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洪友廉

作品数:35 被引量:142H指数:7
供职机构:成都体育学院运动医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教委重点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9篇文化科学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运动生物力学
  • 5篇生物力学
  • 5篇体育
  • 4篇肌肉
  • 4篇儿童
  • 3篇下肢
  • 3篇肌电
  • 2篇动力学方程
  • 2篇运动创伤
  • 2篇少年
  • 2篇生理
  • 2篇生物力学研究
  • 2篇太极
  • 2篇太极拳
  • 2篇体育动作
  • 2篇体育教育
  • 2篇女性
  • 2篇欧拉角
  • 2篇乒乓
  • 2篇乒乓球

机构

  • 24篇香港中文大学
  • 6篇北京体育大学
  • 4篇成都体育学院
  • 4篇天津体育学院
  • 3篇山东建筑大学
  • 3篇湖北大学
  • 2篇清华大学
  • 2篇山东省体育科...
  • 2篇天津运动医学...
  • 1篇北京体育学院
  • 1篇华南师范大学
  • 1篇渥太华大学
  • 1篇山东体育学院
  • 1篇上海体育科学...
  • 1篇山东体育科研...
  • 1篇山东省体育运...

作者

  • 35篇洪友廉
  • 7篇李静先
  • 5篇陈启明
  • 5篇李静先
  • 3篇李树屏
  • 3篇毛德伟
  • 3篇周继和
  • 3篇王琳
  • 3篇于宁
  • 2篇方迪培
  • 2篇张如一
  • 2篇陈家琦
  • 2篇容树恒
  • 2篇张薇
  • 1篇忻鼎亮
  • 1篇俞丽萍
  • 1篇王云德
  • 1篇徐冬青
  • 1篇苏品
  • 1篇郭静如

传媒

  • 3篇成都体育学院...
  • 3篇中华预防医学...
  • 3篇中国运动医学...
  • 3篇第五届全国体...
  • 2篇北京体育大学...
  • 2篇山东体育学院...
  • 2篇上海体育学院...
  • 2篇天津体育学院...
  • 2篇福建体育科技
  • 1篇中华骨科杂志
  • 1篇中国应用生理...
  • 1篇体育科研
  • 1篇西安体育学院...
  • 1篇山东体育科技
  • 1篇沈阳体育学院...
  • 1篇第十四届全国...
  • 1篇第八届全国体...
  • 1篇第七届全国体...

