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熊彬

作品数:13 被引量:79H指数:7
供职机构:宁波市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宁波市医学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蛋白
  • 3篇糖尿
  • 3篇糖尿病
  • 3篇细胞
  • 2篇心肌
  • 2篇心肌梗死
  • 2篇性细胞
  • 2篇血红蛋白
  • 2篇血清
  • 2篇前列腺
  • 2篇可溶性细胞
  • 2篇急性心肌梗死
  • 2篇梗死
  • 2篇红蛋白
  • 2篇PSA
  • 2篇2型糖尿
  • 2篇2型糖尿病
  • 1篇蛋白类
  • 1篇心肌梗塞
  • 1篇心肌梗死早期

机构

  • 13篇宁波市第二医...
  • 3篇浙江中医药大...

作者

  • 13篇魏任雄
  • 13篇熊彬
  • 3篇廖于峰
  • 2篇陈国方
  • 2篇俞勇
  • 1篇费锦萍
  • 1篇叶玲玲
  • 1篇贾广成
  • 1篇郭维英
  • 1篇张更荣
  • 1篇史波
  • 1篇马建波

传媒

  • 4篇中国卫生检验...
  • 3篇宁波医学
  • 2篇现代实用医学
  • 1篇江西医学检验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国慢性病预...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6
  • 2篇2000
  • 2篇1998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免疫比浊法测定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及其对急性心肌梗死早期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0
2015年
目的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评价其作为心肌标志物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的诊断价值。方法根据临床特点、心电图表现及冠脉造影结果,将高度疑诊为AMI的患者79例分为AMI组48例和非AMI组31例,动态测定各患者H-FABP、肌钙蛋白I(CTn-I)、肌红蛋白(Mb)血清水平;同时选择健康者103例,作为正常组。建立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正常人H-FABP基线分泌及比较不同年龄、性别分布,比较3种标志物在各时间点预测AMI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告值、阴性预告值等。结果正常人参考范围为2.21μg/L^8.47μg/L,不同年龄、性别比较,除9岁~28岁组与29岁~51岁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他各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FABP释放动力学与Mb相似,与CTn-I比较,H-FABP早期预测AMI的灵敏度高,特异度差,阳性预告值及阴性预告值相比在多个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HFABP虽然特异度较差,但早期预测AMI的敏感度高,AMI患者早期进行H-FABP的测定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熊彬魏任雄史波陈国方廖于峰
关键词: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急性心肌梗死
头孢类曲松钠对部分生化检验结果的干扰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研究头孢类曲松钠对部分生化项目的体外分析干扰。方法:将头孢类曲松钠用生理盐水稀释成不同浓度分别加入到正常混合血清中,以正常混合血清为对照组,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分别测定各组的ALT、AST、CK、LDH、P、AM值,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头孢类曲松钠对对CK、LDH、P的测定有正向干扰,对ALT、AST、AM测定有负相干扰。结论:头孢类曲松钠干扰ALT、AST、CK、LDH、P、AM的测定,希望引起大家对药物干扰化学测定的重视。
魏任雄熊彬
循环酶法测定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方法学评价被引量:9
2010年
目的:循环酶法测定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方法学评价。方法:用循环酶法测定同型半胱氨酸,依NCCLS EP9-A2文件要求作精密度、线性关系、回收试验、干扰试验以及与高效液相色谱法比较等系列试验。结果:该法在2.1μmol/L~52.6μmol/L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方程为y=0.997x+0.8262;批内平均变异系数为2.46%、批间平均变异系数为4.26%;平均回收率为98.7%;TG(8.0 mmol/L)、氨基甲酰血红蛋白(3 g/L)、抗坏血酸(1.2 mmol/L)对该法无干扰;与高效液相色谱法比较,回归方程为y=0.9849x+0.1437,r=0.9806,两法具有高度相关性(P<0.01)。结论:该法干扰因素少、重复性好、线性范围较宽并与HPLC法有很好的相关性,操作简单,完全符合实验室常规检测的需要。
