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星华
- 作品数:5 被引量:35H指数:3
- 供职机构:丰城市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青黛油膏治疗褥疮31例临床观察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观察青黛油膏治疗褥疮的临床效果,为褥疮患者提供安全、有效、价廉的治疗药物。方法:2004年1月 ̄2006年12月我院神经内科、外科、骨科等科室发生褥疮的患者及院外发生褥疮来我院住院治疗的患者共31例,对褥疮创面进行计数、分期,按要求进行创面消毒、换药,每日1次。然后按褥疮分期进行疗效统计与分析。结果:31例患者,Ⅱ期褥疮4例,治愈4例;Ⅲ期褥疮22例,治愈20例,显效2例;Ⅳ期褥疮5例,治愈2例,显效2例,有效1例;治愈率83.9%,显效率96.8%,总有效率100%。31例患者共101处褥疮,其中Ⅱ期褥疮67处,Ⅲ期21处,Ⅳ期13处,痊愈87处,痊愈时间4 ̄29d,治愈率86.1%。结论:青黛油膏具有优良的抗菌和促进上皮组织生长的作用,对Ⅱ ̄Ⅳ期褥疮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丁小丽曾根玉熊星华雷招宝涂晓荣鄢瑾舒静
- 关键词:褥疮
- 血脑屏障与抗菌药物的抗感染治疗被引量:5
- 2010年
- 1血脑屏障及其临床意义
细菌、病毒和真菌等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感染CNS。CNS感染的主要临床表现有发热(有时伴有寒战)、头痛、呕吐、神经系统体征等,严重者可发生昏迷,小儿可出现惊厥。
- 熊星华雷招宝贾东岗
- 关键词:血脑屏障抗菌药物抗感染
- 别嘌醇致剥脱性皮炎型药疹及其防治被引量:11
- 2007年
- 目的了解别嘌醇致剥脱性皮炎型药疹的临床特征,为临床合理使用别嘌醇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79—2006年12月收录的关于别嘌醇所致剥脱性皮炎型药疹的病例报告,并对这些病例报告的临床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检索到22篇病例报告计69例。别嘌醇所致的剥脱性皮炎型药疹患者男性显著多于女性;多发年龄60—80岁。高危因素有:男性患者;高龄患者;肝肾功能不全患者;过敏体质患者;别嘌醇过敏再次用药者;皮疹未引起注意而继续用药者。经积极治疗57例痊愈,12例死亡,病死率17.4%。结论别嘌醇所致剥脱性皮炎型药疹是严重的药疹,如果不积极处理可致死,应引起广大医务工作者高度注意。
- 熊星华雷招宝
- 关键词:别嘌醇皮疹
- 38例地塞米松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文献分析被引量:17
- 2007年
-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的临床特点及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79~2006年)和《药物不良反应多媒体光盘》(1960~1997年)中关于地塞米松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的病例报告,同时手工检索相关文献,对检索到的病例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30种医药期刊中共检索到38例地塞米松注射液引起过敏性休克。18~60岁的青、中年人占30例(78.9%)。经积极抗休克治疗后36例恢复正常,2例死亡(5.3%)。结论地塞米松引起过敏性休克并不少见,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加强监测,保证用药安全。
- 熊星华雷招宝
- 关键词:地塞米松氟米松肾上腺皮质激素过敏性休克药品不良反应
- 抑肽酶致过敏性休克51例文献病例分析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探讨抑肽酶致过敏性休克的规律与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国内医药数据库,下载原始病例报告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抑肽酶致过敏性休克与患者性别、给药途径与剂量等无关;以速发型(30 min以内发生者占84.3%)为主,缓发型仅占3.9%;皮肤过敏试验过程中也可以发生;外科手术麻醉期间发生过敏性休克者报告较多(34例);临床表现以循环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和呼吸系统症状为主。经积极的抗过敏性休克抢救,46例恢复正常,5例死亡。结论:坚持合理用药是预防抑肽酶发生过敏性休克的有效措施。
- 熊星华雷招宝
- 关键词:抑肽酶过敏性休克药品不良反应病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