年份

  • 1篇2014
  • 3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4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4
  • 1篇2000
  • 3篇1999
  • 3篇1998
  • 6篇1997
  • 1篇1996
  • 1篇1987
  • 1篇1986
  • 3篇1985
  • 2篇1984
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国际运动生物力学研究发展的现状和前景被引量:9
2009年
通过对近几年国际运动生物力学学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Sports Biomechanics,ISBS)年会文章和一些国际上有代表运动生物力学实验室的研究方向进行总结,分析了目前国际运动生物力学研究和发展的现状,探讨了今后运动生物力学可能的研究发展方向。
洪友廉仰红慧(整理)蒋川(整理)
运动生物力学的发展方向——为大众健康服务
<正>国际运动生物力学的研究动态和发展趋势可以从在历届国际运动生物力学会议上发表的文章来分析。综观从2000年在香港举办的第18届国际运动生物力学会议以来的历届会议, 可以将文章内容归为以下几类:基础理论,研究方法学,运...
洪友廉
文献传递
广东省和香港青少年儿童的身体素质比较研究
<正>为了比较广东省和香港青少年儿童的心肺耐力和肌肉素质,对两地的9至18岁青少年儿童体质调查数据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发现:形态素质方面,在各年龄组中,香港男生体重均重于广东同龄者,除10、15和18岁组外,差异均具有显...
洪友廉陈启明李静先
文献传递
内地和香港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的比较被引量:6
1999年
采用比较法.对内地和香港体育教育专业本科课程的特点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内地注重课堂上传授理论知识和动作技术.开设的课程专业性较强,课时较多;香港则强调教育方法和健身手段的传授.技术课学时较少.非体育专业课程所占比重较大。
李树屏洪友廉陆子聪俞丽萍魏家骏
关键词: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
人体动作的计算机模拟和人体数学模型被引量:1
1985年
运动生物力学是体育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电子计算机的使用和力学理论的发展使得对体育动作的生物力学研究从纯粹的动作分析发展到了模拟预测的阶段。对人体动作的模拟往往是把人体模拟成多刚体系的模型,根据动力学原理列出运动微分方程组,将摄影、录相或其他手段记录的人体环节的运动学参数输入计算机,求出方程组的数值解。该数值解往往可揭示人体动作的特征和规律。模拟结果可以打印输出。
洪友廉
关键词:计算机模拟受试者欧拉角体育动作
香港高等体育教育课程体系简析被引量:9
1998年
通过对香港中文大学体育运动科学系和香港浸会大学体育系为代表的香港体育高等教育课程设置的比较分析,探讨了香港体育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的特点。
李树屏洪友廉汤国强陆子聪文雅思
关键词:体育教育课程体系
长期太极拳练习对老年女性平衡能力的影响被引量:36
2014年
目的:探讨有10年以上太极练习经验的老年女性的平衡能力,并比较与一般老年女性的差异。方法:对年龄、身高、体重相匹配的19名太极组和26名对照组的动、静态的平衡能力进行测试,包括:1)传统的单脚开、闭眼站立时间和采用芬兰产Good Balance仪器测量;2)双脚开、闭眼站立保持稳定时压力中心在左右和前后方向上的位移和速度(称静态平衡测量);3)以及同样站立情况下,身体重心按视频要求向特定方向移动时压力中心移动路线的长短和移动时间(称动态平衡测量)。结果:1)太极组比对照组的单脚开眼、闭眼站立的时间长(P=0.000、P=0.010);2)静态平衡开眼测量中,太极组的压力中心在左右和前后方向上的平均移动速度比对照组慢(P=0.030、P=0.006),移动距离比对照组短(P=0.030、P=0.006);3)在动态平衡测试中,太极组压力中心总的以及在前后、左右方向上的移动路线的长度比对照组短(P=0.008、P=0.004、P=0.027),完成移动总的时间也短(P=0.048)。结论:长期练习太极改善了老年女性动、静态平衡能力,特别对动态平衡能力的影响更加明显。
常书婉周继和洪友廉李卫平丛燕秦美芹
关键词:太极老年女性GOODBALANCE
跳绳训练对下肢肌肉活动影响的肌电分析
<正>以20名香港中学男生为研究对象。受试者在受试之前均未参加过跳绳运动。将受试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人。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年龄、身高和体重分别为15.60±0.52(岁),173.83±5.05(cm)和59...
陆子聪洪友廉李静先李树屏黄顺祺
文献传递
香港跳高精英运动员张宇浩的技术特征
<正>张宇浩是香港男子跳高优秀选手,他以2.15米的成绩保持着香港男子跳高纪录.为了进一步提高张宇浩的成绩,探讨改进其技术的有效途径,本文综合了先后三位中国运动生物力学访问学者对其进行的四次技术诊断,并结合几位香港和中国...
李卫平洪友廉忻鼎亮
文献传递
骨科运动力学新思维
2009年
运动可以引起创伤,大约占急诊患者的7%,有时高达22%,其发生率与交通意外、家庭事故和工伤相当。由于大多数运动创伤造成患者骨骼肌肉系统损伤,因此这些患者通常被转至骨科运动医学门诊诊治。1975年,Nicholas就描述了运动医学是包涵生理学、体育、生物工程学和医学的一门多学科科学,其主要目的是治疗运动所致的骨骼肌肉损伤。在运动医学发展为一门学科的过程中,骨科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陈启明方迪培洪友廉容树恒吕宝仪
关键词:骨科思维骨骼肌肉运动创伤医学门诊生物工程学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