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沈预程

作品数:29 被引量:95H指数:5
供职机构:南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细胞
  • 8篇肝癌
  • 7篇化疗
  • 5篇胰岛素样
  • 5篇食管
  • 5篇食管癌
  • 5篇紫杉
  • 5篇紫杉醇
  • 5篇晚期
  • 5篇放疗
  • 5篇癌变
  • 5篇癌组织
  • 5篇IGF
  • 4篇胰岛
  • 4篇胰岛素
  • 4篇基因
  • 4篇吉奥
  • 3篇蛋白
  • 3篇顺铂
  • 3篇启动子

机构

  • 14篇海安县人民医...
  • 13篇南通大学
  • 3篇南通大学附属...

作者

  • 29篇沈预程
  • 12篇吉浩明
  • 9篇谢锦华
  • 9篇姚登福
  • 6篇刘晓岗
  • 6篇张燕
  • 5篇钱烨
  • 4篇邱历伟
  • 4篇王彧
  • 3篇刘春桂
  • 3篇顾文静
  • 3篇李月明
  • 3篇徐杰
  • 2篇王以浪
  • 2篇董志珍
  • 2篇吴信华
  • 2篇于洪波
  • 2篇储建华
  • 2篇张崇国
  • 2篇沈俊俊

传媒

  • 6篇交通医学
  • 5篇肿瘤基础与临...
  • 3篇江苏医药
  • 1篇临床肿瘤学杂...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生物技术
  • 1篇实用癌症杂志
  • 1篇胃肠病学和肝...
  • 1篇中华肝脏病杂...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南通大学学报...
  • 1篇国际肿瘤学杂...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8
  • 4篇2016
  • 3篇2014
  • 2篇2013
  • 5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 6篇2008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肝细胞癌变过程中核因子-κB及其基因的动态表达与定量分析
2008年
目的观察肝癌形成过程中核因子-κB(NF-κB)及NF-κB mRNA动态表达与作用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以2乙酰氨基芴制备肝癌模型,经病理组织学分析肝细胞形态学变化,定量观察NF-κB动态变化,以巢式PCR分析NF-κB mRNA的表达。并以自身配对法收集经手术切除后的肝癌及其癌周组织,定量分析肝癌组织中NF-κB表达及病理学特征。结果诱癌后在肝细胞呈颗粒样变性、不典型增生、肝细胞癌形成,NF-κB及基因表达呈梯度增加。NF-κB阳性表达呈棕黄色颗粒状染色,癌组织NF-κB点灶状表达,定位于胞质和细胞核;癌周组织NF-κB主要定他于胞质,未见细胞核阳性。癌变过程中NF-κB mRNA表达明显增强。人肝癌组织NF-κB(69.3±40.2)pg/mg,明显高于癌周组织(21.0±17.2)pg/mg(t=6.54,P〈0.01)。癌组织NF-κB表达阳性牢为100%,癌周组织为68.6%(x^2=13.05,P〈0.01)。其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肿瘤数目和肿瘤直径无关。结论NF-κB异常表达与肝癌的发生发展有关,表达抑制有助于肝癌治疗。
董志珍姚登福于洪波顾文静沈预程李月明王以浪沈俊俊
关键词:核因子-ΚB基因表达
蛋白质组学技术在肝癌早期诊断及癌变监测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3
2008年
沈预程姚登福
关键词:蛋白质组学技术肝癌癌变抑癌基因蛋白质表达
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铁蛋白、红细胞沉降率和红细胞平均指数水平与预后的关系被引量:19
2018年
目的探索血清铁蛋白(SF)、红细胞沉降率(ESR)和红细胞平均指数水平[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对小细胞肺癌(SCLC)患者预后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6年10月南通大学附属海安县人民医院收治的72例SCLC患者作为SCLC组,同期选取健康体检者8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SCLC组和对照组研究对象血清SF、ESR和红细胞平均指数水平,并分析其与SCLC临床特征、预后及生存时间的关系。结果SCLC组血清SF、ESR、MCV、MCH、MCHC水平分别为(309±59)μg/L、(16±4)mm/h、(104±12)fl、(32±4)pg和(307±21)g/L,对照组分别为(186±26)μg/L、(15±5)mm/h、(85±7)fl、(30±3)pg和(335±25)g/L,与对照组相比,SCLC患者在SF(t=14.168,P〈0.001)和MCV(t=6.143,P〈0.001)水平上显著增高,而MCHC(t=-4.220,P=0.003)水平显著降低,两组之间的ESR(t=1.931,P=0.102)和MCH(t=1.220,P=0.313)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CLC患者血清SF、MCV水平与SCLC分期显著相关(t=-4.092,P=0.009;t=-4.985,P〈0.001)。多元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显示,血清SF(OR=5.3l,95%凹为3.09-9.31,P〈0.001)和MCV(OR=1.78,95%C1为1.10-3.08,P=0.013)升高是SCLC的独立危险因素。生存分析显示,高SF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显著低于低SF组患者(6个月:20个月;χ^2=6.556,P=0.001)。结论血清ESR、MCH和MCHC水平与SCLC无显著相关性,而血清SF和MCV在评估SCLC患者预后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谢锦华吉浩明陈国栋王彧沈预程
关键词:肺肿瘤红细胞沉降率
