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君凤
- 作品数:30 被引量:41H指数:5
-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外耳道腺样囊性癌的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7
- 2015年
- 目的:观察外耳道腺样囊性癌的临床及病理特点,分析其影响预后的可能因素。方法:外耳道腺样囊性癌患者8例中,行外耳道肿物切开活检术1例,外耳道肿物扩大切除术5例,改良颞骨侧切术2例(其中1例加固侧腮腺全切术)。接受术后放疗5例。结果:随访5~97个月,2例随访过程中失访,5例无瘤生存,1例带瘤生存。结论:本组外耳道腺样囊性癌患者中女性较多,临床表现以耳痛及耳部肿物为主。该肿瘤生长缓慢,误诊率高,手术治疗效果好。
- 甄胜娟付涛齐金杰温君凤
- 关键词:耳道耳肿瘤
- 外伤性视神经病265例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 分析外伤性视神经病(traumatic optic neuropathy,TON)患者的临床特征,探讨其发病规律.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9年4月至2015年8月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治疗的265例(275眼)TON患者的资料,并对疗效的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TON患者以男性多见(235/265,88.68%),青年人居多(194/265,73.21%),家庭区域以农村乡镇为主(209/265,78.87%).致伤原因多为交通事故(197/265,74.34%),其次为击打伤(36/265,13.58%)和坠落伤(17/265,6.42%),多合并颅面外伤或全身其他损伤.治疗后视力改善总有效率为53.45%(147/275).伤后有光感以上残余视力、视神经管骨折、眶壁骨折是治疗有效的影响因素(χ2值分别为24.674、19.755、9.175,P值均〈0.01).伤后有光感以上视力是视力有效的保护因素(OR=5.008,P〈0.001),而存在视神经管骨折和眶壁骨折是视力无效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0.110、0.329,P值均〈0.01).结论 TON多见于青年男性,多由交通事故引起,预后较差,需注意预防.
- 陈敏姜彦温君凤李娜邱杰张念凯鞠建宝
- 关键词:视神经疾病视神经损伤疾病特征
- 重组融合蛋白C-CPE-ETA′对卵巢癌细胞的细胞毒作用
- 2010年
- 目的 探讨重组融合蛋白C-CPE-ETA′与CLDN-3和CLDN-4高表达卵巢癌细胞的特异性结合能力和细胞毒作用.方法 应用real-time RT-PCR方法检测3种卵巢癌细胞系CAOV3、OVCAR3、SKOV3和20例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CLDN-3和CLDN-4的mRNA表达水平.构建质粒pC-CPE-ETA′,转入E.coli BL21(DE3)plysS细菌中,获得重组融合蛋白C-CPE-ETA′的表达,经His-Bind树脂色谱柱纯化.应用考马斯蓝电泳和Western blot方法,验证重组融合蛋白C-CPE-ETA′成功表达、纯化.应用流式细胞仪、JC-1染色和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在CLDN-3和CLDN-4高表达卵巢癌细胞中分别枪测C-CPE-ETA′的特异性膜结合能力、促凋亡及细胞毒作用.结果 real-time RT-PCR结果显示,卵巢癌细胞CAOV3、OVCAR3和SKOV3高表达CLDN-3和CLDN-4.20例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分别有18例高表达CLDN-3,12例高表达CLDN-4.考马斯蓝电泳和Western blot检测到相对分子质量为58 000的重组融合蛋白C-CPE-ETA′被表达并纯化.C-CPE-ETA′蛋白能够特异性结合到CLDN-3和CLDN-4高表达的卵巢癌细胞CAOV3、OVCAR3和SKOV3,进而引起促凋亡和细胞毒作用,C-CPE-ETA′蛋白对卵巢癌细胞CAOV3、OVCAR3和SKOV3的IC50值分别为7.364、8.110和22.340ng/ml,而对CLDN-3和CLDN-4缺乏表达的HUVEC细胞,即使C-CPE-ETA′浓度达10μg/ml也无明显细胞毒作用.结论 重组融合蛋白C-CPE-ETA′对CLDN-3和CLDN-4高表达的卵巢癌细胞具有显著的特异性细胞毒作用,为卵巢癌靶向治疗新策略提供了实验基础.
- 姚勤郑庆梅温君凤吕腾魏明谦戴淑真
- 关键词:重组毒素
- 凹型S型上肢垫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凹型S型上肢垫,其特征在于,凹型S型上肢垫包括对称的左上肢垫和右上肢垫;左上肢垫和右上肢垫均具有用于放置患者手臂的斜形的凹槽,左上肢垫的凹槽自左斜向右,右上肢垫的凹槽自右斜向左;左上肢垫和右上肢垫还包...
