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沈武钢

作品数:9 被引量:28H指数:3
供职机构: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浦东新区卫生局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磁共振
  • 4篇成像
  • 4篇磁共振成像
  • 3篇溶栓
  • 2篇多发
  • 2篇多发性
  • 2篇多发性硬化
  • 2篇血性
  • 2篇溶栓治疗
  • 2篇缺血
  • 2篇缺血性脑卒中
  • 2篇卒中
  • 2篇脑出血
  • 2篇脑梗
  • 2篇脑梗死
  • 2篇脑卒中
  • 2篇梗死
  • 2篇出血
  • 1篇电生理
  • 1篇电生理学

机构

  • 4篇浦东新区人民...
  • 3篇上海第二医科...
  • 3篇上海市浦东新...

作者

  • 9篇沈武钢
  • 3篇苗玲
  • 3篇赵晓晖
  • 3篇隋海晶
  • 3篇青科
  • 3篇赵振国
  • 3篇龚怡
  • 3篇李跃华
  • 3篇谢秀海
  • 3篇王连文
  • 1篇邱哓平
  • 1篇张立新
  • 1篇张起
  • 1篇邱晓平
  • 1篇夏卫英
  • 1篇张彬
  • 1篇沈健
  • 1篇张明辉
  • 1篇徐光如
  • 1篇陆练军

传媒

  • 1篇中华神经科杂...
  • 1篇当代医学
  • 1篇脑与神经疾病...
  • 1篇河南实用神经...
  • 1篇上海第二医科...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家庭用药
  • 1篇中国卒中杂志
  • 1篇2007天坛...

