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东升 作品数:46 被引量:293 H指数:10 供职机构: 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生物学 更多>>
胰岛素强化治疗对胃癌术后胰岛素抵抗的初步观察 被引量:11 2008年 目的探讨胰岛素强化治疗对胃癌患者术后胰岛素抵抗(IR)的影响。方法将22例胃癌患者随机分为胰岛素强化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1例,均在硬膜外麻醉下行根治性远端胃次全切除术,分别于术前和术后第1、3、7天测量空腹血糖(FBG)、胰岛素(FINS)、C-反应蛋白(CRP),使用稳态模式评估法(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HOMA)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利用多元相关分析法分析术后HOMA-IR的相关因素。结果胰岛素强化治疗能明显降低胃癌术后患者的FBG、FINS、lnHOMA-IR(FBG、lnHOMA-IR P<0.01,FINSP<0.05)及IR发生率;强化治疗组患者术后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lnHOMA-IR与体重指数(BMI)、FINS高度正相关(P<0.01)。结论胰岛素强化治疗能降低胃癌术后患者的胰岛素抵抗,减轻患者术后的炎性反应。 王庆广 周岩冰 曹守根 王东升 吕亮 李世宽关键词:胃癌 胰岛素抵抗 C-反应蛋白 外科 结直肠肿瘤病人围手术期加速康复外科治疗的护理 被引量:14 2010年 加速康复外科(fast track surgery)是将围手术期一系列的处理措施进行优化,减轻手术治疗对病人引起的应激反应,从而达到病人快速康复的目的。护理在加速康复外科治疗方案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围手术期护理方案的周密制定以及贯彻实施,能够进一步的促进病人康复。本研究总结了94例采用加速康复外科治疗理念进行围手术期治疗结直肠癌病人的护理,报告如下。 仲蓓 王虹 相爱兰 王东升关键词:加速康复外科 围手术期 护理 胃癌孤立性淋巴结位置分布及其转移相关因素分析 2008年 胃周孤立性转移的淋巴结有类似前哨淋巴结的作用,研究其转移途径对指导淋巴结清扫有重要的价值。现对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胃肠外科近3年行胃癌根治术的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胃癌孤立性淋巴结的位置分布规律,并分析其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 王浩 周岩冰 牛兆建 陈栋 王东升 吕亮关键词:前哨淋巴结 胃癌根治术 临床病理资料 肠瘘患者的治疗与护理 被引量:6 2004年 目的 :总结肠瘘患者临床治疗的护理经验。方法 :为肠瘘患者 34例充分引流 ,控制感染 ,联合应用肠内、肠外营养支持 ,选择性应用生长抑素、生长激素治疗 ,并予以有效的护理。结果 :34例住院时间 4 8~ 12 0d ,平均 90d ,治愈 2 6例 ,治愈率 76 4 %。结论 :经精心治疗与护理 ,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 ,缩短了住院时间 。 仲蓓 陆莲芳 王东升关键词:肠瘘 护理 营养支持 胰岛素强化治疗对胃癌术后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目的:探讨胰岛素强化治疗对胃癌病人术后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将22例胃癌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胰岛素强化治疗组,均在硬膜外麻醉下行根治性远端胃次全切除术,分别于术前和术后第1、3、7天测量空腹血糖(FBG)、胰岛素(FI... 周岩冰 王庆广 曹守根 王东升 吕亮 李世宽关键词:胃癌 胰岛素抵抗 能量代谢 术后并发症 外科 山东省医院普外科营养风险筛查和营养支持状况分析 被引量:10 2013年 目的调查山东省部分医院普外科住院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率和营养支持应用状况。方法采用定点连续抽样方法,对2012年11月至2013年2月山东省34家大中型医院普外科5376例住院患者,用改良版NRS2002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和营养支持应用情况调查。结果共获取4843例(90%)的BMI值,营养不良和营养风险发生率分别为7.64%和17.64%,营养不良风险患者的支持率为84.0%,非必须的支持率为11.4%。肠外与肠内营养支持比率为3.81:1。肠内营养管饲与口服之比为1.61:1,肠外营养全和一和单一输注比例为1.55:1。结论山东省医院普外科营养风险发生率不高,营养支持存在不合理性。 