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焦洋

作品数:11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山地城镇建设与新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艺术环境科学与工程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建筑科学
  • 2篇艺术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语言文字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4篇建筑
  • 3篇译名
  • 2篇营造法式
  • 2篇中国建筑
  • 2篇中文译名
  • 2篇建筑史
  • 2篇《营造法式》
  • 2篇北宋
  • 1篇动因
  • 1篇研读
  • 1篇衣服
  • 1篇移情
  • 1篇艺术
  • 1篇引号
  • 1篇营造学社
  • 1篇园林
  • 1篇中国建筑史
  • 1篇中国营造学社
  • 1篇任职
  • 1篇术语译名

机构

  • 11篇重庆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教育部

作者

  • 11篇焦洋
  • 3篇陈蔚
  • 1篇冷婕

传媒

  • 2篇新建筑
  • 2篇南方建筑
  • 2篇建筑师
  • 1篇建筑学报
  • 1篇古建园林技术
  • 1篇世界建筑史教...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06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建构”对于中国建筑史研究之意义的若干思考
作为近十几年来被引入到国内的一个理论话语,有关于“建构”的理论研究逐渐成为一个热点,并且业已形成了与建筑实践之间的有效互动.然而,作为具备跨文化视野与建筑历史研究基础的“建构”理论,其同样应当在当代的中国建筑历史研究中发...
焦洋
关键词:中国建筑史建筑设计
浅议呈现于戈特弗里德·森佩尔《风格》中的“中国建筑”被引量:3
2018年
19世纪欧洲建筑学著作中有关"中国建筑"的论述,以《比较法建筑史》与《印度以及东方建筑史》等为代表,较早地引起了中国建筑学者的关注,然而与上述著作中的立场、方法与结论均明显区别的是,戈特弗里德·森佩尔在其著作《风格》中立足于"建筑四要素"的分类方法,将对于"中国建筑"若干特征的分析纳入到对"穿衣服原理"的构建之中。通过对其中专门章节的解读,将力图廓清有关"中国建筑"之理论创建的主要支撑点,并对其意义及其相关问题做出探讨。
焦洋
关键词:装饰
跨越东西的关注:研读梁思成《华北古建调查报告》术语译名上的引号被引量:2
2021年
为建筑术语的译名加上引号,可以提示读者注意作者对于东西建筑文化间各种关系的权衡思考以及特定的意图,这种跨越东西的关注经由梁思成《华北古建调查报告》一文译名上的引号得以呈现,因而这篇论著在其探索中国建筑术语翻译方法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将通过对译名上引号的缘起、作用以及后续影响的探析,揭示由译名上的引号所彰显出的梁思成对于东西建筑文化交流的开创性贡献。
焦洋
关键词:译名引号
“艺术-形式”:从动因到目的——试析戈特弗里德·森佩尔的“艺术-形式”概念
2019年
鉴于"艺术-形式"在戈特弗里德·森佩尔著作《技术艺术与建筑艺术中的风格;或者实用美学-技术人员、艺术家和艺术爱好者手册》中的主题地位,对这一概念做出多角度的解析。首先简述了其形成的渊源,而后着重讨论了森佩尔对于"艺术-形式"的界定,在此基础上比较了森佩尔与卡尔·波提舍之"艺术-形式"的异同。由此,这一概念的意图得以清晰展现。
焦洋
关键词:动因
基于文献视角的《营造法式》与营造实践之关系的探析
关于《营造法式》与北宋及后世之营造实践的关系,历来有不同的认识,究其原因,多是由于对实物遗存与《营造法式》文本之间关系的认知立场与解读方法不一所造成的,有鉴于此,本文尝试采取基于文献的研究视角,从体现其关系的两个方面——...
焦洋冷婕
关键词:北宋时期建筑史学《营造法式》
关于“Tectonics”中文译名的思考被引量:2
2017年
"Tecto nics"作为近十多年来引入中国的一个重要的建筑学概念,其中文译名的确定关乎如伺理解以其为主题的理论,进而对中国的与之相关的建筑学理论与实践产生影响。在简要追溯欧美建筑理论史中"tectonics"意涵演变的基础上,分析了"建构"作为其中文译名的形成过程及其合理与不足之处,并且讨论了其他译名的可能性。
焦洋陈蔚
关键词:译名移情
“营造”的泛指与特指——关于中国营造学社命名的思考被引量:2
2020年
首先回顾了刊载于《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的两篇论著中对于学社命名的两种诠释;其后,分析了这两种诠释对于学社研究所产生的影响;最后则着眼于泛指之"营造",讨论了一种可为学社当年所用的由戈特弗里德·森佩尔的理论所带来的契机。
焦洋王骏阳
关键词:中国营造学社泛指特指
关于'Tectonic'中文译名的思考
uot;Tectonic"作为近十多年来引入到中国的一个重要的建筑学概念,其中文译名的确定关乎到如何理解以其为主题的理论,进而对中国的建筑学理论与实践产生影响.本文在简要追溯欧美建筑理论史中"tect...
焦洋陈蔚
关键词:中文译名
浅析“沟通儒匠”在《营造法式》中的表征被引量:2
2017年
自"中国营造学社"成立以来的近百年间,关于《营造法式》的研究在各个层面上都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然而对于李明仲在编修《营造法式》的过程中究竟做出了怎样的贡献这一问题,虽然已经有相关研究的开展,但仍有相当广阔的拓展空间,特别是朱启钤先生对李明仲的评价——"沟通儒匠"在《营造法式》中有何具体表征尤为值得深入探讨。文章以此为对象,分别尝试解析了为什么李明仲能做到"沟通儒匠",他又是怎样做到"沟通儒匠"的等问题,以期更为全面的揭示李明仲在编修《营造法式》中的所取得的值得后世汲取的突出成就。
焦洋
关键词:《营造法式》沟通
文人园林的“中国情感”被引量:1
2006年
中国文人在创作诗歌、绘画、音乐等艺术作品时,十分注重感情的抒发,而作为上述多种艺术门类集大成者的文人园林,在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情感表达方面,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这种情感是以我们的民族文化为基础的,具有强烈的中国特色。
焦洋
关键词:文人园林民族文化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