品数:43 被引量:31H指数:3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理学院化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生物学化学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1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3篇理学
  • 5篇生物学
  • 3篇化学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2篇荧光
  • 12篇探针
  • 11篇电子转移
  • 10篇亚胺
  • 9篇光氧化
  • 8篇酰亚胺
  • 8篇光氧化反应
  • 8篇二酰亚胺
  • 7篇光谱
  • 6篇荧光探针
  • 6篇相互作用
  • 4篇荧光淬灭
  • 4篇自由基
  • 4篇光化学
  • 4篇光诱导
  • 4篇核酸
  • 4篇淬灭
  • 3篇胆甾
  • 3篇修饰
  • 3篇荧光猝灭

机构

  • 42篇同济大学
  • 5篇中国科学院
  • 5篇中国科学技术...
  • 3篇兰州大学
  • 2篇扬州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上...

作者

  • 43篇江致勤
  • 9篇李合亭
  • 9篇王欣
  • 9篇吴树屏
  • 6篇李良春
  • 5篇李辉
  • 5篇张荣华
  • 5篇李慧卿
  • 5篇潘洋
  • 4篇姚思德
  • 4篇赵红卫
  • 3篇俞书勤
  • 3篇袁宇飞
  • 3篇王峰
  • 3篇王燕春
  • 2篇吴卫平
  • 2篇杜晓行
  • 2篇王佩娇
  • 2篇窦大营
  • 2篇杨成根

传媒

  • 8篇有机化学
  • 4篇化学学报
  • 4篇科学技术与工...
  • 3篇高等学校化学...
  • 3篇感光科学与光...
  • 3篇中国科学(B...
  • 2篇辐射研究与辐...
  • 1篇天津化工
  • 1篇科学通报
  • 1篇扬州师院学报...
  • 1篇影像科学与光...
  • 1篇第十二届全国...
  • 1篇中国化学会第...
  • 1篇第三届全国有...
  • 1篇中国化学会第...
  • 1篇中国化学会第...