替吉奥化疗联合3-DCRT治疗中晚期食管胃结合部肿瘤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观察替吉奥化疗联合三维适形放疗(3-DCRT)治疗中晚期食管胃结合部肿瘤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取我科2010年1月-2011年3月收治的食管胃结合部恶性肿瘤59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33例,对照组26例。实验组采用3-DCRT联合替吉奥化疗,对照组单纯采用3-DCRT。结果实验组:完全缓解率24.24%(8/33),有效率为87.88%(29/33)。对照组:完全缓解率3.80%(1/26),有效率30.77%(8/26)。不良反应包括消化道反应、放射性气管炎、局部皮肤反应和骨髓抑制等。结论替吉奥化疗联合3-DCRT是治疗食管胃结合部恶性肿瘤的有效方法之一,不良反应可以耐受。
张燕吉浩明张忠琴陈国栋李春香鲁小敏沈预程
关键词:三维适形放射治疗
肝癌IGF-Ⅱ异常表达机制及凋亡相关bcl-2的动态变化研究
目的观察肝细胞癌变过程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IGFBP-3及bcl-2动态表达,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其在肝癌早期诊断及判断预后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以2-乙酰氨基芴(2-FAA)喂饲雄性SD鼠诱发肝细胞癌变发生,...
姚登福宗蕾邱历伟张崇国沈预程吴信华
关键词:肝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BCL-2
文献传递
肝癌组织IGF-Ⅱ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及病理学特征分析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分析人肝细胞癌(HCC)组织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及其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以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SP)分析人HCC癌灶、癌旁及正常肝脏组织IGF-Ⅱ基因P3甲基化状态及其病理学特征。结果:人癌灶、癌旁以及正常肝组织P3甲基化率分别为0%、47.5%和100%,各组之间的甲基化状态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癌旁组织P3甲基化率在低分化组显著低于高中分化组(P=0.000);HBsAg阳性组显著低于HBsAg阴性组(P=0.040),但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及AFP之间差异未见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IGF-Ⅱ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程度降低在HCC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钱静沈预程邱历伟姚宁华姚登福
关键词:启动子甲基化
食管鳞癌组织中CXCR4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2014年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受体4(CXCR4)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食管鳞癌患者标本46例,用免疫组化SP染色法检测鳞癌中CXCR4的表达,并对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CXCR4在食管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高,其中有淋巴结转移组、低分化组及T4组的CXCR4的表达水平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中高分化组及T1、T2、T3组(P<0.01)。结论 CXCR4的表达与食管癌发生、发展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杨长刚陆松华沈预程
关键词:食管癌鳞状细胞癌趋化因子受体4
放疗联合周剂量紫杉醇同步化疗治疗进展期术后胃癌39例临床观察被引量:4
2010年
刘晓岗沈预程王彧
关键词:进展期胃癌周剂量紫杉醇同步化疗
紫杉醇脂质体腹腔灌注治疗腹腔转移癌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13年
腹腔是临床常见的晚期肿瘤的转移部位之一,当转移症状明显时,病变已属中晚期,失去手术治疗的机会.因此,腹腔转移癌大多选择全身或局部化疗.全身化疗受体质状况和患者依从性的限制,而局部化疗因其能减轻症状,且毒副反应不明显而易被患者所接受.我们自2010年10月至2012年5月应用紫杉醇脂质体腹腔灌注治疗腹腔转移癌患者26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张燕吉浩明徐杰沈预程钱烨
关键词:紫杉醇脂质体腹腔化疗腹腔转移癌
晚期胃癌姑息化疗与最佳支持治疗效果比较
2012年
目的:比较晚期胃癌姑息化疗与最佳支持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晚期胃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1)A组(化疗组):多西紫杉醇25mg/m2,静脉滴注1小时,第1、8、15天。奥沙利铂100mg/m2,静脉滴注2小时,第2天。每28天为1周期,至少完成2周期。期间予最佳支持治疗;(2)B组(支持组):单纯予以最佳支持治疗。结果:A组总生存期6.1个月,B组总生存期3.4个月。A组近期有效率30%,B组近期有效率0%。A组疼痛改善有效率43.3%,体重改善有效率16.7%。B组疼痛改善率0%,体重改善有效率6.7%。A组均优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晚期胃癌姑息化疗对比最佳支持治疗可明显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毒性反应轻,耐受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谢锦华沈预程刘地发
关键词:晚期胃癌姑息化疗多西紫杉醇奥沙利铂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