魏任雄熊彬
关键词:同型半胱氨酸循环酶法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IL-6、sICAM-1的血浆表达及与BNP和心功能关系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7
2013年
目的检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型利钠肽(BNP)以及白介素-6(IL-6)和可溶性细胞粘附分子-1(sICAM-1)的血浆表达水平,按HAYA心功能分级将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分组,统计分析各组炎症因子及BNP的血浆表达水平,探讨炎症在慢性心力衰竭发生、发展中的影响。方法 BNP用免疫荧光分析法,IL-6、sICAM-1用ELISA方法。结果慢性心力衰竭患者BNP、IL-6以及sICAM-1的血浆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慢性心力衰竭不同心功能分级组BNP、IL-6以及sICAM-1的水平比较分别呈现不同的统计意义。结论炎症是慢性心力衰竭发生、发展中的重要影响因素。
熊彬魏任雄陈国方
关键词:B型利钠肽可溶性细胞粘附分子-1
糖尿病并肾病早期患者尿视黄醇结合蛋白和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检测的意义被引量:10
2000年
魏任雄张更荣熊彬费锦萍叶玲玲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尿液NAG视黄醇结合蛋白NAG
1,5-脱水葡萄糖醇对2型糖尿病诊断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1
2006年
目的 评价1,5-脱水葡萄糖醇(5-AG)作为糖代谢指标在糖尿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测定并比较108例非糖尿病对照者和98例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1,5-AG、糖基化血红蛋白(HbAlc)、果糖胺(FMN)和空腹血糖(FBG)的水平。评价各指标对糖尿病诊断的敏感性,以及1,5-AG与FBG、HbAlc和FMN的相关性。结果 1,5-AG的正常参考值为67.1~276.9μmol/L,1,5-AG表达水平在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1,5-AG表达水平为52.7±18.9μmol/L,明显低于非糖尿病对照组(P〈0.01)。在各标志物对糖尿病的诊断评价对比中,1,5-AG敏感度最高为82.7%,1,5-AG与FMN、HbAlc、血糖均呈负相关。结论 1,5-AG诊断糖尿病的敏感度较高,可反映近期血糖波动情况和超过肾糖阈的高血糖状况,能为临床诊断、筛查和治疗提供依据。
魏任雄熊彬
关键词:果糖胺血糖
免疫荧光法测定糖化血红蛋白的评价
2008年
目的评价免疫荧光法测定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价值。方法采用免疫荧光法测定HbA1c,依NCCLSEP9-A2文件要求作精密度、线性关系、回收试验、干扰试验及与高效液相色谱法比较试验,来评价其临床价值。结果免疫荧光法在3.20%-17.15%范围内线性良好(=1.028+0.0605),批内、批间平均变异系数均〈5%,平均回收率为100.7%,TG、抗坏血酸、乙酸化血红蛋白、氨基甲酰血红蛋白干扰较小,与高效液相色谱法具有高度相关性(=0.9718,〈0.01),回归方程为=0.9667+0.0545。结论免疫荧光法检测HbA1c具有干扰因素少、重复性好、检测灵敏度高、线形范围较宽、与参比方法有很好的相关性的特点,且操作简单及仪器价格低廉,完全符合实验室HbA1c常规检测的需要。
熊彬魏任雄俞勇
关键词:糖蛋白类免疫检测
亮氨酸氨基肽酶等4项指标在肝病诊断中的意义和临床评价被引量:11
2009年
目的:探讨@-岩藻糖苷酶(AFU)、前白蛋白(PAB)、亮氨酸氨基肽酶(LAP)、腺苷脱氨酶(ADA)等4项指标在肝病诊断中的不同意义。方法: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了536例各种肝病患者和130例正常人血清中4项指标的表达水平并同时测定肝功常规项目,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各肝病组待评价4项指标分别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表达均异常升高或下降(P<0.01或P<0.05);但不同指标在不同肝病中异常的规律和程度各不相同,比较各指标在各肝病组的阳性发生率和用于诊断各肝病时的AUC,发现LAP在肝癌时升高幅度及阳性率均最高,与其他各肝病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AFU在肝癌时升高幅度及阳性率均最高,与慢性肝炎、淤胆性肝炎和肝硬化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ADA在肝硬化时升高幅度最大,且阳性率最高,与其他各肝病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PAB在肝硬化组下降幅度及阳性率最大,其次为肝癌组,但各组之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LAP、AFU对原发性肝癌诊断意义最大,AUC分别为0.751和0.817,而其他各组AUC均<0.65;ADA和PAB对肝硬化诊断意义最大,AUC分别为0.881和0.817,而在其他各组AUC均<0.69。