- 温君凤张翔
- 文献传递
- 气管切开术后继发大血管出血的防范
- 2004年
- 姚燕婷温君凤刘好
- 关键词:气管切开术并发症
- 一种两用手术固定带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两用手术固定带,用于同时固定麻醉呼吸机螺纹管路及手术患者,其特征在于,所述两用手术固定带包括一个用于固定患者肩、胸、手臂部位的双层长方形宽布带,所述宽布带上设有三个能固定麻醉呼吸机螺纹管的短布条,所述...
- 温君凤王静
- 文献传递
- 鼻腔嗅裂区呼吸道上皮腺瘤样错构瘤的CT影像表现被引量:7
- 2018年
- 目的探讨鼻腔嗅裂区呼吸道上皮腺瘤样错构瘤的特征性CT影像表现及其与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在CT表现上的区别。方法 (1)回顾性分析17例经组织病理学证实的双侧嗅裂区呼吸道上皮腺瘤样错构瘤的CT资料,探讨其影像学特点。(2)分别测量17例错构瘤患者、36例鼻息肉患者和41例正常人在轴位和冠状位CT上的嗅裂区的宽度和鼻腔总宽度,计算嗅裂宽度和鼻腔宽度的比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错构瘤患者的CT层面上显示嗅裂区有与脑灰质呈等密度的软组织影,嗅裂宽度增大。嗅裂宽度的中位数,在轴位和冠状位CT上分别是,错构瘤组11.5 mm和11.8 mm,鼻息肉组7.5 mm和7.8 mm,对照组5.4 mm和5.4 mm。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所有P<0.001)。鼻腔的总宽度在各组中及两个扫描方位上均没有显著差异。嗅裂宽度和鼻腔宽度比值的中位数,在轴位和冠状位CT上分别是,错构瘤组45.5%和43.5%,鼻息肉组30.0%和30.0%,对照组为22.0%和21.0%。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所有P<0.001)。结论错构瘤组CT扫描下的嗅裂宽度及嗅裂宽度和鼻腔总宽度的比值较正常组和鼻息肉组显著增加。嗅裂膨胀性增宽是提示错构瘤的特征性征象之一,其可以作为错构瘤与鼻息肉鉴别诊断的参考依据。尤其是双侧对称增宽更有诊断价值,双侧嗅裂宽度大于10 mm应高度怀疑有错构瘤的可能性。
- 于倩倩关鸽张念凯李娜温君凤刘婷婷连媛媛
- 关键词:错构瘤鼻息肉
- 慢性鼻-鼻窦炎病人细菌生物膜的表达及分布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观察慢性鼻-鼻窦炎(CRS)病人鼻腔/鼻窦黏膜表面细菌生物膜(BBF)的形态特点及其分布,并探讨BBF与CRS的临床相关性。方法选取67例行鼻内镜手术治疗的病人,包括CRS伴鼻息肉(CRSwNP)组27例,CRS不伴鼻息肉(CRSsNP)组25例,对照组为15例无鼻部症状接受经鼻手术的视神经减压、骨瘤或脑脊液鼻漏的病人。详细记录研究对象一般情况,包括症状评分、鼻窦内镜评分及影像学评分等。所有病人均于术中取中鼻甲、钩突及筛窦黏膜标本,并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BBF的形态特点,分析各组间的差异性及不同解剖部位BBF表达的差异性,并对BBF的存在状况与部分临床指标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不同组BBF表达的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χ~2=3.957~25.667,P<0.05)。中鼻甲BBF表达的阳性率与筛窦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χ~2=9.905,P<0.05)。BBF表达阳性的CRS病人总的VAS评分和鼻窦内镜评分与阴性病人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t=5.71、t′=6.62,P<0.05)。两组既往鼻窦手术史、病史长短及鼻窦影像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CRS病人鼻腔/鼻窦黏膜表面存在BBF,BBF的表达情况与CRS的严重程度相关。
- 于倩倩关鸽温君凤姜彦张晓雯姜晓丹李娜张念凯
- 关键词:生物膜鼻窦炎
- 腺样体治疗的历史进程与警示
- 2021年
- 1661年,德国学者Conrad Victor Schneider首次描述了腺样体的存在。他证实鼻腔里的黏液并非来源于垂体和大脑,而是来源于鼻腔壁的黏膜。他是这样描述腺样体的存在,它是饱满的,像脂肪,总是潮湿的,并分泌出黏性的物质。Schneider将腺样体结构定位在犁骨和枕骨大孔之间,以翼板为界。
- 庞文会韩敏王文环刘杰鲁振俊温君凤李薇葛瑞锋
- 关键词:腺样体枕骨大孔鼻腔历史进程
- 一种分体式纱布清点架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分体式纱布清点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分体式纱布清点架包括一个带有把手的不锈钢管结构框架,两个盛放术中污血纱布的活动托盘,四个万向轮;框架分上、下两层,下层带有转轴能自由分合;两个活动托盘分别放置于框架的...
- 温君凤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