年份

  • 3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6篇2005
  • 9篇2004
  • 8篇2003
  • 1篇2002
  • 2篇2001
  • 1篇1998
  • 4篇1996
  • 1篇1991
  • 4篇1989
  • 2篇1988
4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荧光探针Lumichrome与核酸及其前体的瞬态光谱研究
<正>二甲基异咯嗪(Lumichrome,LC)是新型的核黄素衍生物,具有重要的生理作用和光化学性质,本文首次应用纳秒级激光闪光光解技术研究了LC与核酸及核苷的电子转移相互作用机理. LC的时间分辨瞬态吸收光谱(图1)显...
李辉毛曼君江致勤潘洋俞书勤
文献传递
2,7-二氮螺[4.4]壬烷的合成
2004年
以丙二腈为原料 ,经过亲核取代、水解环合、羰基还原系列反应 ,合成了 2 ,7 二氮螺 [4 .4 ]壬烷。中间体及产物用质谱和核磁氢谱进行了结构表征。该方法改良了反应条件 ,简化了反应步骤 。
崔明祥江致勤
关键词:丙二腈亲核取代
新型核酸荧光探针的合成及光谱性质被引量:2
2005年
设计合成了新型荧光探针1,3-二羧戊基-7,8-二甲基苯并蝶啶,结构经过IR,1HNMR予以证实,并研究了它的紫外光谱和荧光光谱性质以及LC与小牛胸腺ctDNA的作用模式。
李辉江致勤
关键词:CTDNA
光氧化反应的研究 Ⅵ.敏化光氧化反应合成胆甾烯烃衍生物
1989年
本文应用敏化剂荧光黄素(LF)和9,10-二氰蒽(DCA)研究了三种胆甾烯烃(1—3)在几种溶剂中的敏化光氧化。该反应提供了一种合成5或7-位取代胆甾烯烃衍生物方便和实用的方法。实验发现,LF敏化胆固醇1于苯中的光氧化导致3β-羟基-5烯-7-酮(1c,40%)的生成。敏化剂与溶剂对于此光化学合成反应的影响也进行了讨论。
江致勤曾代迅
关键词:光氧化光化学合成
萘二酰亚胺类探针闪光光解的研究
2003年
  大量研究已经证实核酸光化学损害主要部位是核酸主链和碱基侧链[1],而核酸碱基的变异是导致基因突变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对核酸碱基的光动态损害机理的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近年来,外源型荧光探针技术在生物化学,特别是核酸化学研究中应用极为广泛.其中萘二酰亚胺类化合物具有较好的抗癌性能[2],是典型外源型核酸荧光探针之一,在生物化学和医学的领域内广泛应用[3,4].因此,研究这类探针的瞬态与稳态光化学特性成为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并为它们在核酸化学研究中的应用提供重要的信息.……
李慧卿王欣李良春江致勤潘洋王峰俞书勤
萘二酰亚胺型荧光探针的荧光淬灭及与DNA相互作用的研究
2003年
  荧光探针由于其灵敏度高,特别是对微环境结构的敏感而被广泛应用于核酸结构与性能的研究.现已探明核酸与外源和内源荧光探针可以发生多种物理与化学相互作用,核酸与核酸前体参与的电子转移与空穴转移作用也成为新的研究热点,这种化学作用最终可导致核酸主链和碱基侧链的断裂,因而受到广泛的重视[1,23].……
王欣李良春李辉江致勤
三环嘌呤碱基内源性探针的稳态荧光研究
2003年
  近十年来,荧光探针技术已成为核酸研究中最重要的领域之一.但由于嘌呤与嘧啶碱基本身常温下荧光较弱,因此研究碱基激发态及其电子转移有较多困难.其次,生物体的内源型荧光探针种类很少,故现今广泛使用外源型荧光探针如溴代乙锭、卟啉吖啶等共轭杂环正离子,它们具有荧光强、易检测等优点,但也易于产生结构性干扰.……
李合亭袁宇飞杜晓行李慧卿江致勤
修饰的三环特殊碱基衍生物合成
2003年
  核苷例如鸟苷等是核酸的基本结构单元,具有重要的生物活性.近来核苷的结构修饰研究成为化学生物学的前沿领域之一,引起人们极大关注[1],无环鸟苷ACV和丙氧鸟苷GCV是人工合成的鸟苷的修饰衍生物,是目前治疗基因缺损的抗病毒药优良品种.Boryski等[2]以ACV做母体并将之转换成三环嘌呤衍生物,得到了具有较好抗疱疹性能的化合物.另一方面,修饰的嘌呤三环衍生物亦被发现是一类稀有的特殊核酸碱基,存在于生物体的DNA中.……
李合亭王燕春张扬会吴卫平江致勤
萘二酰亚胺类探针闪光光解的研究
<正> 大量研究已经证实核酸光化学损害主要部位是核酸主链和碱基侧链,而核酸碱基的变异是导致基因突变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对核酸碱基的光动态损害机理的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近年来,外源型荧光探针技术在生物化学,特...
李慧卿王欣李良春江致勤潘洋王峰俞书勤
四氯苯醌与3β-甲氧基胆甾-5-烯电子转移光化学反应研究被引量:1
1998年
四氯苯醌(Q)与3β-甲氧基胆甾-5-烯(1)在乙腈中光化学反应主要得到三个产物:氢醌与3β-甲氧基胆甾-5-烯在7位的偶合产物(2),3β-甲氧基胆甾-5-烯-7-醇(3)和四氯对苯二酚(QH2).本文研究了溶剂对光反应的影响,并用ESR、UV等手段探讨了反应机理.本文认为光化学反应主要经历了电子转移过程.
杨成根吴树屏江致勤
关键词:光化学反应四氯苯醌胆甾醇光反应电子转移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