结论:肝硬化时,ADA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肝癌时LAP和AFU应用价值较高;PAB是一能更好地反映肝脏合成功能和储备能力的良好指标。
熊彬魏任雄
关键词:肝疾病前白蛋白亮氨酸氨基肽酶腺苷脱氨酶
2型糖尿病患者白细胞介素-6和可溶性细胞黏附分子-1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的血清水平分析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UmALB)以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和可溶性细胞黏附分子-1(sICAM-1)的水平,探讨炎症对糖尿病肾病(DN)发生、发展的影响。方法根据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REA)将91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正常蛋白尿组30例,早期DN组29例,蛋白尿组32例;选择91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分析各组炎症因子血清表达水平的差异,UmALB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hs-CRP用致敏乳胶增强免疫技术测定,IL-6、sICAM-1水平的测定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方法。结果 2型糖尿病组患者血清中hs-CRP[(10.63±8.31)mg/L]、IL-6[(74.35±58.94)ng/L]以及sICAM-1水平[(113.93±42.26)μg/dl]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分别为(2.89±3.27)mg/L、(29.32±17.09)ng/L、(27.15±13.97)μg/d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UREA各组之间hs-CRP、IL-6以及sICAM-1的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UmALB与hs-CRP、IL-6、sICAM-1表达量呈明显的正相关(r值分别为0.8168、0.731 8和0.8567,P<0.01)。结论炎症是DN肾病发生、发展中的重要影响因素。
熊彬魏任雄郭维英廖于峰
关键词:超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可溶性细胞黏附分子-1
膀胱癌尿沉渣RUNX3基因启动子区域CpG岛甲基化状况及意义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膀胱癌患者尿沉渣细胞中RUNX3基因启动子CpG岛的甲基化状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临床病理确诊39例膀胱癌,采用甲基化特异PCR(MSP)的方法,检测膀胱癌肿瘤组织和配对的尿沉渣RUNX3基因启动子CpG岛的甲基化异常频率,同时以45例非肿瘤性泌尿系疾病患者及14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结果膀胱癌肿瘤组织和配对的尿沉渣RUNX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阳性率分别为64.1%(25/39)和56.4%(22/39),二者密切相关(r=0.420,P=0.008)。膀胱癌组尿沉渣RUNX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阳性率(64.1%,25/39)显著高于非肿瘤组(6.7%,3/45)(χ2=31.015,P=0.000),非肿瘤组与志愿组间(阳性率为0)并无明显差异(P>0.05);尿沉渣RUNX3基因甲基化对膀胱癌诊断的敏感性为64.1%(25/39),特异性为94.9%(56/59)。浸润性(≥pT2)和表浅性(≤pT1)膀胱癌RUNX3基因甲基化阳性率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363,P=0.001)。性别、年龄、病理分级与RUNX3基因甲基化均无明显相关性(均P>0.05)。结论 RUNX3基因启动子异因异常甲基化可能是膀胱癌的早期事件,尿沉渣RUNX3基因启动子异常甲基化可作为非侵入性诊断膀胱癌并且判断其预后的分子标志物。
魏任雄廖于峰熊彬马建波贾广成
关键词:膀胱移行细胞癌RUNX3DNA甲基化尿沉渣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