年份

  • 2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8
  • 2篇2007
  • 3篇2002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磁共振多模式快速成像指导缺血性脑卒中溶栓八例被引量:10
2008年
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2006年10月至2007年4月早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36例,进入绿色通道并行磁共振快速成像检查,均采用GE1.5T双梯度磁共振在5min内完成多个序列的扫描,
青科赵振国李跃华隋海晶沈武钢赵晓晖王连文谢秀海龚怡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溶栓多模脑卒中患者
他莫昔芬联合泼尼松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他莫昔芬联合泼尼松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疗效。方法测定67例ITP患者血清雌二醇(E2)水平,将雌二醇增高的31例ITP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给予他莫昔芬(10mgtidpo)联合泼尼松(1mg.kg-1.d-1po)治疗,对照组单独给予泼尼松(1mg.kg-1.d-1po)治疗,比较两组有效率、治疗后血小板开始上升时间早晚、显效病例停药后疗效持续时间及停药后6个月与1年复发率。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3.8%和9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后血小板开始上升时间分别为(9.8±6.14)d和(8.07±4.99)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27,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显效病例停药后疗效持续时间分别为(12.3±1.08)月和(7.27±1.04)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7.881,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显效病例停药后6个月复发率分别为10.0%与63.6%,停药后1年复发率分别为40.0%和90.9%,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他莫昔芬联合泼尼松治疗ITP未明显提高治疗有效率,对血小板开始上升时间无影响,但可延长疗效持续时间及减少复发率。
张明辉张立新张彬徐光如邱晓平张起沈武钢
关键词:他莫昔芬泼尼松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心理障碍应双重治疗
2012年
庄女士,36岁,在一家私企上班,工作紧张,生活压力大、近两年来她逐渐出现肢体麻木或发凉,无名紧张或全身出汗,情绪低落,话语减少,原来勤快的她不愿意干家务了.曾多方求医及检查,排除糖尿病及甲亢等疾病,服用多种药物总不见效。
沈武钢
关键词:心理障碍肢体麻木情绪低落糖尿病
磁共振在超早期缺血性脑卒中溶栓治疗应用中的初步探讨
目的:探讨磁共振在超早期缺血性脑卒中溶栓治疗中应用价值。 方法:通过对早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32例行磁共振快速成像序列检查,并对筛选出的7例超早期缺血性脑卒中病人行静脉rt-PA静脉溶栓治疗及定期MR复查随访. ...
青科赵振国李跃华隋海晶沈武钢赵晓晖王连文龚怡谢秀海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磁共振成像溶栓治疗
文献传递
辅助检查对多发性硬化的诊断价植被引量:3
2002年
目的对 46例多发性硬化 (MS)患者进行辅助检查分析 ,从而探讨其各项指标的诊断价值。 方法总结 46例多发性硬化的临床特点 ;结合文献复习对磁共振成像 (MRI)、头颅CT扫描、脑电图 (EEG)、脑脊液寡克隆区带(OB)、视觉诱发电位 (VEP)、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BAEP)进行比较。 结果MRI可发现MS早期病变 ,及早作出诊断 ,且明显优于头颅CT扫描及其它辅助检查。 结论MS最常见的发病部位是侧脑室周围白质、视神经、脊髓和脑干。MS诊断的金标准仍然是临床 ,MRI作为MS的辅助诊断是最有效的手段。
沈武钢苗玲
关键词:多发性硬化磁共振成像电生理学检查
脑梗死与脑出血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对比研究被引量:10
2010年
目的比较各种危险因素在脑出血与脑梗死患者中的差异。方法经CT或磁共振成像(MRI)确诊的脑梗死481例、脑出血214例。分别于住院24h内检测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1、B(apoA1、B),血压,血糖,血尿酸水平,并作比较分析。结果脑出血组与脑梗死组比较,血糖、HDL-C总体平均值水平明显增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血尿酸、apoB总体平均值水平低于后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而TC、TG、LDL-C、apoA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收缩压及平均血压脑出血组远高于脑梗死组。结论本研究提示血压、血糖、血尿酸、部分血脂成份共同为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对脑卒中的预防应采取综合措施。
沈武钢邱哓平
关键词:脑出血脑梗死血压血脂血尿酸
磁共振快速多序列检查在超早期缺血性卒中溶栓治疗中的应用
2007年
目的探讨磁共振(MR)在超早期缺血性卒中溶栓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早期缺血性卒中患者32例行MR快速成像序列检查,并对筛选出的7例超早期缺血性卒中患者行静脉rt-PA静脉溶栓治疗及定期MR复查随访。结果经MR筛选的7例超早期缺血性卒中患者行溶栓治疗后均预后良好,90d改良Rankin评分均≤2分,Barthal指数80~100分,1例溶栓治疗3周后并发无症状性脑出血。结论MR对筛选超早期缺血性卒中溶栓治疗患者和溶栓后复查均有较大应用价值,特别是对时间窗不明确者或发病超过6h者受益更大。
青科赵振国李跃华隋海晶沈武钢赵晓晖王连文龚怡谢秀海夏卫英沈健陆练军
关键词:脑梗死磁共振成像溶栓治疗
自发性脑出血的临床特征与预后探讨
2002年
目的 :对 5 1例自发性小脑出血患者进行临床分析 ,从而进一步探讨其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 :总结 5 1例自发性小脑出血的临床特点 ,结合文献复习对其临床表现、血肿部位、大小、波及范围、血压及预后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首发症状为眩晕呕吐 ,主要病因为高血压病 ,蚓部血肿及入院时收缩压大于 2 0 0mmHg、血肿大于3cm者预后差 ,平均血压与预后无相关性。结论 :小脑出血预后与血肿部位、大小、波及范围及血压密切相关。有规律服药可减轻小脑出血的严重程度。
沈武钢苗玲
关键词:小脑出血预后自发性脑出血
多发性硬化的临床与磁共振成像被引量:2
2002年
目的 :对 4 6例多发性硬化 (multiple sclerosis,MS)患者进行临床与磁共振成像 (MRI)分析 ,从而进一步探讨其常见症状、体征、首发症状及 MRI检查的诊断价值。方法 :总结 4 6例多发性硬化的临床特点 ;结合文献复习对MS的 MRI及头颅 CT扫描所见进行讨论。结果 :MRI可发现 MS早期病变 ,及早作出诊断 ,且明显优于头颅 CT扫描。结论 :MS最常见的发病部位是侧脑室周围白质、视神经、脊髓和脑干。MS诊断的金标准仍然是临床 。
沈武钢苗玲
关键词:多发性硬化磁共振成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