刘凯 马恒 李世宽 靖昌庆 陈强谱 亓健 宋希林 程序瑞 惠希增 孙国瑞 杨明宇 孙少川 张洪军 陈雨节 张彦波 王爱亮 于刚 孙艺铸 裴昌增 李鹏 卜广波 张钦增 杨富海 崔刚 曹风俊 牛俊波 栾学荣 刘世君 吕其安 齐宏 高洪波 王东升 刘伟峰 王敬华 江军伟 刘云建关键词:营养风险筛查 营养支持 住院患者 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规律的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研究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规律。方法:对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手术治疗的116例早期胃癌临床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早期胃癌的淋巴结转移率为11.21%(13/116),其中,上部、中部和下部胃癌的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28.57%(2/7)、0(0/2)和10.28%(11/107)。黏膜内癌和黏膜下癌的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3.92%(2/51)和18.18%(12/66)。长径<1、1~2和≥2cm的胃癌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2.63%(1/38)、5.13%(2/39)和25.64%(10/39)。分化型胃癌与未分化型胃癌的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3.85%(2/52)和17.19%(11/64)。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1和N2的转移率分别为11.21%(13/116)和3.45%(4/116)。结论: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与肿瘤浸润深度、肿瘤长径和肿瘤分化程度有关。 王浩 周岩冰 王东升 吕亮 牛兆建 陈栋关键词:淋巴转移 成年男性直肠系膜的螺旋CT测量 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成年男性直肠系膜在螺旋CT上的形态学特征。方法:对29名成年男性进行盆腔横断面螺旋CT扫描,观察其形态学特征,测量不同平面厚度,分析直肠系膜厚度与体质量指数的关系。结果:直肠系膜在螺旋CT上显示清晰,上中部直肠系膜形状无明显改变,在下部前列腺水平后外侧明显变薄。直肠系膜前方、侧方和后方分别为(2.4±0.9)、(13.0±3.3)和(7.2±2.9)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78.56,P=0.000。直肠系膜上、中、下平面厚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11.46,P=0.000,两两比较显示,上、中平面直肠系膜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q=0.300,P=0.204,上与下、中与下平面直肠系膜厚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4.300,P=0.000;q=4.000,P=0.000。直肠系膜侧方、后方厚度与体质量指数存在线性正相关,r=0.913,■=-12.635+1.080x,P=0.000;r=0.828,■=-13.716+0.881x,P=0.000。结论:直肠系膜具有特有的螺旋CT形态学特征,可为直肠癌的CT术前影像学分期提供依据。 禚洪庆 李丽丽 吕亮 王东升 牛兆建 陈栋 李晓飞 周岩冰关键词:直肠 形态学 体质量指数 胰岛素强化治疗对胃癌术后血清蛋白的影响 目的:探讨胰岛素强化治疗对胃癌病人术后胰岛素抵抗及血清蛋白的影响。方法:将22例胃癌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11例和胰岛素强化治疗组11例,均在硬膜外麻醉下行根治性远端胃次全切除术,分别于术前和术后第1、3、7天测量空腹血糖(... 王庆广 陆连芳 周岩冰 曹守根 王东升 吕亮关键词:胃癌 胰岛素抵抗 血清蛋白 术后并发症 外科 胃下部癌No.14v淋巴结转移及微转移研究 被引量:23 2011年 目的探讨胃下部癌No.14v淋巴结转移及微转移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普通外科2007年9月至2008年9月期间由同一术者连续施行根治性手术的53例胃下部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采用常规病理检查和端粒酶活性检测法分别检测手术清扫的No.14v淋巴结转移转移和微转移情况。结果本组53例胃下部癌患者术中共获取No.14v淋巴结96枚,每例1-3(平均1.8)枚。常规病理检查提示有9例患者(11枚)No.14v淋巴结发生转移,淋巴结转移率为17.0%。常规病理检查阴性的44例患者中有13例(13枚)No.14v淋巴结出现微转移.淋巴结微转移率为29.5%(13/44)。总的淋巴结转移率(转移加微转移)为41.5%(22/53)。No.14。淋巴结转移和微转移与本组胃癌患者Bomnann分型、No.6淋巴结转移、肿瘤大小、浸润深度及肿瘤TNM分期有关(P〈0.05),而与年龄、性别、肿瘤分化程度无关(P〉0.05)。结论胃下部癌患者No.14,淋巴结存在较高的转移率及微转移率:No.6淋巴结状态可以为术中判断No.14v淋巴结转移与否提供参考。 徐克锋 周岩冰 李宇 牛兆建 陈栋 王东升 吕亮关键词:胃肿瘤 淋巴结转移 淋巴结微转移